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院子里面的葡萄樹石榴樹的葉片也將要落完。
  秋天不能刮起風,不然你會看到滿院的凄涼。
  樹枝都顯得空禿禿的,也沒了往日迎風招展的風姿。
  駱濤一休息了,就坐在那把老張頭剛做好的逍遙椅上和駱少逸聊天喝茶。
  今兒也沒去老張頭那里看他修補家具,修了那長的時間,也都差不多修完了,還有幾件實在是修不了,便都讓他拆了隨便玩。
  修好的家具又重新換了個地方,把西廂房的一間收拾了出來,里面放了三十多件。
  父母居住的正房還有一間也沒怎么用,便也放了十多件,這一整理又多了許多空間。
  南房三間是都又空了出來,就還有很多廢料沒怎么處理,便隨意放在了一角,等以后還可能用得著。
  這陣子駱濤又花幾百塊錢買了十多件好東西,有去信托商店買的,也有去早市買的,還有在友誼商店門口截了兩次胡。
  那感覺說出來就沒有了啥?要的就是那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在信托商店還碰到了馬衛都,駱濤也沒有上前去結交一下,就遠遠的瞄了他幾眼,看樣現在的他還真是啥都不懂呢?
  只見他東摸摸西看看,這是練眼吶吧!看了—圈便出門離開了,駱濤也沒有跟出去。
  嘿!你不逛我接著逛,又看看有沒有喜歡的東西,轉了一圈就看上了一件清雍正瑪瑙杯,去柜臺付好錢便離開了。
  錢是花的真慢,買了近三百多件古玩,才花了兩千多點。
  沒事就翻出來把玩擦拭,感受下歷史的沉淀。
  下午的時候,老張頭便送來了最后的四件家具,修了快三個多月才修好四十多件,這份工作是真的不好做,耐不住性子可不行。
  “我以為您上午就來呢?”
  駱濤便詢問老張頭上午怎么回事。
  “我也想吶,修最后那件感覺不好,就又給拆掉重新修,浪費了點時間,還好最后我還挺滿意”老張頭細說了一下。
  駱濤便和他搬著家具往屋里送,跑了兩三趟就完了事。
  又給他沏了一壺高茉,他自坐在架子下,感嘆時光流逝。
  “你說這時間咋就過這么快呢?前陣子還穿著衫襯,現在晚上出去不穿件外套是抗不住”
  “您待家里不好嗎?干嘛要出去”駱濤壞壞的笑著。
  “我樂意,外面風景好,我出去看看不行嗎?”老張頭別著臉,一副我都懶的理你。
  又說:“你爸媽呢?”
  “哦!他們又去琉璃廠了,隔一段時間就得去看看鋪子。
  你聽說了嗎?以前征用的房屋要歸還了,最近街道都在做這事呢。”
  “聽說了,這和我又沒有什么關系,我關心它干嘛”
  也是啊!說是一個人也不為過,現在住的房子還不是他的祖屋,也是后來搬進去的。
  他現在是賴上駱濤了,只要給口飯吃,除了犯法的事,其它的事都可以商量。
  駱濤自己都不知道他看上了自己哪了,可以說出來我改還不成嗎?本想接觸他開個家具廠,萬萬沒有到給自己整了個爹,這事給弄的,不要太出彩了。
  心里是有點抱怨,嘴上還是要恭維。
  倆個人聊了好長時間,聽他說做學徒的時候碰到個魯班鎖,他師傅整整研究了四個多月才給破解,能拆還能給復原。
  說到這駱濤便想起,買家具時弄到個魯班盒,自己也沒有擺弄過。
  “您等會兒,我給您看個好東西”
  說著話,腳便往屋里去了,好找了一會,看看沒有什么問題,拿出來給了老張頭,讓他試試能不能打開。
  “這是魯班盒,你從哪弄的?”他很驚奇的問駱濤。
  “您也別問我從哪里弄的了,您看看能不能打開吧!”駱濤沒理他的問題,又向他發問。
  接過來,研究了一會。
  “這個簡單”
  別光嘴上說啊!簡單,你倒是打開啊!
  就看那盒子在他手里轉了幾下,就給打開了。
  駱濤湊過來,就看里面是塊紅布也不知道包裹的是什么?
  兩個人都小心翼翼的,真怕突然有一根針或別的飛射出來。
  那小命就玩完了,駱濤剛定下的婚事,還沒有嘗人間禁果呢?
  給老張頭一個眼神,意思是這事您老來最合適。
  這老頭裝著沒看見,差點沒把駱濤給氣哭了,瞧瞧,多大的能耐把一個老爺們給氣哭了。
  好!你就茍著吧!
  遇到事還得自己來,別人都不怎么可靠。
  找了一根木根,撥了一下,等了一會,看沒有動靜,方壯起了膽氣,親手打開紅布,我看到了什么?這么亮眼。
  “老張頭您看到了什么?”駱濤不相信的問了一旁的老張頭。
  “不就幾枚銅錢,大驚小怪”老張頭不以為意的說。
  沒文化,你還是做木匠吧!啥也不懂,除了喝酒。
  這是簡單的銅錢嗎?
  紅布包裹了六枚銅錢,第一枚上有篆書“半兩”,這個錢的大名早在歷史課上就聽說過,照片也看到過。
  沒錯這個就是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之后,統一使用的貨幣秦半兩。
  哈哈,沒做夢吧!
  “啪”駱濤往自己臉上打了一下,疼。
  老張頭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他,毛病啊!
  駱濤才不管他這個半文盲,怎么看他,文化太低,不明白此時哥們的情懷。
  也不知道是那位前輩大能留下的文化遺產,讓駱濤走了狗屎運。
  哈……哈,就是想笑,控制不住。
  接著看看其它五枚銅錢是什么時候的吧!
  剩五枚都是咸豐時期的,三枚是咸豐元寶,背面刻有“寶泉當五百”還有滿文那就不認識了。
  這個不怎么了解,想想應該不會太差勁,不然原主不會和秦半兩放在一起,也有可能只具備研究價值。
  咱是那市儈的人嗎?玩這不就是為了研究嗎?
  第五枚是咸豐通寶,背刻著“大清壹百”的字樣,還是有滿文,還是不認識吶!沒聽過,算了看最后一枚。
  最后一枚是祺祥重寶,背刻著“當十”的漢字,怎么還是滿文,我還是不認識啊!
  這錢怎么就和咸豐杠上了,這皇帝沒干別的事就忙著造錢,也太勤快了。
  這錢沒聽說過,“祺祥政變”倒是看電影的時候,知道有這么個事,還跟慈禧太后有關系,好像是說咸豐死后,慈禧和顧命大臣之間的政斗。
  不管他們斗什么吧!
  我只現在只關心糧食和蔬菜。
  這錢要放好了,丟了可沒地哭,看著老張頭想知道的樣子。
  又逗了他一會,便和他講這錢的來歷,不講以后能值多少錢。
  這是錢的事嗎?不要忘了這是文化,提錢太俗。
  看著他一臉懵的樣子,舒坦,這就是駱濤想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