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02章 回應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南明大唐王

  一國大事,在祀與戎。

  古時祭祀發展到了大明這一代,尤其是經過最喜歡制定規矩的朱元璋的改進下,更是已經形成了一套極為繁瑣的程序,不僅僅各種各樣的規矩極多,更是連時間都規定的死死的,哪個時辰進行哪一步,都有著明確的要求。

  這次做為光復南京后第一次祭拜孝陵,更是一切都按最高規格在進行著,何時出發,何時出城,何時到達孝陵,全部都有嚴格的安排,絲毫不能出錯。

  朱聿鐭很快就覺得這完全是自己在找罪受,穿著幾乎已經和他裝逼時所用的盔甲差不多重量的冕服,保持著威嚴,端坐在龍攆之上一動不動,雖然看起來是比較有逼格,但誰干誰知道,這種姿勢保持一路究竟會有多辛苦。

  在朱聿鐭終于下了龍攆,開始在灑了黃土的石板道上邁步而前時,周圍早就圍滿著的百姓們,頓時爆發出如雷一般的萬歲浪潮聲。

  作為一個屠刀只向士紳頭上砍去的皇帝,朱聿鐭的名聲雖然在士紳階層如今已經頂風臭十里,但在南京城周邊的百姓眼中,他卻是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畢竟南京周邊的百姓可不是象江南各個地方的百姓一樣,活在皇帝被不斷士紳們明里暗里抹黑的環境中。

  紹武皇帝自立足南京后,并沒有進行任何的橫征暴斂,相反還直接給造了兵災的南直隸免了賦稅。

  而朱聿鐭收拾一幫子官僚之時,也產生了另一個效果,那便是之前欺負百姓的官員們,大部分都是本身就不干凈的,在一連串的政治風波中紛紛登臺,直接被收拾掉了。

  雖然不是整肅吏治,但卻也起到了整肅的作用,起碼如今的官員基本上都是老老實實的夾著尾巴,生怕被朱聿鐭揪住小尾巴直接給喀嚓了,崇禎時代與滿清統治時代時官員們無法無天的場面,基本上已經絕跡了。

  既可以免除沉重的賦稅,又能碰到吏治清明的時代,無論官員士紳們如何在背地里咒罵不止,但得到實惠的百姓們,對于朱聿鐭的擁戴,卻是完全發自于內心。

  在一聲聲‘吾皇萬歲’的浪潮聲中,朱聿鐭邁步登上了祭壇,在號角齊嗚聲之后,全場寂靜,朱聿鐭獻上祭品,點燃香火,率文武百官跪拜于前,對朱元璋的孝陵行了大禮參拜。

  雖然朱聿鐭對于拜禮十分不習慣,但是他覺得恢復華夏衣冠制度的千古一帝朱元璋,完全值得他虔誠敬仰和跪拜。

  “不肖子孫朱聿鐭,率領皇明文武百官,謹祭于太祖高皇帝之靈曰:昔以皇明不幸,皇綱覆墜.亂臣賊子,皆引虎迎狼,以危中國,遂使大地陸沉,中原板蕩;

  朝堂之地,行省之間,非復吾有,異族因得以盤踩,靈秀之胃,雜以腹腥,種族淪亡數年也!

  不肖聿鐭,雖自良薄,亦不敢或忘家國,起兵除異類,慰我先靈,今借吾皇在天之靈,默為呵護,群臣用命,百姓歸心,東南各省,次第收復.謹依吾皇遺烈,定鼎金陵,

  不肖子孫,何敢居功.自以體吾皇之用心與天下托付之重,東南既定,指日北征,驅除滿洲異族,還我神州祖宗之地,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下解百姓倒懸之急,聿鐭等不敢不勉也……”

  在朱聿鐭身邊,則是一個聲音宏亮的禮官,一字一句將這篇祭文大聲念出,在肅靜的環境中,傳出極遠。

  拜祭完孝陵,并向老朱表達不久就會出兵北伐,光復祖宗之地的決心后,朱聿鐭便即再次趕向下一個目的地,也是他此行最關心的項目,英烈祠。

  相比于祭祀孝陵,這里的祭祀規格明顯下降了許多,雖然朱聿鐭對此很不滿意,在他那個時代里,烈士陵園歷來便是神圣之地,是被所有有良知的國人敬仰之地,理應配備最高規格的祭祀規格。

  但這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在這個皇權大于天的封建時代,任何高于或者齊平于皇帝的禮儀,都絕對是讓這個時代人所不能接受的,而且也會極大的消弱皇權的威嚴。

  包括朱聿鐭在內,這條紅線都不敢輕易踏過,尤其是對于如今的朱聿鐭而言,皇權在手,才是他不斷推進改革的力量所在,一旦被打破,他就什么也不是。

  “壯士灑血戰沙場,日月重開大明天!”

  一路行來,眼看著已經被更名為翠屏山的烈士陵園中,那一排排似乎望不到盡頭的墓碑,他的心懷是極為復雜的。

  或許他沒有來到這個時代,這里躺著的人或許會是大清的順民,也許會娶妻生子,一代代傳承下去,而不會長眠于此,但因為他的原因,無數熱血男兒在他的旗幟下,前赴后繼,最終血染沙場,最后成了這里一排排的墓碑。

  “曾經并肩作戰的士兵們,朕來看你們了!

  為了大明,為了朕,也為了你們子子孫孫不做韃清的奴才,你們選擇了隨朕一同征戰沙場,拋頭顱,灑熱血,直到生命消逝。朕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后悔,也不知道你們會不會怪朕給你們選擇了這么一條路。

  但是朕可以保證的是,你們的付出不會被遺忘,更不會被人抹黑,你們不是不值幾個大錢的丘八,你們是我大明江山的再造者,你們是我大漢衣冠禮儀,我大漢文化傳承的守護者,你們的英雄事跡理應被世代傳誦!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朕在此向你們保證,只要我大明還存在一天,你們就會有一天的香火祭祀,你們的妻小朕自會妥善照料,不使有人受欺辱或是忍饑挨餓之虞!

  日月所照,英烈永存!壯哉我大明男兒,英烈之志萬古流傳!愿我大明武勇永存世間!”

  在這里,朱聿鐭并沒有選擇什么拗口的文言文祭文,也沒有通過禮官的口講出,而是親自以最直白的大白話,向這些烈士們表達了他的感謝和歉意。

  “吾皇萬歲萬萬歲!”

  這話雖然樸實,甚至在士大夫中都被人笑話不學無術,但卻是讓朱聿鐭身后的武將們個個心中熱血激蕩,幾乎在朱聿鐭話音剛落,所有武將全部跪伏于地,齊聲高呼道。

  在朱聿鐭周邊的錦衣衛合力一句句大聲重復之后,更是讓全場所有文武、士兵、百姓全部聽的清清楚楚。

  “吾皇萬歲萬萬歲!”

  當忠烈園內傳出武將們的萬歲聲進,所有官兵亦是同時間向著聲音所傳來方向下拜,萬歲之聲不絕于耳,整個翠屏山都在不斷回響著,似乎在回應著朱聿鐭一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