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李維交代的任務,李元絞盡腦汁都找不到破題的方法。
  下半年要達到100噸以上的業務量,分配的每一個人是20噸,這可真的不是小數目。
  當然如果運氣好,有那么一兩個大客戶。
  就比較容易達到目標了。
  仔細算起來,好像這個目標真的是有點難。
  雖然他名頭是業務經理,但是實際上他也算是一個行業新丁,也就比其他4個人多了解一點點。
  而且他還要分心教這4個人,當然他這個經理也不是白當,4個業務員的將有0.5%的提成歸屬到他的工資上面,這就是業務經理。
  如果公司比較龐大,人員也比較多,手下的業務員人員多,那么他這個業務經理肯定是非常的舒心。
  但是現在公司初創,他必須以身作則,要親自跑業務。
  所以分配到他身上的可能要超過40噸。
  半年就按6個月算,每個月至少要保證7噸左右的業務量,而且你還要預防別人把客戶再搶回去,其實是有點難度的。
  老板在公司待了一個多星期,辦公室的兩個員工以及何千,他們的業務已經比較熟練了,工人也算是培訓出來了。
  雖然操作設備還比較生疏,但是基本上已經不存在很大的問題,畢竟這個設備操作也比較簡單。
  8個工人加上兩個打樣員,這是今年剛剛新招的。
  現在的公司總員工已經達到18人,算是一個小型的公司了,一年產值保守估計,一千七八百萬的樣子。
  這還是李元他們無所作為的情況下。
  一個學期的第一天上課,就李維了座位旁邊空了,他好像表現如常,沒有什么奇怪的表情,畢竟周丹早就跟他說了,她要去藝術班。
  調整座位的時候,李維選擇了一個靠窗的位置,而且是很靠后,離垃圾桶只有兩米的距離,這個位置一般很多人不愿意坐,當然這個位置也是最不受關注的。
  班上很多人都幸災樂禍,上學期李維可算是招惹了不少仇恨,班花和他坐了一個學期就走了,這些人認為李維要負主要責任。
  其實劉曉燕本來想關注一下李維,讓他坐在前面,不過李維堅持要坐在那個位置。
  為什么?
  這里比較安靜,而且關注的人也少。
  多好!
  公司的員工照常打卡上班,何千坐在辦公室,把單子開好之后,對著范小雪說到。
  “那個你要時刻關注原材料的庫存量,一旦達到警戒線,你就要跟我說,我要訂購材料。”
  “你訂啊?以前不是都是李總定的嗎?”
  “他把這個任務交給我了,李總大部分時間要讀書。”
  “哦,那行吧。”
  范小雪很狐疑,以前你為讓他隨時關注原材料的庫存量,一旦達到庫存低點,隨時報告給他。
  怎么突然就把這個任務轉移交給何千?
  她必須要確認一下,不過看了一下時間,發現現在還是上課時間。
  何千交代了之后,就拿著幾張配料單來到車間,上了2樓。
  2樓是一個鋼架結構的平臺,大半面積是密封好的,有負壓的氣流,所以上面2層雖然是用來配料,灰塵非常多,但是地面卻比較干凈,就是因為有這個負壓的氣流,所以一些灰塵,然后全部跟著氣流進入到了回收裝置。
  上面4個工人正在聊天,幾個人圍在一起,有說有笑。
  都還比較年輕,大約都是在三十一二歲的樣子,都有家庭的。
  這是李維特殊要求的工人,年紀最好在30歲到45歲,有家庭,有小孩,有老人。
  這樣的人工作最穩定,他們可能沒有多大的上進心,但是當你工資比較到位的時候,或者說工資在普遍工資之上,他們的工作就非常穩定,這對于一家公司來說是異常重要的。
  老員工的效率往往是要高于新員工的。
  當然也會存在磨洋工的情況,所以規章制度一定要比較完善。
  或者說獎懲措施一定要做到位,多做多得少做少得。
  “把口罩戴好!”
  首先看到4個人并沒有戴口罩,立馬呵斥道。
  這是李維的硬性要求,一旦出了辦公室或者是進入車間,任何人必須得佩戴口罩。
  口罩全部是K90的,比較標準的防塵口罩。
  而且這些工人入公司之前還進行過體檢,粉末涂料行業的職業病因素為粉塵以及噪音,所以發放防塵口罩是必須的。
  由于噪聲的控制非常合理,在機器全部開啟的情況下,分唄大約只有84左右,所以并沒有發放橡皮耳塞。
  幾個工人慌慌張張的把口罩戴好,看著走上樓梯的何千。
  何千雖然年紀不大,但是整天一副死人臉,總是表現的非常嚴肅,所以工人們其實都很怕他。
  “一號機,這是你的單子。
二號機,這是你的  三號……”
  把配料單分配好之后,何千又檢查了一下設備。
  機器現在可以說幾乎是全新的檢查設備,只是何千謹慎。
  這并沒有什么錯,越謹慎越不容易發生事故。
  現在這個年頭還比較好,再過10來年,一旦一個小公司發成一個事故,這個公司基本上就完蛋了。
  所以說安全無小事,李維對這方面要求非常的高。
  車間內是絕對禁止抽煙的,第1次扣獎金20%,第2次扣40%,第3次直接開除,沒有什么好講的。
  粉末涂的車輛不屬于易燃易爆的物品,但是絕對是可以點燃的,要知道車間里面還有很多的紙箱以及塑料袋,一旦煙頭點起這些易燃物的明火,那么接下來整個車間就會毀之一炷。
  二樓靠近辦公室的上方,這里堆放的都是紙箱,往車間里面走,右邊是被隔起來的配料間,左邊全部都是原材料。
  堆放的最多的就是回收料,這四臺機器全部都是做回收料的,所以其實是不僅僅只是擠出機,連磨粉機和混料缸都進行了特殊改造。
  檢查完設備之后何千走下樓,然后又來到第一層,這一整條線只需要一個人就能夠看管過來,因為自動化程度已經比較高了。
  自動送料,自動稱量,打包是人工打包的。
  整個機器在整個業界絕對是最先進的,所以李維到現在還覺得自己有點虧。
  4條線的免費贈送,15條線的成本價購買。
  這家設備生產商馬上就要從千萬級奔赴億級,如果他們按部就班的發展,要白等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