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十一章 追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袁太子

  長垣營地。

  自從數日前濟水的一場戰斗結束告一段落后,雙方便各自引兵而退,據守不出。

  但作為一位優秀的統帥,曹操卻并非毫無動作,而是廣遣一隊隊斥候渡河喬裝潛入濟水南岸前去刺探軍情。

  這日,斥候回返帶回最新消息。

  一時間,曹操瞳孔微縮,略微有些許震驚。

  “袁公路竟然在堅壁清野,向南緩緩后撤?”

  曹操此刻居于營內,目視兩側文武諸人,不由有些疑惑的說著。

  在他的認知里,袁術一向是自恃甚高,平日里幾乎未有幾人能瞧在眼中,但濟水一戰,袁軍很明顯是身處下風,損失不小。

  若不是其子忽率援軍來援,恐怕已經一觸即潰了!

  按常理而言,袁術信誓旦旦北上意欲席卷中原諸州,卻忽然遭受如此之大的損失定然是不會與他善罷甘休,必定要不死不休的。

  可事實此刻卻出乎意料之間……

  曹操只得鼓著不置可否的眼神緊緊從斥候手中呈遞來的信箋細細查看,當信上清清楚楚將這一切都記錄時,他才有些疑惑的接受了。

  究竟是遭受了何等情況才會令袁術一反常態,徐徐后撤?

  曹操一時心內懷揣著濃濃不解。

  沉吟半響。

  他不由扭頭望向一旁裹著厚棉袍,卻依舊面色蒼白的謀臣戲忠,拱手道:“志才,袁術忽然后撤,不再與我軍爭鋒,你可看出其意?”

  一席席話音落下。

  戲志才蠕動了一下裹著厚棉袍的身軀,才緩緩分析著:“主公,忠若所料不錯的話,袁軍或許是由于濟水一戰的緣故,認識到了我軍士卒間整體戰力的強盛。”

  “以袁軍的軍力,壓根難以抗衡,所以才決定放棄相爭兗州,轉而向南退至汝南郡固守。”

  “向南?”

  聞聽戲志才一語,一側的程昱想了想,不由驚呼著:“汝南郡接連九江郡,難道袁術是打算背靠揚州,以淮南之地為根基?”

  “這并非不可能。”

  戲忠也并未否定程昱的看法,反而是贊許的回道,并道:“汝南本就乃是袁氏祖籍,此郡更是完全受袁家所掌控、驅使,若袁術后續以汝南為前哨,窺視兗州,輔以淮南為根基,揚州倚為后盾,那局面可就越發不同了呀!”

  “到那時,袁軍便當真是進可徑直取道攻兗州,退亦可控衛一線,潛心發展,積蓄實力,蓄養甲兵。”

  “待甲兵已足,便可蓄勢待發,徑取鯨吞中原,一定天下。”

  瞬息之間,戲志才仿佛智慧化身一般,臉龐略顯紅潤的暢談著袁軍未來可發展的大局路線。

  而這一番分析,也令在場諸人陡然間感受到了濃厚的威脅。

  是啊!

  袁家本就勢力龐大,若袁術又占據富饒的淮南之地,以祖籍汝南為爪牙,那威脅可就不是一星半點的了。

  曹操不怕速戰,反而忌憚久持。

  袁氏的底蘊實在是……強過他太多太多……

  此刻,就連一向儒者風范的陳宮臉色也不由一沉,不由拱手進言道:“明公,現下看來,若讓袁軍和平南下,一旦待其精兵糧足之際,到那時我軍反而不利于對付。”

  “宮以為我軍當趁機進攻,徹底擊潰袁軍,至少讓其短期之間再無一戰之力,如此,方才能令我軍未來有充足的時間逐步發展。”

  “我等亦請戰渡河追擊。”

  隨著陳宮請戰,從旁程昱,戲志才亦是拱手道。

  緊接著,以夏侯惇,曹洪為首的武將也開始奮力請戰,紛紛愿為先鋒。

  瞧著諸將一致請戰,曹操頓時間亦是戰意倍增,熱血沸騰,陡然屹立起身,舉著長劍厲聲道:

  “好!”

  “既然諸位都戰意昂然,想來袁軍也只是一群烏合之眾爾!”

  一番厲聲般地喝聲調動起諸將情緒,隨即奮聲令道:“夏侯惇聽令,以你為先鋒大將,率步卒五千渡河沿大道徑行,直取袁軍其后,進行騷擾攔截,以拖延敵軍南下的速度。”

  “曹純聽令,你率2000騎士護衛元讓兩翼,以防袁軍反撲。”

  “喏!”

  一席號令傳下,兩位身材魁梧,身長八余尺的將領紛紛出列,嚴肅的拱手接令告退。

  緊隨著,曹操又重新將佩劍懸掛腰間,威武雄壯的屹立不倒,沉聲道:“其余人等,與本將一道率大軍隨其后,待先鋒軍徹底拖住敵軍撤退步伐后,便發動總攻。”

  “喏。”

  隨即,諸將再度拱手應道。

  指令已定。

  曹軍也不愧精銳之士的稱呼,每一營都在各級將佐的指揮下開始持著武器、列陣以及準備行軍后路途中所需干糧。

  效率出奇的高。

  短短兩日,曹軍上下已是蓄勢待發,隨時可出擊。

  至于夏侯惇、曹純所部,則早已出發。

  并且,曹操還派遣斥候奔赴駐扎于匡亭的于禁所部傳令,命其引本部三千余人朝自己匯合,追擊袁軍,意欲一戰而全殲袁軍。

  而就在曹營上下正為全殲袁軍的計劃而忙碌不已時。

  許縣方面。

  袁軍基本已經堅壁清野完畢,向最后一批主力軍將近萬余人正欲離開許縣,朝汝南郡開拔。

  而此次撤離,袁軍不僅搜刮了潁川郡所囤積于府庫的所有錢糧,還進行了一波宣傳攻勢,以愿意跟隨南下者,到汝南、九江等郡后,將分配田地進行耕種。

  這一舉動無疑紛紛刺激了一些被豪強大族所壓榨的農戶的遷徙。

  粗略統計一下,約莫有千余戶,三千五百余人左右。

  至于無法帶走的錢糧,也全權散給了諸民眾。

  臨走之際收取了一波民心。

  這自然也是出自袁耀的手筆。

  反正己方退走,潁川早晚勢必會被他人所據,與其如此,自己得不到,也不能留給其余勢力。

  臨走之際,袁術此刻身席盔甲,居于戰馬之上,緊緊遙望著許縣那略顯雄厚的城墻,不由嘆道:

  “多么繁榮的城池啊,就那么放棄了,可惜呀!”

  “父親不必太過憂慮,這只是一時的放棄,早晚我軍還是要打回來的。”

  一時,已經從譙郡回返的袁耀,亦不由從旁安撫著其父的情緒。

  感嘆良久,袁術才極不情愿地轉身隨軍南下。

  待其父離去,袁耀轉而望著巍峨的許縣,暗自發誓道:

  “下次本公子歸來之時,便是十余萬雄兵兵臨城下之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