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六十四章駱濤下鄉記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979閑魚人生

  一望無際的金黃色的麥田,要不了幾天就要收割了。

  侯明他們是過完年三月份才來密云談租地建設西昌菜籃子的事,這時候小麥也快到了抽穗的時節,眼看著就是一個大豐收。

  老百姓,政府,西昌,三方在這時候也不會讓人把小麥給拔了種菜。

  家中有糧,心里不慌。

  駱濤戴著一頂麥秸稈編的草帽,站在一高坡向遠處望著。這是來到西各莊時村支書送的禮物,駱濤對這頂草帽非常喜歡。

  小風吹過來,時不時還需要用手壓一下,因為這草帽有一個缺心,那就是沒帶系的繩子。

  五月下旬的天兒,也有點熱情似火。

  借著微風好好打量這一大片土地,自己這一世可是快有十年沒跟這土地打交道了。

  “張副縣,這兒可是個好地方。看著這金黃的麥子,我就非常喜歡,不如咱們到田里看看,怎么樣?”

  這地兒真是風水寶地,北靠密云水庫,三面環山,大敞口,南部為白河沖積沙質平原。

  他是知道駱濤也曾下過鄉,但沒想到他見到土地會這么情緒激動。

  這事兒怎么可能會出言拒絕,笑著說:“駱先生您這是想起下鄉的生活了啊!看看,看這長勢今年必定是個豐收年。”

  領導講完這話,其他人也都紛紛表示贊同。

  現在我們國家雖然已經改革這么多年,但農村還是以農業為主,其它產業為輔的模式參與改革的大浪潮。

  現在我們還有許多偏遠的地區群眾還沒有解決吃飽穿暖這個最基本的問題。

  農業還是國家重中之重的工作。

  糧食到了什么時候,都是第一要位,除非修仙不吃米面了。

  眾人走到田邊,駱濤彎腰從一麥穗上,撥出了幾粒小麥,放進了嘴里。

  笑了笑,在認真回味舌尖上的那久違的味道。

  圍觀的好多老百姓不知道,這個城里來的大老板吃了幾粒小麥后,在那傻笑個什么。

  都翹首以盼,想聽個鮮。

  “這一畝地能產兩百公斤小麥嗎?”

  現在史丹利等等化肥還沒有走進農村市場,都是施撒農家肥。

  還有就是麥種的問題,農民為了省錢,當然也是沒有渠道購買優良品種,都是用陳年麥做種,這兩個原因大大就影響了小麥產量。

  對駱濤提的問題,張東風也是行家里手,對這個情況也是非常了解。

  “要是施肥得當一畝兩百一十公斤是能達到的,當然了這是豐年。不好的情況下一畝地產180公斤,這是最低的數。”

  自從農村實行“大包干”,這糧食產量提高了三分之一。

  駱濤下鄉那會兒,一畝地能產三百五十斤就是高產了。

  當年為了能增產,播種前翻地都要翻兩遍,二三十公分深,還好大隊有輛拖拉機,這莊稼地里的重活就減輕了不少。

  要是像五六十年代那全部都需要人來干,深翻一尺五,這都是教訓。

  深翻土地是有不少好處,但種植普通農作物就沒有必要深翻一尺五。

  “現在咱們這村,人均耕地多少畝?”

  這是個實際問題,還是由村里的支書說,“我們村一個人差不多是一畝六分七,不包括還有一些灘地、林地。”

  駱濤是非常認真聽講,真實了解一下實際問題。

  同時他在心里也在算一筆賬,他不是為自己算,他是為西各,東各村的老百姓算。

  假如一家六口人都分了田,這一家也就能分到十畝地。

  要是他們自己種地,秋收兩季來算的話,一年也掙不多少錢。

  一畝小麥按最高產量算,一年兩季,十畝地一年也就八千多斤。

  今年市里調整糧食的購銷政策和價格,由統購改為合同定購。

  每50公斤小麥統購價由1740元調為2350元;玉米由1230元調為1660元;稻谷由1720元調為2320元。

  靠種莊稼一年毛利也才兩千塊。

  西昌租地的價錢是一畝地一年二百六十塊,十畝地一年就是二千六。

  這么算還是租出去劃算一點,這還沒算他們來菜籃子工作,一個月還有三十塊錢的工資。

  “種地是個辛苦活,也是個踏實話。”又轉過頭看向這片土地。

  “只要勤奮,有上進心,一切都會好的。”

  隨后他們就圍著麥地暢想豐收時的喜悅,田地里有幾家都開始拿鐮提前打響了秋收的號角。

  看著那一張張樸實的笑容,駱濤心里就一下子明朗了許多,感覺人生有了真正的意義。

  幫助別人真的能使人快樂。

  走累了,就坐在田梗上,找幾位老農聊一聊,聊聊晚飯要吃什么?聊聊明天會不會下雨?

  這個收獲的季節最好不要問明天下不下雨,不然會挨揍。

  密云縣大院。

  “叩叩叩!”

  “請進。”坐在椅子上的老者發出老邁的豪氣,頭始終沒有抬起,目光一直死盯著手里的文件。

  這是一份今日才下發各地方的內參文件。

  文件主要就是談:反對的問題。

  這個問題上面不是第一次談了,從79年一直到二十一世紀,改革的路上就一直沒停過。

  新時期就會新問題,一個制度不能一直一塵不變,要創新,要吻合時代發展的需求來改變。

  進來之人見老者,全神貫注在看文件,進來時腳步輕輕,順手帶上辦公室的朱門。

  等了一會,見他一個可以說的動作,這人再說:“甘書記,這是溪翁飯館的負責人退回來的飯錢。”

  “嗯?怎么回事?”

  他聽到自己中午付的飯錢退了回來,有點生氣,質問他。

  “溪翁的陳鎮長說這錢由溪翁鎮政府出,不能讓您來出。還有一事,駱濤先生臨走時讓他秘書給了飯館三百塊錢,陳鎮長問怎么處理這事?”

  他聽到這事兒,眉頭一動,心想這人是真怪了。

  他思索了一會,想了想自己片面了解的一些情況,笑著說:“這錢就讓他們收下吧!等駱濤先生臨走時讓他們多備一點土貨送給他。他下過鄉,我想對這些東西應該非常感興趣。”

  從這時候起京城仕途圈就傳開了,還有好事人說:駱濤還沒為密云的老百姓做貢獻,“不吃嗟來之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