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40章:創收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奇妙動物園

  看著新建的簡易馬廄里一夜之間多出來六千匹健壯的戰馬,孫正和賴青云被驚的都有些語無倫次了。

  “都督…,您這…您還能拿出來多少…匹馬?”

  陳遜心里很是舒爽,僅憑這十萬匹戰馬的收獲,此次北上就已經大賺特賺了:“很多很多,今后我們陳家軍再也不會再缺馬了。”

  “能夠一人雙馬?”孫正問道。

  “一人三馬都行,可是你養得起嗎?”陳遜翻了個白眼。

  “也是哦,這些馬吃的可比人多得多。”孫正有些可惜的嘆道。

  “我們要是占了北方的草原,就不怕養不起了。”賴青云倒是沒有喪氣。

  “好了,接下來你們要盡快訓練此次北上的四千五百步兵學會起馬。”陳遜打斷了兩人的幻想:“不要求他們能夠在馬上作戰,只需要能騎馬趕路,別中途掉下來就可以。”

  “您放心吧,我們陳家軍這些新兵都是摸過馬的,很快就能完成訓練。”孫正拍了拍胸脯保證,然后問道:“那,馬具呢?”

  陳家軍的新兵在新兵訓練期間都會培訓騎馬,時間在三到十天不等,除了讓他們能夠簡單了解馬匹的使用以外,還有從中挑選出具備馬戰天賦的人。

  那些能夠很快上手,并且騎的很好的士兵會被挑選出來進入馬軍隊伍。馬不夠,也會先記下來,今后馬軍擴編優先招收。

  “沒有馬具,你可以用布匹現做簡易的,先訓練著。”陳遜搖了搖頭。

  “這,簡易的效果差很多的。”孫正思考了一下,追問道:“能去搶嗎?”

  這個被搶的對象自然只能是宋廷官府和士紳富商,一般百姓哪里來的這東西。

  “能買最好,民間還是有許多馬具的,實在不行了再去搶。”陳遜答道。

  這個答案基本就算是應了孫正的要求,估計孫正肯定會先選擇搶,搶多省事,無本買賣。

  “那就交給我了。”孫正說完立即出了馬廄。

  這些馬沒有馬具,新手根本就沒法騎,強行訓練只會讓新兵摔傷,甚至摔死。

  閑來無事,陳遜騎上小黑,帶上狼青,肩頂夢姑,在兩個小隊的親衛隊護衛下繞著開封周邊轉了起來。

  陳家軍大營周邊的人氣還是很旺的,當地百姓來往,面容上大多都沒有什么愁容,好些還笑嘻嘻的。

  看來因為陳家軍的到來,徹底盤活了這一片的經濟,使得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了不少。

  陳家軍在大營周邊大肆建設,招募了許多當地百姓做勞力,按日結錢,還會收購各種原材料,凡是和陳家軍打交道的百姓,這大半個月下來,手里大都有了一些余錢。

  就像是陳遜旁邊這些休息的百姓,他們拉著板車,板車上堆著滿滿的秸稈,就是打算賣給陳家軍的。

  陳家軍收購這些秸稈都是用來喂馬的,鍘成半寸長,與麩皮、豆類和一些精糧一起煮了,就會成為營養豐富的馬料。

  煮,這一道流程是陳遜特意強調的,高溫不僅可以殺滅干草、秸稈里的寄生蟲和細菌,還能夠讓這種混合飼料更易于消化吸收。

  “這陳家軍真是好兵,竟然會花錢買我們的秸稈。”道邊休息的老農和旁邊的同伴閑聊。

  “是啊,這些秸稈往年只能燒火做飯,現在竟然可以賣錢。”另一個老農附和道。

  “主要還是這陳家軍良善,否則他們直接去田間地頭拉就是,誰敢阻擋?”

  “我聽說建軍營占據的田地,陳家軍都給了補償,而且承諾待軍隊撤走,這些田地還會還給地主,相當于白白賺了一個地價。”有人說出了自己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

  “哎,那也只會便宜了那些地主,佃戶白白種了一季,還沒收獲就被糟蹋了。”一個老農臆測道。

  “你別胡說,我聽說補償是直接給田地使用人的,也就是誰種地給誰,不是給地主。”另一個人說道。

  “就是就是,我大姨家的二侄子租種地主的地就被軍營占了,那些當兵的直接給了大侄子補償。”這老農說完還神秘兮兮的補充道:“我還聽說,地主要是搶佃戶的補償金,只要佃戶向陳家軍告狀,地主就會被抄家。”

  “真的?誰家被抄了?”

  “城南的趙家前些日子不就破家了。”

  “我之前還聽說是軍隊將他們家搶了,原來是這個原因。”

  陳遜聽著無語,怪不得孫正和賴青云一直沒跟自己提過缺錢的事。

  原來他們在這邊都已經開始搞創收了。

  這就是有“槍桿子”的好處,只要手里有兵就不怕沒錢。

  不過回頭要提醒一下他們,創收歸創收,宣傳工作還是要做好的,不能壞了陳家軍在百姓間的名聲。

  陳遜并不打算組織他們的這種創收行為,他不是迂腐之人,陳家軍要發展,必然會有階層犧牲,普通百姓窮困沒有什么油水,士紳富商階層自然就得出出血。

  只要找好借口,別濫殺,陳遜都能接受。

  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陳遜相信那些被“創收”的富戶肯定能夠想通的。

  這個世道就是一個黑暗森林,弱肉強食,小魚吃蝦米,大魚吃小魚。

  以前陳家軍沒有過來的時候,這些大戶富戶盤剝百姓,自己吃的肥肥的,現在來了陳家軍這頭大魚,自然也要有被“吃”的覺悟。

  休息了一會兒,附近休息的百姓都換了好幾波,陳遜再沒有聽到什么新鮮的八卦,起身朝著黃河(淮河)繼續進發。

  來到黃河邊,陳遜看著一望無際的河面,心里感嘆,這個時代的黃河水量是真的大啊。

  春汛已經開始,黃河水加上淮水,將以前淮水兩邊的田地全都淹沒在水下,之前淮河的堤壩已經看不見,河水被兩岸的自然地形所困,沒有繼續往周邊肆虐。

  不過陳遜相信,隨著進入夏季,上游水量增加,這邊肯定還會發生水害。

  現在修筑堤壩肯定來不及,陳遜也沒有這個人力物力,只能盡力將低洼地段的百姓遷走,將這些低洼之處留給黃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