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08章 奏章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南明大唐王

  這些奏章都是這一年多來紹武朝廷之中,最為重要的軍事民生問題。

  不過這些都是已經被內閣在朱聿鐭御駕親征之時,代為批示過的,如今放在朱聿鐭這里,既是內部向皇帝表示權力依舊屬于皇帝,也是讓皇帝能夠親自審閱一遍,看內閣的批示,皇帝有沒有其他不同的意見或者需要推倒重來的地方。

  這些奏章朱聿鐭實在是不想去看,而且他也有自知之明,在這個時代內閣這幫已經在官場浸淫了一輩子的官僚們,絕對要比他這個半吊子出家的皇帝,更懂得該如何處理國事。

  但是無論怎么樣,朱聿鐭都需要看看,哪怕只是學習一下處理國事的手法,也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畢竟了解這些,可以讓他對如今的大明帝國內外的情況,有一個比較直觀的對比。

  不過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朱聿鐭是有自己的情報渠道的,對于帝國內外的事情,也有自己的基本盤和看法。

  一大堆的奏章,大部分都是報平安,并且將地方上的政務與恢復情況,做一些簡略的報備。這是考成法所規定的,倒也沒有太多需要關注的地方。

  但是一些災荒與民亂,倒是讓朱聿鐭看的眼界大開。

  他不是沒有想過文官們春秋筆法的了得,雖然現在的官僚們還沒有膽大到,無恥顛倒黑白的程度,但是那一副丑惡嘴臉還是直接撲面而來。

  拿浙江水災來說,錦衣衛上報的是,浙南連降暴雨數日,前倉江大水倒灌,數縣被淹,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浙江駐軍救災之時,更是損失了百多人。

  但是浙江溫州府報上來的奏章上,卻是直接以一句平陽等諸縣均遭洪,殃及百姓眾多便即帶過,若是沒有了解到真實的情況,朱聿鐭看到這奏折的第一直覺便是,似乎這一次的水災只是幾個村子出了問題而已。

  更可氣的是,這篇奏章中前半部分用了近千字,表達了這狗官對于自己的問候,以及對北伐成功的歌功頌德,然后后面就是自吹自擂,用近兩千字形容自己如何鎮定自若,臨危不亂,指揮若定,全府上下如何團結自救,將這場水災的影響給消彌而去。

  但是具體是如何解決這場水災的具體過程與參與的人物姓名,卻是半句也欠奉,看著通篇的萬眾一心、洪福齊天的文字,朱聿鐭也就看出了兩個字,找死。

  朱聿鐭是知道浙江的水災是已經被解決了,因為溫州府處于沿海,并且駐扎有軍隊,從臨省調來錢糧、大夫與藥物,極為了容易,這才快速的將局勢穩定了下來。

  但是錦衣衛上的情報上,并沒有提及這位指揮若定的知府老爺,反而是對于平陽縣縣令倒是多次提及,稱此人有干才,更有擔當。

  幾乎一目十行的讀完這篇奏章,看到內閣的批復是賀捷奏章送北京,勿擾災報,一月內報備洪災事宜,朱聿鐭倒是松了口氣,看來這幫子內閣老油條,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直接令其報告具體抗災事宜,并且責令其一月之內上交。

  看到這里,朱聿鐭將這份奏章后續的處理也撿了出來,這一次的奏章倒是再沒那么多的花花腸子,幾乎將所有的救災情況,全部寫了出來。

  雖然看的出來,這位知府老爺不斷的給自己加戲,但是具體過程與錦衣衛所報的,已經沒有太大的出入,因此內閣也直接給予了核準的批示。

  不過這種沁菩薩官員,對于同為文官體系的內閣來說,大加處理顯然不太可能,之前的嚴厲批復最多也就是敲打一二罷了,就如同酒桌上的罰酒三杯。78

  但是這事到了朱聿鐭這里,就完全是另一碼了。

  他可以容忍官員辦砸事,也可以容忍官員的能力不足好心辦錯事,但卻是不能容忍占著茅廁不拉屎的官員,既然啥事都不想伸手,那自己何必花錢請他上班,直接擺一個石像放在官位上多省事,還能少出一些工資。

  不過因為啥也不管,倒也有一個好處,那便是這人并沒有欺壓地方、魚肉地方的劣跡,也沒有什么出格的貪污腐敗的事情,完全就是一個不合格的庸才罷了。

  既然只是不合格,并沒有其他的事情,那用刀子說話顯然也是有些太過于嚴苛了。

  但是既然他已經惹的皇帝老兒心情不好,那朱聿鐭以其大災之年無所作為,罰他連降三級,直接為一縣主薄,或者直接令他致仕還鄉,卻還是可以的。

  因此朱聿鐭十分干脆的批復連降三級,以觀后效的批語后,便即為這事劃了一個句號。

  至于那個平陽縣令,本著不偏聽偏信的想法,朱聿鐭同意在奏章之后加了一句,查驗那位縣令在水災之中表現幾何,若有功績,便可立即提拔其成為溫州府知府。166

  雖然話中說是需要查驗,但是朱聿鐭卻是很明白,他這批復送到內閣后,那人必然一躍而起,成為大明政壇之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畢竟這種內閣都不知道的人物,居然可以讓皇帝特意給點出來,這本就是一種政治暗示,又怎么可能會被這些官場老油條所給忽略過去?

  這便是身為皇帝,握有權柄的好處,只是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就直接令兩人的人生軌跡發生極大的改變,獲得不同的人生。

  好在這種災荒的奏章并不多,其他一些蝗災、旱災,都是小規模的發生,而且根據奏章上來看,各地官員的處理也還算過的去,朱聿鐭便即再沒有推倒重來的意思。

  不過唯一令朱聿鐭十分不爽的是,這些官員們似乎為了顯示他們的文才,也似乎是因為大明奏章制度的死規定,這些官員們的奏章都是如同小腳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其中最令他不耐的便是,從奏章最前的問候語開始,一直到進入正題,沒個幾百上千字,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后續的處理過程,更是不斷的被妙筆潤色,一道奏章沒個幾千字,似乎都顯示不出來這些酸丁們的手藝一般。

  這不僅嚴重的浪費價格昂貴的宣紙,更是令朱聿鐭的閱讀體驗十分的差。

  好在,有內閣先過了一遍,將奏章的主要內容已經提煉而出,貼在一邊,并附上內閣的處理意見,這也為朱聿鐭減輕了大半的壓力,不需要浪費太多的時間。

  盡管如此,朱聿鐭依舊再次立了一個與朱元璋一樣的規矩,有事說事,別在這奏章之中寫與內容無干的事情。

  不過朱聿鐭做的更狠,直接限定奏章數字不得超過一千,若是出現與內容不符的問候文字,則立即計負于官員考成之中。

  雖然規矩再一次立下了,但是想要產生效果,至少還需要數個月的功夫,在這之前,朱聿鐭盡管煩燥難當,但卻依舊只能鉆入奏章堆中,與之不死不休的征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