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65章 七亭七里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神豪從十倍增益開始

  不過當何凡安慰完小姑后,他自己也是有一些擔心的。

  畢竟表妹年紀小涉世未深,還是挺容易被那些男用花言巧語哄騙的。

  想到這何凡就決定到時候他過了浙瀘兩省就直接前往京都,等去京都了解一下表妹的情況,然后再前往東三省。

  想到這何凡就對著小姑何晴雨笑道:“我過段時間會去一趟京都,到時候我去看看小茹她男朋友是什么情況。”

  聽到何凡這么說,小姑何晴雨頓時就笑了起來:“那就麻煩你了!”

  “都是一家人,哪有什么麻煩。”

  何凡不在意的擺擺手,他對表妹洪倩茹還是挺關心的,畢竟他跟表妹得關系還是挺好哦。

  正當何晴雨還想開口說話的時候,何凡姑丈洪斌從書房走了出來。

  “是小凡來了啊!”

  “姑丈!”

  何凡一看姑丈出來了,頓時就打了聲招呼。

  “你什么時候過來福市的。”

  對于何凡這個侄子,洪斌可謂是滿意得不能再滿意。

  畢竟何凡現在雖然有錢了,但身上并沒有那銅臭味,對待他們也跟以前沒什么區別。

  不像有些人,賺了一些錢,就拽得五樣,跟你說話都得斜著眼睛才能說出來。

  對于姑丈的詢問,何凡當然是坦然相告了。

  “今天剛來福市。”

  “你爸媽沒跟你一起過來么。”

  “沒有,我自己出來逛逛。”

  “就你自己一個人?”

  “是啊,以前老待家里沒出門,現在出來見見世面。”

  何凡跟姑丈洪斌就這樣一問一答交談起來,而旁邊的小姑也偶爾會插上那么一兩句話。

  中午何凡也就直接在小姑家吃了,畢竟盛情難卻。

  “小姑,姑丈,那我先走了。”

  當何凡吃完中午飯,就打算離開了。

  “要不你今天留下來,等晚上姑丈跟你好好喝兩杯!”

  對于何凡要離去,姑丈洪斌還是開口挽留了一句,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饞酒了……

  “不了,我過兩天再來!”

  “那你路上開車慢點”

  雖然小姑跟姑丈都極力挽留,但最終何凡還是離開了。

  離開了姑丈家,何凡就開車來到了福市的鼓山旅游景點。

  他這次出來雖然是為了完成系統任務,但每個城市他都打算好好逛一逛,就當是給自己增加一些閱歷了。

  畢竟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他相信等他逛完國內所有城市,那他的收獲肯定不會少……

  據說鼓山誕生在一億三千五百萬年之前,峰頂有一巨石平展如鼓。

  而且每當風雨來臨之時,便隆隆有聲,所以古人才把它取名為鼓山。

  鼓山位于福市東郊,在閩江的北岸,自宋朝至今皆為游覽勝地,也是閩省的十佳風景區之一了,目前是國內AAAA級旅游景區。

  當何凡把車停下鼓山山腳下,就開始正式登山了,王子杰跟吳旭濤也跟在了他身后。

  經過了山門何凡就開始踏上石階了,對于這個石階何凡也有所了解,知道這鼓山石階總共有兩千多級臺階,可謂是山高路遠了。

  不過這才有挑戰性,何凡也是看中這兩千多級臺階才會過來鼓山的。

  畢竟一邊旅游一邊鍛煉身體,那對身心的好處可謂是多多。

  不過何凡還是太過于自信了,等到了三百六十七級臺階的時候,他已經開始感覺到乏累了。

  雖然他還是能繼續登山的,但想想后面還有一千多級臺階,頓時覺得還是先歇息一會再說,不然等下他估計會直接累趴下。

  正好旁邊有個亭子能遮擋燥熱的陽光,何凡頓時就帶著王子杰跟吳旭濤過去坐了下來。

  鼓山這兩千多級臺階上共有七座亭,號稱“七亭七里路”。

  何凡現在休息的這座亭子正是第二亭石門亭,而第一亭則是在最開始登山的山腳下。

  第一亭是“東際亭”,過三百六十七級臺階則到第二亭“石門亭”。

  第二亭:“石門亭”,古名“聽濤觀瀑亭”,寓意水淙淙不絕于耳。

  第三亭:“乘云亭”。

  距離第二亭有二百七十一級臺階,沿道有石刻“乘云”、“仰濤”、“小鼓”、“天風吹夢”、“風怒濤飛”等。

  第四亭:“半山亭”。

  由第三亭至此,共有494級臺階。亭在半嶺,故名過此亭百余階,有石刻“路通仙苑”,轉小徑可達“十八洞景”。

  “半山亭”后近300階有石刻“桃巖洞口”,往東可到桃巖洞,桃花精舍。

  第五亭:“茶亭”。

  過半山亭約520臺階即可達此。因亭附近有茶園而得名。道邊有石刻“欲罷不能”、“宜勉力”等。

  據說清乾隆時福市知府李撥登山至此,氣喘吁吁。往上走,力有不逮;往回走,心不甘愿。遂題“欲罷不能”于亭旁大石上。

  第六亭:“松關亭”。

  距“荷亭”有300多級臺階,附近有石刻一筆“壽”、一筆“龍”、一筆“虎”,還有文天祥所書的“忠、孝、廉、節”等。

  第七亭:“更衣亭”。

  過“松關亭”幾十步即是。傳說閩王當年上山入寺,便在此更衣。有聯曰:開門曾仰前王節,入寺還更此地衣。登山至此,汗流浹背,而高處生寒,正需更衣、添衣。附近石刻有“毋息半途”、“眼底浮云”、“心路須平”等。

  以上都是何凡從網上的旅游攻略得知的,他還知道等他過了這七座亭子之后還能見到一座寺廟“涌泉寺”。

  何凡對于古時人們在山頂建寺還是挺佩服的,這山路崎嶇,想上到山頂可不容易。

  經過一番休整,何凡這才跟王子杰還有吳旭濤一起重新開始登山。

  一路上何凡還是遇到了許多登山的游客,不過眾人都氣喘吁吁的專心登山,一路上并沒有交談。

  這次何凡就只有在經過第四亭的時候停下來休息了一會,隨后就沒有休息了。

  不過登山雖然辛苦,但景色也是非常迷人的,何凡一路也拿手機拍了不少照片。

  盡管何凡的拍照技術有些不過關,但奈何這山景色太美,拍出來的照片都顯得有些美輪美奐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