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54章 根在當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娘子送我上青云

  蘇孝的動作很快,上百人組成的施工隊伍很快就開始干活了。

  作坊建到一半的時候,招工也就開始了。

  還是和先前的操作流程一樣,蘇孝將自己的心腹派過來主事,同時,除了簽下死契的那些人之外,其它人也不可能接觸到最核心的一些配方和方法。

  大部分被雇傭的村民們只是負責一些簡單的工作。

  比如說清洗番薯、負責剁碎番薯等等。

  至于水果罐頭這一部分,也同樣只是讓他們負責清洗水果,或者是切塊等簡單的工作。

  作坊還沒有完全地蓋起來,只有臨時搭建的兩個茅草棚子,算是可以臨時坐坐的地方。

  “蘇大管事,這邊基本上就已經竣工了,接下來只要晾一晾,就可以差人準備東西搬進去了。”

  蘇孝點點頭,“選擇長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了,最主要的是他們的人品,還有,但凡是來這里做工的,一定得干干凈凈的,進了咱們作坊,就得穿咱們規定的衣裳,這也方便管束。”

  “是,小的知道了。”

  這些規矩其實都是柳承恩規定的,早在幾年前,但凡是他們名下的產業,這穿著打扮上便有了一個強制的規定。

  這就好比是大戶人家的小廝一樣,都是有著統一的服飾,比較好辯認,也好管理。

  管理一家作坊,對于蘇孝來說簡直就是不要太簡單了。

  畢竟已經有了諸多的經驗,所以蘇孝只需要把一些條條框框寫下來,然后又將心腹叫過來仔仔細細地教著,自然很快就可以上手了。

  蘇孝沒打算長時間在這里駐留,所以,他在教導管事的時候,自然是不留余力的,當成,這說的不留余力,也僅僅是關于粉條和罐頭作坊的一些事務,不代表了蘇孝會把自己會的所有東西都傳授出去。

  而且,蘇孝為了防止一人獨大,再蒙騙主子,所以在這里設了掌柜的和管事兩個職位。

  不僅如此,帳房先生也是兩位。

  而且這都是柳承恩教的,他們柳家的產業,幾乎全都是沿用了這種模式。

  帳房先生分兩人,一人管帳,一人管錢。

  帳和錢每旬都要校對,一旦出了差錯,就算是不眠不休,也得都找出錯處來。

  其實,就是柳承恩把上輩子的一些財務方面的管理,選了最最簡單又實用地套在了自己的產業上。

  不能變動太大,否則會令人生疑。

  而且,就現在的產業模式來看,太復雜的財務制度,也是根本就不適用的。

  不得不說,柳承恩在這方面,還是很謹慎的。

  這是一個強權的時代,他可以表現地很優秀,但是不能太優秀了。

  就好比他可以有才,可以考探花,卻不可以把自己過于先進的管理一方的手段使出來。

  他可以弄出一些個新鮮的方子來,但是不可以太過于令人驚訝,而且,最好還只是一些個關于民生的,不能是關于戰爭的。

  而且柳承恩很聰明,也很有耐心,他愿意花大量的時間消耗在一些具體的過程上,如此,當他拿出什么好的策略或者是方法的時候,才不會顯得那么突兀。

  就好比之前關于農田的事情,他原本就是莊戶人家出身,有這番想法,那是很正常的,有出處的。

  再比如他打算在北安州弄互市坊的時候,也并非是一開始就直接來做,而是先把百姓們的吃穿問題解決了,然后才會再考慮邊境互市,如此一來,就顯得他是一個穩扎穩打的父母官了。

  蘇孝不解其深意,但知道作坊這樣管理的好處。

  避免了八成以上的貪沒和瀆職。

  而且作坊也明顯比其它主家的更為規范,生產的效率高,而且品質也能得到保證。

  最最主要的是,讓蘇孝做夢都佩服老爺的一項決定,是不管他的哪一項產業,不管在哪里做事,都會讓人將皇恩浩蕩這樣的字眼時時掛在嘴上。

  特別是在北安州時,柳承恩明明有那么大的功績,可是他偏偏把一項又一項的功勞往皇上身上推。

  如此一來,百姓對他的感念雖然少了一些,可是皇上對他卻是越來越滿意了。

  要不然,這官職也不會升地這么快。

  蘇孝閑來無事時總會想,所以這就是老爺的大智慧嗎?

  識時務,而且很懂得如何去迎合上位者的內心喜好,這才是真正令人欽佩的。

  不貪功,不貪利,只是為了能讓自己活地更好,更長久一些。

  蘇孝在這里忙碌著,而京城的柳承恩也在某一日,不得不結束了自己的逍遙日子,重回朝堂了。

  柳承恩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就只是秘書省的少監,為什么延陵府的事情,皇上也要讓他過來聽一聽呢?

  說實話,延陵府在他心目中的印象并不好。

  那里天氣潮濕,而且炎熱,最重要的是,人口復雜,不是養老的好地方。

  張閣老在看過了柳承恩的折子之后,就明白了他此行的收獲。

  延陵府的官員近十年來的變動很大。

  可以說整個大興朝,就屬延陵府的官員們調換地快。

  而且大部分不是被下獄,就是被砍了腦袋。

  這也直接導致現在無人敢去延陵府當官了。

  “皇上,以微臣之見,這延陵官員腐敗一事,根在當地。若是不能將這根子除了,只怕再派了官員過去,用不了兩年也得被染成了黑的。”

  皇上皺眉,他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當地世家的勢力過于龐大,最主要的是,延陵離皇都太遠了。

  這也直接導致了一些信息上的不暢。

  “那依愛卿之見呢?”

  “回皇上,以微臣來看,既然要動,那便干脆連根帶枝一起動了。否則,我大興的官員只怕是會談延陵而色變。”

  柳承恩低著頭,無人能看到他此時的表情。

  他是贊同張閣老的意見的。

  只是,宮里頭還有吳家的妃子,貌似二皇子府上還有一位吳家的妾室,怎么看,這都是盤根錯節,不易清理的。

  “江愛卿,朕欲命你代天巡狩,清理地方貪官污吏,卿以為如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