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章 航海革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之宋人崛起

  至于陸衡說的第二個航海要求,前往穿越東面大海去尋找濟州島,朱濤表示海船技術是夠了,但是有一個難點就是方向性,穿越大海不似沿海能看到陸地能辨認方向,結合晴天太陽和夜間的星象可以辨識方向。

  穿越大海,天氣瞬息萬變,連續幾個月都是陰天看不到太陽和星星都是有可能的,這就導致容易偏離航道,甚至原地打轉都是有可能的,茫茫大海上這樣才是最危險的,再巨大的海船可裝載的物資都是有限的。

  朱濤回答,讓陸衡想到了兩個東西可以解決這問題,第一個是六分儀,這東西是后世航海必備的道具,用來在茫茫大海上辨別方向,可是這玩意的原理,讓后世是計算機系畢業的陸衡壓根都不知道。

  第二個則是指南針,宋代就有指南針的發明,除了少部分磁極混亂的地方,絕大部分航海線路用指南針就夠了,況且目前陸衡只需要抵達南韓、日本、馬六甲這些地方。

  拖小時候手工課的扶,陸衡可記得簡單的指南針怎么做,重點就是磁石,也就是后世日常說的吸鐵石,這玩意東漢末年天然的就有,陸衡在于吉那看到過。

  有了指南針就解決了這個大問題。

  當然陸衡提出的指南針只是簡易制作法,雖然能夠一時頂用,可時間一長就會消磁然后偏離航線,這就很麻煩,難不成無時無刻的看有沒有消磁?

  這個連肉眼也看不到,不過暫時頂用就行,陸衡可記得沈括的《夢溪筆談》有詳細說明指南針,沈括可是曾經上過一次召喚名單的人物,之后有機會把這個北宋科學家給召喚出來。

  吳郡的沿海港口,新型的航海船,高達六仗、有五層,每艘船都是用四根承重柱做成的主體,甚至在造型上都出現了重大改革!

  在陸衡一統江東前,江東的大船除了平底外,樓船都是四四方方的導致阻力非常的大,即使是江風大些都能吹翻,更別說是巨大的海風。

  可如今的海船卻更像后世的大船,下寬上窄、這樣的設計讓海船受到的阻力更小,能夠泄去海風的形成的巨大阻力。

  陸衡好奇詢問是哪位造船大家的設計,朱濤表示那是什么造船大家,而是江東學院工科生那個優等生的研究,為了說服朱濤甚至做了兩個一比一百的海船模型試驗,作為比較才說服了朱濤。

  這讓陸衡十分好奇這個江東學院的工科生,這個小子已經不是第一次出場,上次新型拋石車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可見足其優秀。

  就在陸衡認為這樣的大海船,能夠滿足運輸交州到江東的運輸,準備再交州的朱崖島(后世的海南)、番禺(后世的廣州)、東冶(后世的福州)建立兩個海港,可以把糧草源源不斷的運輸到江東,甚至可以南下馬六甲等地貿易的時候。

  表哥朱濤狠狠給了陸衡一盆冷水,這樣的大船造之不易,光是一艘海船就幾十個造船好手,加上上百個學徒耗時半年才能造出一艘,其產量十分低下。

  也就說起碼要等個三、五年,新的海船才能出具規模,開始大規模的航海,朱濤表示北上航線已經趨于成熟,可以用原始的海船,而新的海船就能用來開發南下的航線和尋找濟州島。

  無奈現在新型海船只造出一艘,保險起見只能先熟悉南下往交州的航線,按照這個產量明年才能出海尋找濟州島,既然如此那先找到夷洲也不錯,讓表哥交付新船后,就派人南下熟悉新的航道和尋找福建對岸的夷洲(后世的灣灣)。

  也就是陸衡心曠神怡吹著海風的時候,錦衣衛終于把袁術北上的消息傳給了陸衡,后者打開一看眉頭緊鎖。

  不是張遼方面出現了變故,張遼十分順利的拿下了壽春,也派出傳令兵給陸衡報信還在路上,陸衡皺眉的是袁術麾下將領。

  錦衣衛的報告上表示,除了有張勛、陳紀二將外,還有幾個新面孔的大將分別拿著三尖兩刃刀、虎眼竹節鋼鞭、鑌鐵雙锏、方天戟。

  因為壽春封閉了快兩年,根本無法滲透,不知道袁術那籠絡來的這幾員大將,連旗號都沒豎起,根本不知道姓名,負責壽春情報的錦衣衛頭領是來請罪的。

  陸衡就覺得見了鬼了,袁術麾下大將死的死、叛的叛應該沒剩下幾只,怎么突然冒出來那么多?

  然后看了看自己身后的四傻中的紀靈,沒錯這個山東大漢矮矬子紀靈在身邊,那袁術那找來的用三尖兩刃刀的高手?

  陸衡不信邪問了下紀靈有沒有什么兄弟之類的,這個不是不可能比如網文三國小說很多就描寫過典韋死了,出來了一個比典韋更猛的大哥叫典杰,鬼知道紀靈是不是有一個哥哥還是弟弟叫紀杰之類的。

  可是紀靈在陸衡的逼問下,表示肯定沒有什么大哥和弟弟,他就是獨子!

  這就讓陸衡摸不著頭腦,難不成是系統搞的鬼?可惜自己系統沒什么遠程查詢功能,不然那就不用這么瞎猜。

  不過既然袁術出動了,就要有完全的準備,現在不是在吳郡吹海風的時候,陸衡準備回程秣陵商議之后對策。

  當陸衡剛抵達秣陵,收到了兩個消息,第一個比較簡單是張遼的戰報或者不叫戰報和請求糧草的信件,一丈都沒打就拿下了壽春,不過壽春內慘絕人寰的現狀,讓陸衡吃驚不已,僅僅是張遼書信上文字的匯報就讓陸衡不寒而栗,就可想象壽春是怎么樣的人間地獄。

  在陸衡心底壽春基本和當年的東冶劃上了等號,這樣必須派人治理陸衡調劉巴和袁渙二人押送糧草先走一次,同時廬江別駕的空缺讓吾粲去輔佐老父。

  同時帶信給張遼,找準機會就拿下北面的下蔡等地,占領整個揚州,這樣第二塊征集令就也能到手了。

  如此就可以進行第二次的破百召喚,在官渡之戰前多一分實力是一份實力。

  請:m.3zmmm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