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十五章 再次遇襲 石砲顯威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之宋人崛起

  黃蓋、韓當、陳武領著殘軍慌不擇路的在鄡陽縣附近登陸,隨便在當地抓了個認識豫章城怎么走的村民為向導,向豫章城進發。

  往豫章方向走了不出五十多里,路過一個樹林時突然被一隊兵馬伏擊,本就不多的殘兵四散奔逃,伏擊的人馬并不多也就千余人,可為首將領卻讓黃蓋暗自心驚。

  竟然是陸衡麾下數一數二的猛將呼延贊!

  要說現在呼延贊的名氣,放眼整個天下可能還不是很知名,可在江東、淮南等地卻如雷貫耳!這可是能把當代小霸王孫策打落馬下的猛將!

  孫策之名可是實打實的打出來的,在淮南、江東武勇之名很大,特別大敗劉繇后,劉繇的戰將基本都死在孫策手里。

  黃蓋可不覺得自己的武力能抵得過已經處于巔峰的孫策,更別說呼延贊的身旁還有一員身高九尺有余,拿著一把鐵蒺藜骨朵的猛將。

  這鐵蒺藜骨朵屬于錘類長兵器,長柄大錘上還有尖刺,非巨力之人無法使用自古有錘棍之將不可力敵的說法,從這兵器上就能威懾一二。

  亂軍之中董襲所到之處,挨著即死、磕著就傷,鐵蒺藜骨朵上的倒刺刮到就會卷下一片皮肉好生厲害。

  殺得興起的董襲見到一員大將在那廝殺,催馬就向這員大將砸去,陳武在戰斗中見到董襲兇猛異常向自己沖來,自知已經提速的戰馬不是自己兩條腿能跑過的。

  只能一個驢打滾閃過致命一錘,起身挺槍與董襲戰在一起。

  陳武舞動鐵槍上下分飛,一招靈蛇出洞直向董襲要害襲去,董襲見到長槍直沖要害也不閃避,單手提起鐵蒺藜骨朵迎向鐵槍。

  “噹!”兵器相交之聲,陳武的鐵槍差點沒抓住飛了出去,好大的力氣不可力敵,陳武轉變招式在董襲周身游走。

  說道用錘棍的武將往往力大,不少天賦異稟天生神力!

  最喜歡和孫策這種大開大合路數之人對戰,以力破敵戰勝對手,以力碰力相互角力是他們最喜歡的節奏。

  往往這類武將會忽略自己的招式的鍛煉,故而武藝不得精進,這也是用錘棍少有頂尖猛將的原因。

  陳武本身武藝不低,比起力氣確實不如董襲,不再敢和董襲硬碰硬,來回游走一擊就走的戰術,卻是董襲最討厭的,只想用大錘砸扁眼前的敵將,陳武又靈活的像只猴子。

  兩將就這樣你來我往的交戰了二十幾個回合僵持不下,可是陳武身邊的士兵越來越少,不可再與董襲纏斗虛晃一招跳出了戰團往樹林里跑去。

  黃蓋、韓當、陳武等將無馬,只能步戰不敢戀戰,慌忙往豫章逃竄。

  可是丟棄了所有軍需物資的他們(戰馬都在商船里,不是被蔣欽繳獲了就是淹死了),連戰將都是用兩條腿趕路更不用說這支潰軍的士兵。

  幸運的是黃蓋、韓當、陳武等人兵少,東漢時期的豫章郡除了主要城市和官道外,大多沒有開發山林眾多,有利于他們一路逃竄。

  就在黃蓋、韓當想方設法的擺脫呼延贊和董襲之時。

  陸衡軍已經連續用拋石車,砸豫章城三、四天了,幾天前經過十幾天的日夜趕工,工匠們終于生產出了第一批五十架帶著滑輪的拋石車。

  孫策和周瑜二人等待了十幾天陸衡軍都沒有攻城,也沒有等到丹陽的精銳到達,卻等到了鋪天蓋地的巨石的襲擊。

  事情還要從四天前說起,那一日孫策正在一如既往的在墻頭巡視。

  陸衡軍連日的平靜讓孫策有了一絲絲的懈怠,突然孫策注意到陸衡軍推出了一架龐然大物,遠觀約有數丈高,需要幾十個人推動。

  孫策見到如此攻城器具后,暗自回憶莫非是?

  心中不太確定的他馬上下令親兵把周瑜叫到城頭,當周瑜風風火火的趕到城頭,不用孫策提醒就看到了陸衡軍正在調試的拋石機。

  孫策不確定的問向周瑜:“公瑾,這陸衡小兒打造的莫非是拋石機?”

  周瑜點頭確定說道:“肯定是了,原來如此連續十幾天沒有攻城,應是在制造此攻城器械”

  孫策一陣擔憂的說道:“這可如何是好我軍無馬軍,無法破壞這樣的攻城利器啊!”

  “伯符,無需過慮,此拋石機是攻城利器不假,可這拋石機制造繁瑣,又十分笨重無法運輸只能現場制造,瑜料定陸衡制造不多,只有幾架拋石機因當無礙!

  而且拋石機極難操控,命中率極低!

  據瑜所知一架拋石機需要百余人操作,根本無法長時間使用!

  我等只需有巨石飛出之時,貼近城墻避開零星的巨石即可,陸衡小兒若把寶壓在這拋石機上,定然無功!”

  就在孫策、周瑜二人談論拋石機時,陸衡軍那個正在調試的拋石機開始試發第一炮,陸衡軍中十幾個砲兵一起拉動炮繩。

  因陸衡唯恐孫策會出城破壞,把拋石機安置軍隊內,所以周瑜并未能看清楚這一幕,否則必然大吃一驚,也不會如此的胸有成竹。

  只見第一砲發出的巨石,飛了許久離城墻還有一丈就掉落在地,落地轟隆一聲泥土飛揚,巨大的響聲無法掩蓋連城墻都沒碰到的窘境。

  孫策見狀哈哈大笑:“陸衡小兒失策已,靠這樣的器械,不可能攻破某豫章城!”

  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第二顆石彈飛出,這次明顯調整了木桿的角度,巨石飛的更遠了。

  不過遠是遠了,這次卻越過了城墻,飛進了豫章城一頭砸進了東門的空地上,滾了三滾就停了下來。

  見到這個情況,孫策笑的已經扶不住腰,可周瑜卻臉色微微一變,然后強把內心的不安給壓了下去,孫策還在大笑并沒有發現周瑜的異常。

  當天并沒有發射第三砲,陸衡軍就草草收兵,一日無話。

  次日,放松大意的孫策按照往常洗漱完畢,正準備要吃早飯,之后再去城池上巡查。

  親兵突然前來報告說:“啟稟將軍,城外昨天陸衡軍試射的器械全部擺開了,將軍快去看看吧。”

  正在一旁的周瑜問向親兵:“一共有多少架拋石機?就是那昨日攻城的器械,十架還是十五架?”

  在周瑜的心里,短短十幾天,最多能造出十幾架的拋石車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可僅靠這些拋石車,不可能破了這豫章城。

  親兵聽到周瑜的問詢脫口說道:“好多好多架,俺數了下起碼四十架以上,敵軍還在安裝!”

  周瑜大吃一驚,不可置信的再次確認道:“確認四十架以上?若敢欺我軍法處置!”

  親兵大聲回到:“若有欺瞞,可砍俺頭!”

  “不好!”聽到這個消息后,周瑜連飯都顧不上吃,沖出太守府向南門沖去,周瑜的親衛紛紛跟上唯恐掉隊,孫策見周瑜如此失態也跟了上去。

  太守府距離東門還有些距離,周瑜騎馬飛奔,也顧不上路上的百姓只能大吼,讓百姓閃開,所幸連日圍城百姓人心惶惶這道路上也沒什么百姓,大大減少了周瑜的趕路時間。

  可周瑜還沒到東門就聽到,‘咚、咚、咚的密集聲響’。

  周瑜此地離東門有十幾里竟然如此響聲,可見在東門是被何種恐怖的攻擊。

  周瑜策馬飛奔,趕到東門映入眼簾的一片殘垣斷壁的景象!

  不少巨大石彈砸在空地之上,箭樓被砸塔兩座,原本整整齊齊的堅硬的墻垛,像被什么擠壓過一樣,有的只剩下半塊,有的缺了個角,有的直接消失了。

  安置在城池上的床弩遭受了重點襲擊,幾乎全部散架守!

  護在床弩旁的士兵全部被砸傻了,有被巨石咋的血肉模糊的,有的被巨石的沖擊力給撞倒噴血而亡的,最慘的有半截身子被壓在巨石下的還在那哀嚎!

  周瑜剛想要說什么,見到第二波石彈向城墻飛來,粗略看去有五十多顆巨石在天上飛著,下一刻就會落到自己兵馬的頭上!

  如此壯觀的場景周瑜根本無暇感嘆,用盡最大力氣大聲喊道:“所有人散開,所有人散開,躲在墻垛里!”

  喊話生剛落下,周瑜的耳邊就聽到:“咚!咚!咚!,咚!咚!咚!咔嚓!啊!”各種聲音!

  周瑜驚慌失色的見到幾顆巨型石彈,向自己的親衛軍砸去,落在他們的頭上,犁出了兩條血橫!

  又有幾座箭塔被砸爛,躲在箭塔里的士兵直接掉下城去,所剩無幾的床弩全部被砸成廢木頭。

  幾塊巨石直接滾到城墻內側的滾油,滾燙的滾油淋到了躲在一旁的趴在地上士兵身上,一聲聲慘叫傳來!

  有的石彈直接砸到了城墻之上,夯實的城墻開始震動、裂出長長短短的口子。

  約有三個呼吸的時間,一聲聲的巨響過去后城墻上,城墻下全都哀鴻遍野,躲在墻垛里的周瑜覺得大地都在震動(砸在城墻上的巨石砸的),耳朵有些失聰根本聽不見別人正在說些什么。

  豫章城墻上一片混亂,各種慘叫聲、呼喊聲、哀嚎聲、交織于耳。

  追著周瑜而來的孫策有些發懵,孫策正從城內趕來,輕松的躲開了飛向自己的巨石就聽到震耳欲聾的聲音。

  擔心周瑜安全的孫策,不等巨石都掉落就沖向城墻之上,看到周瑜在墻垛旁有些呆滯,連忙趕過去大聲呼喊:“公瑾!公瑾!”

  暫時失聰的周瑜之見到孫策沖向自己,好像在叫自己的名字,可就是什么都聽不見,耳朵里嗡嗡嗡做響,回頭望向城下瞬間瞳孔放大。

  來不及說什么的周瑜,一把抱住孫策躲進墻垛里,可城墻上的孫策軍士兵、民夫就沒那么幸運了,瞬間被大大小小的石塊淹沒!

原來陸衡軍前兩輪拋石機的齊射,裝填的都是巨石的石彈,目的是破壞城池上的防御器械,如箭塔、床弩、滾油等等  而第三次的齊射,裝填的卻是大大小小的石塊,這些石塊大小不一有乒乓球大小的,有羽毛球大小的,最大的有保齡球大小,目的卻是為了殺傷混亂散開的士兵!

  畢竟墻垛下區域非常狹窄,根本躲避不了多少人,更多的士兵就是趴在那,或者往城墻下逃,而陸衡斷定周瑜治軍非常嚴厲,士兵不敢擅自逃下城墻,這輪的齊射定能殺傷不少!

  其實陸衡原本設想還有第四波的齊射,這波齊射放的可不是石頭了,而是浸泡在猛火油里的煤炭!

  可惜今天是第一次拋石機的亮相,火箭和井闌都沒準備好,根本無法用火箭點火只能作罷,留作自己的王牌。

  不然哼!哼!讓火神周瑜變燒雞!

  事實也和陸衡設想的一樣,這輪碎石過后,城墻上除了躲在女墻下的,或者有掩護的,其他的士兵能站起來的非常少。

  大大小小的石塊殺傷力非常大,即是趴著也可能從天上掉下來一塊大石頭,不是砸斷手腳,就是直接砸出內傷,砸到頭上的倒霉蛋直接一命嗚呼。

  跟著周瑜上城墻的親衛全軍覆沒,這南墻上的三千人損失了十之六七。

  只有幾百人毫發無損,拋石車僅僅第一輪的戰果,戰損占了孫策總兵力的八分之一。

  (孫策一共三萬多兵馬,分出五千守柴桑,四門個三千人馬一輪換)

  孫策、周瑜看到損失如此慘重,二人都震驚萬分!

  周瑜也第一次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懷疑,自己飽讀兵書不敢說身經百戰,但也絕非不懂兵之人!

  若拋石機如此犀利,是攻城神器,東漢早就像弓弩一般普及了!

  目前各路諸侯攻城器械還是以沖車、云梯、井闌為主,幾乎沒有使用拋石機的,孫策也不是初上戰場,當年若孫策有這利器,陸康不可能守一年之久。

  拋石車的確春秋時期就已經發明,但是在東漢末年根本很少使用!

  最大的問題不是笨重,也不是準頭不行而是射速太慢、操作困難、容易損壞、難以成為規模等等問題。

  沒有滑輪的拋石車,一架拋石車需要拋巨型石彈必須要二、三百人一起拉才行!

  這兩三百人而且不能是隨便拉來的民夫或湊來的士兵,必須加以一定的訓練,而且都要力大,耐力好的士兵!

  而且要一起訓練用力,若用力不均勻,導致發射力不夠,巨石的重量加上加速度直接壓斷木桿(杠桿)導致傷亡!

  即是訓練有素的砲兵,拉個兩、三次就已力乏,而且沒有滑輪的減壓木桿極易折斷,根本無法形成規模。

  再加上準頭難以控制,導致拋石車的威懾力遠遠大于實際殺傷力。

  可陸衡把滑輪丟了出來,這一個小小的器械就使得科技在這個時代進一大步,讓拋石機不用士兵死力氣,借用滑輪借力的力量就能發射。

  這樣大大減少了用力不均勻的情況,也使得準頭大大的提升!

  讓漫天飛石頭成了可能,拋石機的戰力大大上升,其實在幾年以后,曹操用的霹靂車也是用人力和數量來使用,才使得各路諸侯重視起來了拋石機。

  周瑜毫無辦法,此時不得不把預備兵力,拉到城墻上來守城,總不能因為怕傷亡不讓士兵守城,那還不如把豫章城送給陸衡算了。

  周瑜無奈的說道:“把城內所有的大擼、鐵盾發給士兵,不夠的拆了門板,若敵軍發放巨型石彈命全軍散開,若像剛剛一般放中小型石塊,用大擼防御或能減少傷亡。”

  周瑜、孫策都是也意識到,隨著有這拋石機利器的陸衡軍已經十分難纏!

  等陸衡把云車、沖車、井闌等攻城器械都打造出來后,豫章城將會很難守住。

  此時的周瑜開始擔心起丹陽那只南下的精銳,若這只兵馬有失,若無外援恐怕需要考慮之后如何應對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