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18章 向望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南明大唐王

  北京城的對峙結束,既因為大明給予了極大的生死威脅,也因為孝莊皇太后決定來日方長,再次將兩黃旗的調度權交了出來。

  不過很明顯的是,如今的阿濟格根本沒有達到多爾袞巔峰時期的權力,雖然他也如愿被封為皇叔攝政王,但是另一個鄭親王濟爾哈朗同樣得到了這一稱呼。

  而且兩黃旗也不是如同多爾袞時一樣,指揮任由已心,而是必須通過鰲拜與索尼這兩人,若是出動人數過萬,還須濟爾哈朗掛帥方可。

  這也是大玉兒不得不做的保險,畢竟阿濟格不是多爾袞,多爾袞雖然同樣野心勃勃,但多爾袞卻不會因為眼前的利益,而干出折斷兩黃旗的想法。

  但阿濟格卻完全不一樣,只看他為了一個名號,與兩黃旗的指揮權,就與孝莊硬碰硬的對峙數個月就可以看出,這家伙根本不會有什么長遠的打算,兩黃旗若是完全交在他手里,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會連根毛都不會剩下來。

  沒有兩黃旗護身的小皇帝,又算的上是什么皇帝,高興的時候也許是個傀儡,若是不高興,估計就直接暴疾而亡的下場。

  唯一讓孝莊安心的是,這個阿濟格果然就是一個莽夫,他要的只是這個名義,而不是實際上的掌控。

  因此在孝莊稍稍退了一步后,阿濟格便即選擇了接受這種現狀,終于讓大清的戰爭機器再次勉強統一在了一起。

  事實上,阿濟格并沒有孝莊想的這么膚淺,經歷了多鐸、多爾袞連續暴病而亡的事情后,阿濟格已經變得穩重了許多,心思也比之前要多了許多。

  他之所以咬住兩黃旗名義上的指揮權不放松,并不僅僅是一個名義問題,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要他出征之后,無法控制的兩黃旗在后面給他搗亂。

  他當然明白,如今重新崛起的大明是如今大清的生死大敵,雙方仇怨極深,根本沒有任何化解的余地。

  但是想要對付已經開始有了咄咄逼人氣勢的大明,單單靠著兩白旗是不夠的,甚至八旗齊上,也是一個硬骨頭。

  這段時日來,他反復的籌謀,但卻是痛苦的發現,在大明水師優勢無法打破的局面下,無論他如何行事,無論他能在陸地上打多少勝仗,都改變不了戰略形勢極其劣勢的局面。

  畢竟滿清是小國臨大國,本部兵馬并不多,只能通過軍事威脅再加上利益捆綁,將北地投降的漢人軍隊籠絡在手中,為大清而戰。

  若是順風順水,自然是毫無障礙,一旦出現了這種明軍再次抬頭的趨勢,那想要再如臂使指一般指揮投降的漢人軍隊時,就變成了一件極為困難之事了。

  畢竟,雙方根本沒有任何的信任基礎,更沒有共患難的認同基礎。

  也許如多爾袞所說的那般,盡量維持住現狀,等待大明內部自行內訌,才是大清最好的局面。

  但是在觀注江南那個大明皇帝的種種倒行逆施,很多時候阿濟格都覺得南明此時都已經遍地烽火了,但一直保持著對江南最大關注,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第一時間收到的阿濟格,卻是越來越迷茫了。

  江南的紹武朝廷種種措施,都讓阿濟格感覺到這個紹武皇帝,就是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主,這般對秀民殘酷打壓之下,想要維持住地方穩定,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之事。

  但可氣的是,江南的士紳似乎偏偏就吃這一套,被這個皇帝揍的鼻青臉腫之下,除了不斷的向自己這邊投血書效忠之外,便是不斷的給紹武朝廷陪著笑臉,眼睜睜的看著對方不斷的壓迫,卻沒有幾個敢站出來拼死一搏的。

  這種局面,阿濟格也很是尷尬,若是大軍南下,而江南沒有處處烽火,他連長江都難以跨過,就算真的率領大軍跨過長江,那處處水網的江南,更會讓他的大軍處處被動,被擁有優勢水師的大明處處分割包圍,一個弄不好,就會再來一次江南之敗。

  而大清如今已經再也承擔不起敗仗了,一次可以解釋為偶然,并且因為滿八旗損失不大,還能鎮壓的住場子,但再次大敗,那滿八旗的威信就會蕩然無存,甚至可能連基本盤都穩不住。

  與多爾袞一樣,阿濟格對于發展水師是一點興趣也沒有,不同的是多爾袞是已經看出來,北方想與南方比水師,那就如同南方與北方比騎兵一樣,都是找死。

  而阿濟格則是因為已經開始越來越嚴重的財政問題,而沒有任何心情再向極端費錢的水師上多看一眼。

  滿清入關以來,從來就沒有為財政發愁過。崇禎皇帝掛了高枝之后,恰巧是小冰河時期開始消退之時,多災多難的北方大地,氣候終于慢慢轉為正常。

  氣候正常之下,讓北方的賦稅工作也開始恢復正常,而連年戰亂之下,人心思定,又因為戰亂死去了太多的人,各地都是大片的無主田地,只要局勢能夠安定下來,百姓恢復生產的積極性都是極高,只要能讓他們過上安穩的日子,他們也根本不會關心到底是誰在統治著他們。

  而入關第一年便即打過長江,征服了江南,在屠刀的威懾下,江南士紳再沒了崇禎年間廢話連篇的場景,開始老老實實的給北京交稅。

  靠著江南海量的財富以及已經開始慢慢恢復起來的北方大地,滿清不僅僅可以給入關的八旗子弟極其豐厚的鐵桿莊稼,更是有足夠的錢糧來驅使投降明軍為他們沖鋒陷陣。

  不過這個趨勢在去年便即直接嘎然而止,但是去年滿清付出的錢糧卻是歷年最高的,不僅僅是因為那一支規模巨大的南征大軍的糧餉,更因為大敗之后的傷亡撫恤。

  而山西的姜瓖,更是讓滿清動員了更大規模的大軍,歷時數月鏖戰這才艱難將其消滅。

  這其中花費的錢糧數目,阿濟格當時并不在意,但如今他開始當家后,也是被這巨大的數字而深深震憾了,并且由衷感到肉痛不已。

  不過如今的大清并不是已經沒錢了,相反,在這數年間滿清也是積累下了近千萬兩的銀子,數百萬石計的糧食,這些銀子足夠支撐滿清數十萬大軍征戰大半年,或者維持如今局面兩年的支用。

  但以小馭大的滿清從來都是有著深深的危機感的,就算是阿濟格這種莽夫,一旦當政也是如此。

  根本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錢糧用盡,讓大清處于尷尬之時。

  這一刻,阿濟格突然想到了紹武皇帝在江南的種種舉措,心中產生了深深的向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