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六八章?追擊酣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之宋人崛起

  張郃因為袁紹麾下派系不停的爭斗,懷疑即使真的最后被袁紹奪取了天下,自己這些將領在袁紹手中是否能善終還是個未知數!對于袁紹產生了懷疑!

  如今強敵退卻不是一鼓做氣的擊敗對手,反而利用局勢在相互內耗、相互挖坑,不止一次張郃內心對袁紹失望,這次更是格外的明顯。

  不過曹操已敗,天下是否還有明主?張郃對未來覺得十分的渺茫!

  這里有人要問明明是韓瓊激盧俊義,為何張郃忌憚和厭惡的卻是郭圖?

  張郃不傻、反而異常的清醒和聰明,袁紹制衡手段張郃看的一清二楚,郭圖的借刀殺人張郃更是看清,郭圖利用盧俊義和韓瓊的矛盾,故意點將讓盧俊義去追擊就是知道有人會以曹操有埋伏來拒絕,而韓瓊那老頭性格執拗、認死理,這段時間處處在和盧俊義爭鋒,必定會跳出來請戰。

  這樣老頭跳出來,就激的盧俊義不得不接戰,不然就是懼敵不前,在袁紹面前這坑不跳也得跳。

  至于袁紹看不出來?也許看不出,也許心知肚明!

  曹操已經敗退,就算有埋伏也能消耗曹操的戰力,那這次就是敲打盧俊義的最好時機,盧俊義一戰未敗在軍中威望太大,即使袁紹扶持韓瓊和韓猛也是一邊倒,幾乎沒有達到制衡的目的,利用這次先破了盧俊義的不敗金身,打擊盧俊義的軍中威望,順勢讓韓瓊和韓猛上位,這是袁紹此時的想法。

  至于追擊曹操的那些損失,袁紹覺得自己家大業大不怕這點折損。

  不要看只是小小的激將法,歷史上死在這樣場景下的名將可不少,單單宋朝楊業、種師中、郭進、劉法都是這樣慘死。

  盧俊義帶著顏良、張郃、高覽三人領著兩萬人馬去追曹操,盧俊義和張郃都覺得曹操用兵老辣會有后手,小心翼翼的追擊。

  先是回官渡攻打曹營一攻就破,整個大營內空空如也,那還有什么曹操大軍,早就走的人去樓空,可這樣讓盧俊義和張郃更加警惕。

  曹操空置大營就證明了逢紀的分析沒錯,那之后必定有所伏擊,張郃向盧俊義諫言廣布斥候,自己和高覽領著步軍在前小心翼翼的試探,盧俊義和顏良帶著騎兵在后利用速度優勢接應。

  拿下官渡營地后三十里地果然有埋伏,是曹操麾下大將夏侯惇領著許褚、典韋、李典、樂進、滕戡、滕戣等著袁紹追兵久已、都快等的不耐煩了!

  要知道先是逢紀拖了很久,再世開一個會議,盧俊義等人又從烏巢再回官渡如何會快?

  曹操吩咐過這次退軍事關重大必須謹慎又謹慎!

  夏侯惇左等不來、又等不來,放棄了兩個埋伏點,在最后一個埋伏點,準備當天沒有追兵就放棄埋伏。

  可到底讓夏侯惇等來了袁紹的追軍,不過張郃的步兵實在太謹慎,進入樹林后不斷的用長槍試探,夏侯惇無奈只能下令攻擊。

  “殺呀!”

  埋伏戰變成遭遇戰,還是雙方都有情報敵軍就在附近做了萬全準備的那種。

  “不要慌,鎖緊陣型給我殺!”、“兄弟們沖啊!救援前軍弟兄!”

  張郃沉著的指揮戰斗,盧俊義的騎兵離的不遠,大喝后一馬當先跨下麒麟獸飛奔,顏良帶著騎兵跟上。

  如同張郃在指揮作戰,李典和樂進同樣臨陣指揮,其余雙方猛將廝殺最先對上的是滕戣和高覽。

  滕戣的武藝雖然不如典韋、許褚可在李典、樂進之上,大戰高覽卻不是對手,三尖兩刃刀被高覽的大刀壓制。

  高覽也是一員力量型猛將,武藝雖然不如顏良、文丑可壓制滕戣足矣!

  可見河北四庭柱沒有一個是浪得虛名之人,每次滕戣有危險都是弟弟滕戡出手相助,這次也一樣滕戡見哥哥不敵正要上前幫忙。

  虎眼竹節鋼鞭剛剛揮舞往高覽砸去,卻被一桿金色長矛攔住去路是盧俊義,見前軍遇到襲擊飛馬趕來。

  滕戡雖勇卻不是盧俊義的對手,僅僅十個回合就險象環生,幸虧典韋和許褚趕到為滕戡解圍。

  此時曹操軍中的第一高手已經不是典韋而是許褚,因為宛城之戰的暗傷無時無刻的折磨著這位猛將,甚至可以說典韋的力量已經有巨大的退步,每次用力背部就會有疼痛限制發揮。

  曹操不是沒有找名醫為典韋醫治,可都毫無辦法,如今典韋每年的狀態都在倒退,強大的實力讓典韋還沒跌出頂級,可只是時間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纏住盧俊義的主力是‘虎癡’許褚,而典韋則是利用雙戟的優勢近戰肉搏,有典韋和許褚二人纏住盧俊義。

  “李典繼續統軍,樂進幫助滕戣!滕戡隨我來!”

  滕戡剛想幫哥哥滕戣解圍,聽到主將夏侯惇的大吼,除了盧俊義這位頂級高手外,敵軍還有猛將顏良,夏侯惇也是無奈留下了武藝最弱的李典,自己和滕戡要去對峙顏良,猛將質量不足對方只能用數量去填。

  即使是用數量,也是建立在夏侯惇等人也不弱的情況下,不然一百只綿羊都打不過一頭老虎!

  許褚、典韋大戰盧俊義,雙鐵戟寒光霍霍、虎頭大刀虎虎生威、盧俊義的黃金麒麟矛金光閃閃三員大將形成一個戰圈,盧俊義一人抗下典韋和許褚的攻擊打的有來有回。

  夏侯惇和滕戡配合攔住了顏良,二人幾乎沒什么配合都按各自章法的來打,顏良利用二人配合稀疏壓著再打,即使如此也是一打二絲毫不落下風。

  滕戣則是和樂進一起壓著高覽,后者完全落入下風,滕戣武藝只弱高覽一節,打起仗不要命的樂進氣勢上屢屢壓制。

  李典和張郃最后都壓上了所有的兵力,二人更是加入了滕戣、樂進和高覽的對戰,張郃不比高覽弱甚至可以說比高覽還要強一線,而李典是五人里最弱的,李典、樂進、滕戣對戰張郃、高覽,三對五形成了巧妙的平衡。

  請:m.3zmmm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