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276 經營之道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文娛業的幕后大佬

  “江怡寧連續4周登頂b榜”

  “《closer》全球銷量破五百萬”

  “江怡寧做客艾倫秀”

  在被江歌后刷屏的熱搜榜中混雜著非常不起眼的一條:“樂享音樂上線測試版”。

  起因是樂享科技在官微上公布了一則信息:“歷經半年的籌備,樂享音樂的測試版于今日上線,正式版預計將于8月1日上線,敬請關注。”

  下方附有說明:“樂享音樂將致力于為獨立音樂人的創作提供展示平臺和收入保障,為小眾音樂擴展海內外市場,目前已和包括腿fy、tidal、am、melon在內的多家音樂平臺達成合作……”

  莊逸隨即轉發該條微博,緊接著,江怡寧、余笙、方宏杰、梁子墨、林準、許天擇、蔡卓樂等知名音樂人紛紛點贊轉發,話題很快沖上熱搜前列。

  這條消息還未引起公眾的反響,已先在國內獨立音樂人的圈子引發巨大討論。

  音樂圈本就不大,獨立音樂人的圈子就更小了,一傳十,十傳百,一個上午便傳得人盡皆知,一窩蜂地跑到莊逸的評論區留言支持,頗有種天下苦秦久矣的氛圍。

  但沈亦澤不是陳勝、吳廣,他沒有揭竿起義推翻全娛、騰飛的打算,也沒這個必要。

  樂享音樂的定位跟全娛音樂、飛飛音樂并不沖突,他要做的是獨立音樂平臺,要拉攏的是不受待見的獨立音樂人,短期內不會觸及全娛和騰飛的核心利益。

  十年二十年之后就未必了。

  作為文娛公司的老板,沈亦澤深知如今資本和藝人的捆綁越發嚴重,許多娛樂公司不再將資源投入到專輯的制作上,轉而批量生產偶像,整個圈子的盈利模式正在朝粉絲經濟慢慢過渡。

  沈亦澤不反對偶像,只是華語樂壇想要崛起,就不能讓無藝甚至無德的偶像當道,更不能只有偶像。

  樂享音樂的建立本質上是在為這種不利于行業的風氣松綁,給獨立音樂人一片不必依附于資本依然能夠活下去的空間。

  絕大多數歌手成名之前都是獨立音樂人,除了愛豆,沒有誰一出道就能跟大唱片公司簽約,要么先一曲成名,要么從獨立音樂人或幕后做起,慢慢熬,熬到出名。

  換句話說,一旦樂享音樂站穩腳跟,成為獨立音樂人的搖籃,那就相當于掌握了華語樂壇的未來,可以孵化出一代又一代有實力的新人。

  當然,這個目標短期內無法實現,需要時間來積累和沉淀,而在這個過程中,虧損是必然的。

  7月16日,周六。

  一年一度的白木蘭獎拉開帷幕。

  作為《國家寶藏》的節目策劃,沈亦澤和趙輝受邀隨央視的團隊出席頒獎典禮。顧舒、徐鳳陽同樣受到了邀請,兩人于去年合作的一部年代劇,在江南衛視播出后廣受好評,獲得了白木蘭獎“最佳編劇(原創)”的提名。

  這種活動的本質就是應酬,跟去年相比,今年沈亦澤和他的金點無論在音樂、影視還是綜藝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哪怕沒有了夏臺長的引薦,在場的人也沒誰會輕視他。

  平時難得接觸到這么多優秀的導演和編劇,沈亦澤自然要抓住機會多聊兩句——他的公司太缺影視行業的人才了。

  不過他很清楚,大導演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室,愿意跟影視公司簽約或者將工作室掛在某家公司名下的非常少。簽人很難,通常都是簽片,比如提前買斷某導演未來五部作品的版權之類的,價格非常高昂。

  也有導演主動提出合作,畢竟金點的編劇陣容擺在那里,歷史成績又如此之好,對這些導演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白木蘭獎結束后,沈亦澤沒有回江南,而是前往烏鎮參加由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當地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本屆互聯網大會的主題為“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有官方背景的行業會議,各大互聯網公司不敢怠慢,叫得上名字的企業和老總基本都出席了,除此之外,還有來自76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國際組織代表、知名專家學者等約1500名嘉賓。

  沈亦澤便是這1500人之一。

  身為樂享科技的老板,他今年是首次受到主辦方的邀請,跟常年與會的資本大佬比起來,他算新的不能再新的新人了。

  雖是新人,卻不透明,相反,他一抵達烏鎮,便即受到主辦方和同行們的熱情招待。

  論業內影響力,他肯定比不過馬騰飛、丁友華等大佬,但論知名度,不是他吹,在場1500個人加起來都沒他高。

  沈亦澤突然發覺,在某種程度上自己有點像這個世界的馬云,都可以說是互聯網行業的明星,當然了,跟阿里巴巴比起來,樂享科技目前的規模實在不值一提。

  他提前一天抵達,當晚跟以全娛集團董事長丁友華和執行董事兼全娛音樂ceo丁文杰為首的老總們進行聚餐。

  第二天一早,趕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開幕之前,騰飛集團的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騰飛才率領團隊匆匆趕到。

  這是沈亦澤第一次見到馬騰飛本人,跟媒體上的形象相同,西裝革履,頭發梳得板正,戴一副方框眼鏡,文質彬彬且不茍言笑,目光犀利,完全不像已經年過五十的人。

  開幕式在即,兩人只握了握手,并沒有過多交流,隨后便相繼入場。

  作為國內最重要也最盛大的行業會議,會場的布置自是采取最高規格,開幕式上,主席更是親自以視訊的方式致賀信: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一場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各國利益更加緊密相連。

  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迫切需要我們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向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

  沈亦澤在文娛產業里混得還算不錯,但在互聯網行業只是個新兵蛋子,來這里純屬湊湊熱鬧,見見世面。

  他坐在會場靠后的位置,場中一片安靜,唯有主席慢條斯理卻頓挫有力的話語。

  主席致辭之后,輪到領導和嘉賓上臺演講。

  “……我們在烏鎮能夠感受到,中國的數字化進程越來越快,國際化氣質也越來越濃,可以說烏鎮已經成為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大會的主題是‘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剛才聽了首長的賀信以及幾位領導、嘉賓的發言,我覺得很受鼓舞,也很有啟發。數字化正在給我們帶來新的機遇、挑戰和責任,下面我想從一個互聯網從業者的角度,來談談自己的思想和體會……”

  馬騰飛站在臺上侃侃而談。

  上午開幕式及全體會議,下午舉辦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晚上是“烏鎮之夜”歡迎晚宴。

  次日舉辦分論壇,晚上便是圈內圈外都十分有名的烏鎮飯局。

  以沈亦澤的資歷和資本,自然還不夠資格在這個大佬云集的飯局上露面。

  第三天是閉幕式,不過大多數人參加完前兩天的會議就離開了。

  沈亦澤本也打算第二天晚上就走,沒想到突然收到馬騰飛同游西柵的邀請。

  西柵位于烏鎮西大街,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是商務旅游和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沈亦澤心里透亮,所謂的同游西柵只是一個說法,馬老板一定是有話要跟他私下談。

  閉幕式結束之后,沈亦澤前往赴約。

  馬騰飛換上了休閑裝,看上去更顯年輕,他身旁簇擁著騰飛系的老總們,其中就有沈亦澤曾經見過的騰飛音樂娛樂集團ceo梁磊和騰飛投資基金管理ceo張學明。

  寒暄之后,乘船游覽烏鎮。

  游至安渡坊,馬騰飛忽然問:“你知道世界互聯網大會為什么會選在烏鎮舉辦嗎?”

  沈亦澤愣了下,如實說:“沒了解過。”

  “當年專家組在全國選址的時候提出了幾個條件,第一是互聯網經濟比較發達,第二是能找一個像達沃斯那樣的小鎮,然后賦予它互聯網的魅力,第三它能代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經過反復比較,最后選擇了烏鎮。”

  沈亦澤靜靜聽著,沒有吭聲。

  他知道達沃斯是位于瑞士東南部格里松斯地區的一個城鎮,是溫泉度假、運動度假的勝地,擁有歐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場,但這個小鎮之所以舉世聞名,卻不是因為這些,而是因為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

  他聽明白了烏鎮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的原因,但他不明白馬騰飛為什么突然提起這個,因此他沒有吭聲,只靜待下文。

  馬騰飛繼續說:“我們這個互聯網大會本質上是在模仿世界經濟論壇,不止會議,國內的各行各業,包括你擅長的文娛,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現在也還在模仿的過程中。

  很多人說我們騰飛是靠抄襲起家的,抄襲這個詞重了點,頂多就是模仿和借鑒罷了。我想說的是,模仿和借鑒國外既有的商業模式和商業案例,這無可厚非,但如果生搬硬套,就不可取了。”

  聽到這里,沈亦澤已經能大致猜到對方的用意,果然,就聽他切入正題:“你在文娛方面的才華令人驚艷,我很欣賞,也很佩服。你如果將事業的重心放在文娛上,我可以斷定,你遲早會取得令人羨慕的成就。

  可如果你一意孤行,想由文娛進軍互聯網,你是不會成功的,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你太理想化了,理想主義者不適合經商,更不適合當今的互聯網行業。人各有長,不要做自己不擅長的事。”

  沈亦澤不動聲色道:“人哪有生而知之者,馬總你不也是白手起家,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的嗎?我肯定也會做出錯誤的決斷,但我不會因為有失敗的風險,就不去嘗試,就畏懼不前。”

  馬騰飛略有些意外地看了眼沈亦澤,心想梁磊說得沒錯,這個年輕人不僅才華橫溢,還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沉穩與成熟。

  但他剛才的話并非危言聳聽,在他看來,樂享科技接連推出的樂享tv和樂享音樂,其定位就跟市場原則相悖。

  商業的最終目標永遠都是盈利。

  照這個年輕人的玩法,他看不出樂享tv和樂享音樂有任何盈利的可能性。

  他沉吟片刻后說:“今時不同往日,我創業那會兒,互聯網還是一片藍海,有試錯的空間。現在嘛,國內新媒體平臺的市場已經趨于飽和,王定宇敢沖,是因為他家大業大,虧得起。你呢?你有什么?

  你以為單靠你自己原創就能撐起你的網站嗎?那你也太自負了。且不說你能否一直維持這么高的創作水平,即便你做得到,你原創一個,別人就能模仿一個,而且可以比你的原創做得更好更精致,你覺得用戶最終會選擇誰呢?”

  馬騰飛說得委婉,沈亦澤聽得明白,他口中的別人不是別人,就是他自己。

  以騰飛的底蘊,的確具備跟風干死原創的能力,事實上,騰飛一路都是這么過來的,但凡出現挑戰者,要么砸錢收購,要么進場,憑借鈔能力把對手硬生生擠出市場,這大概已經成了騰飛的企業文化。

  見沈亦澤默然不語,馬騰飛只道是自己的話起了作用,趁熱打鐵道:“俗話說,胳膊擰不過大腿,你起步得晚,在很多方面天生就吃虧。與其艱難求存,不如跟我們合作。

  騰飛有充足的資金,你有優秀的創意,我們合作就是強強聯手,絕對會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說是合作,但沈亦澤心知肚明,對方的言外之意是讓金點和樂享成為騰飛版圖中的一員,為騰飛的“大文娛”戰略添磚加瓦。

  他正色說:“馬總,我很樂意跟騰飛合作,但我曾跟梁總說過,我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三不原則:不干預經營決策、不搶占項目主導、不尋求發行運營。只要你們同意,我沒有任何意見。”

  馬騰飛微微蹙眉,這個“三不原則”他聽梁磊提過,沒想到這么久過去了,他還執拗于此。

  “你的經營方式如果沒問題,我們自然不會干預。”

  沈亦澤追問:“但馬總認為,我們的經營方式有問題。”

  “沒錯。你讓了太多的利益給創作者和用戶,我說過,不能一味照搬國外的商業模式,在國內的大環境下,我們的運營模式才是最賺錢的。”

  見對方說得理直氣壯,沈亦澤瞬間明白,他和騰飛永遠也不可能達成共識,因為雙方的出發點完全不同。

  馬騰飛同樣意識到這點,說到一半便停了下來,緊接著話鋒一轉:“我就問一個問題,在文娛產業,你認為什么樣的作品才能獲取利潤?”

  沈亦澤不假思索:“當然是用戶喜歡的作品。”

  “錯了。”馬騰飛搖搖頭,“正確的答案是,任何一部作品。”

  見沈亦澤一臉困惑,他解釋:“最高效的盈利方式,不是用戶喜歡什么我們就去生產什么,而是無論我們生產出什么,用戶都只能接受,不管他喜不喜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