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80章:硬摻一腳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奇妙動物園

  陳宇自從在靖康元年帶頭襲擊了鄭見之后,就特別受陳遜的重視。

  先是成為了第一支燧發槍軍隊的長官,然后就是一路順風,借著燧發槍的威勢,接連立大功,升官的速度就像是坐了火箭。

  終于在今年的大整編之中,成為了帝國最年輕的少將,統領山東集團軍。

  所有集團軍中,山東集團軍的規模最小,人數最少,還全都是新兵,在外人看來,還以為陳宇失勢了。

  其實大家都清楚,陳遜是擔心陳宇年紀輕,經驗少,抗不了大擔子,打算讓他在山東集團軍里好好鍛煉鍛煉。

  但是陳宇卻很不甘心。

  他升職速度快,現在是同齡人之中的翹楚,可其他同齡人大多都在一線部隊,隨時可能立得大功,就有可能超越自己。

  而自己呆在山東,四周皆無戰事,根本沒有什么立功的機會。

  他心里一直都在擔心,萬一皇帝陛下把自己忘個三五年,那自己的先發優勢就完全喪失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就在陳宇發愁去哪里找機會立功的時候,岳飛照例發過來的情報讓他眼前一亮。

  山東雖然地處腹地,但是有一處地方卻距離金國的上京道非常近,那就是半島北部的蓬萊縣。

  蓬萊縣距離上京道遼東半島最南邊的蘇州關只有兩百里海路。

  這個距離只需要行船一天就能到達。

  接到消息的當天,陳宇就立即在蓬萊征集了大量的商船,將蓬萊附近的帝國軍隊全都運到了對面的遼東半島。

  在這個時間段,金人的主力都集中在遼陽府,半島幾乎空虛,正好被陳宇趁虛而入。

  從遼東半島最南邊的鐵山,到蘇州關,半天時間就破關而過。

  接下來陳宇沿著半島西海岸一路向北,復州、寧州、辰州、耀州,接連攻破州城,最后竟然和岳飛同一時間到達了遼陽府。

  “好樣的!”

  陳宇欣然接受了岳飛的夸獎,他也覺得自己很優秀,竟然能夠在帝國腹地抓住如此難得的立功機會。

  接下來,攻破遼陽府的功勞是跑不掉了,他陳宇必然能夠分得一杯羹。

  或許,還能夠借此參與到之后征伐金國的戰爭之中。

  六月五日,陳遜在廣州接見了從南瞻洲返回的方洋探險隊,親自向方洋發放了價值一百萬枚銀幣的銀票。

  當天的報紙詳細刊登了方洋探險隊整個南下發現新大陸的過程,還附上了地圖。

  在陳遜的授意之下,新大陸成了一個非常富饒的土地,以便于最大化的刺激民間自主移民的動力。

  為了在政策上支持民間移民,陳遜發布了一項政令跑馬圈地。

  凡是登上新大陸的人,都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自行圈地,設置好邊界,邊界范圍之內的土地使用權就歸個人所有,不設上限。

  當然,為了避免有人瘋狂圈地而不開發,政令中也對開發期限做出了限制,在限制時間內未開發的土地重新歸為無主,或者被別人開發達到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權歸開發者所有。

  華夏人對于土地的熱衷是刻在骨子里的,看到南邊有一處比華夏大地還要大的新大陸等著去開發,立即掀起了一場瘋狂的移民潮。

  一時間,凡是跟移民沾邊的產業都開始進入到了快速發展車道,就連糧食也漲價了許多,逼得陳遜不得不打開儲備倉壓制糧價。

  最讓陳遜吃驚的是,隨著移民潮的掀起,東南亞諸國的“人力雇傭”生意也隨之受益。

  華夏帝國嚴禁奴隸貿易,但變相“奴役”卻沒有辦法徹底禁止,這在后世都是一個無解的問題,何況現在。

  那些勞力為了錢,一次性將自己后半身的雇傭價值售賣,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是四十年的雇傭契約簽訂之后,與奴隸已經沒有差別。

  為了制止這種極端的剝削,陳遜不得不緊急發布發令,規定這種提前支取“雇傭”費用的行為,支取比例不得大于百分之五十。

  也就是說,好歹給這些“賣身”的勞力留了一半薪俸,讓他們今后的生活不至于完全沒有希望。

  為此,陳遜還特意督促立法院盡快制定出《勞動法》,以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

  九月份,國慶節過后,方洋的探險隊又出發了。

  這次他們的目標是北美大陸。

  為了提高他們的成功率,陳遜已經把自己了解的對于北美大陸的所有信息都給了方洋。

  按照計劃,探險隊會沿著東海一路北上,最終在奴兒干城過冬,適應北地的極端嚴寒天氣。

  待明年夏天,北地海面解凍,再通過白令海峽到達北美大陸。

  白令海峽最窄處不足兩百里,中間還有幾個大島嶼,通過這里到達北美大陸并不難,難就難在知道更東邊還有一塊大陸。

  而這個最難點已經被陳遜解決,所有探險隊的人都完全相信陳遜給出來的信息,此次探險的成功率可以說是百分之百。

  看來明年需要開發的新大陸又會增加兩個,陳遜已經感覺漢人的人口嚴重不足了。

  未雨綢繆!

  陳遜直接安排立法院制定《鼓勵生育法》,對于年齡超過二十歲不結婚,結婚后非客觀原因不生育的夫妻增加稅收。

  而對于多子家庭不僅給予減稅,一個家庭孩子超過三個之后還會免稅,超過四個及以上給予生育補助。

  “陛下,若是此法設立,您應該就違法了。”立法院院長看著陳遜無奈的說道。

  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你們先立法,不用管我。”陳遜回道。

  為了不帶頭違法,陳遜只能將一拖再拖的婚禮定在十二月份。

  對于自己的婚禮,劉信啟初期的要求是莊重而不奢華,保證莊重和體面的同時又避免鋪張浪費。

  可是現在已經由不得陳遜了,作為華夏帝國的皇帝,皇帝大婚就是華夏帝國的臉面。

  陳遜覺得自己現在是帝國地位最高的人,若是他開了壞頭,下面的人必定有樣學樣,所以為了避免“上梁不正下梁歪”,想要嚴于律己,節儉先從自身做起。

  可這個要求受到了眾臣的強烈反對。

  有耿直的大臣還明確告訴陳遜,若是皇帝的大婚節儉,就是在打華夏帝國所有臣民的臉。

  最終,陳遜考慮到自己苦了這么多年,也該享受一下了,選擇了妥協。

  不過還是極力否決了一些太過鋪張浪費的流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