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87章 菊花酒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娘子送我上青云

  柳承恩和李信仔細地分析過這個計劃之后,又給出了不少的補充和建議。

  柳承恩從蘇錦繡手里接過來的時候,大概有五六張紙,等到他拿回去再還給蘇錦繡的時候,已經有了十幾張的厚度。

  “這里面有我和文華兄給出的一些補充和需要你們注意的地方。另外,關于登高,倒也不必非得是山,咱們北安州這么多百姓,都去爬一兩座山了,那不得堵在半山腰了?”

  蘇錦繡撇嘴,“那你的意思呢?”

  “咱們北安州也是有一些高樓,或者是山下不也有一座有名的寺廟嘛,那里可是有一座七層寶塔,效果是一樣的。”

  “嗯,我明白了。反正這個不是都由你的人去安排好嗎?我們就不操心這個了,只把菊花宴辦妥了,另外,還有其它各大商家的聯動也都弄齊備就成。”

  “好,如果還有什么難處,盡管跟我說。”

  所謂的商家聯動,最早還是柳承恩跟蘇錦繡提過的。

  那個時候,是說到了藥材行的事,柳承恩的本意是讓北安州的藥材行們能團結一心,不可惡性競爭。

  北安州的藥材不少,不代表了他們就不需要再從其它的藥商那里采購藥材了。

  北安州又不是盛產所有的藥材!

  所以,當時柳承恩才提到了商家聯動,當初訂下了九月初在北安州公開藥材采購的分配問題,也是為了能讓他們北安州的藥行享受到一定的優待,只要他們進的藥比不比別人貴,甚至是能便宜一些,那么,北安州老百姓們看病就能輕松一些。

  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個互惠互利的事。

  柳承恩身為北安州的知州,他在意的永遠只有兩件事,一是稅收,二是百姓。

  蘇錦繡不得不承認,柳承恩給出的很多補充和建議是她們之前沒有想到的。

  所以說,為什么中了探花的是柳承恩而不是她,這是有原因的……

  蘇錦繡心里頭鄙夷了自己一番后,開始干正事了。

  柳承恩這幾天則是總往貢院那邊跑。

  貢院里頭的一些屋舍需要重修,還有一些桌椅都需要重新置辦,這些都得讓人記錄好了,不能影響到考試。

  別誤會,這里說的不能影響考試,不是關于考生的,而是關于監考官的。

  這些桌椅,都是給監考官們用的,可不是給考生用的。

  考生們一般都是一人一間考棚,也被叫做號舍。

  這號舍內十分狹窄,只有上下兩塊木板,上面的木板當作寫答卷的桌子,下面的當椅子,晚上睡覺將兩塊板一拼當床。

  這么做的用意,其實也是為了防止做弊。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個比較省錢。

  考棚里還為考生準備了一盆炭火、一枝蠟燭。

  炭火即可以用來取暖,也可以用來做飯。考生考試期間與外界隔絕,吃飯問題得自己解決。

  監考官巡視,只管考試作弊,至于考生在號房里的其他動作,監考官一概不問。

  另外,李信也沒閑著,天天和學政大人檢查這些秀才的生平及相關。

  按大興律,凡屬本府生員、貢生、監生,經科試合格,均準應試。凡經過科考,錄科、錄遺合格的考生均可以應試。

  當然,對于考生,還是有一定的要求或者說是限制的。

  比如有過失而罷黜的官吏、街頭藝人、妓院之人、父母喪事未滿三年的,均不準應試。

  而現在,李信和學政大人要做的,就是做一遍篩查。

  不要以為這名報上來了,又有人做保就萬無一失了。

  身為地方官員且又是監考官,這早早地就得做各種事前工作了。

  大興朝沒有商籍不得科考的說法。

  只是,曾是奴籍或者是賤籍者,再改為良籍后,三代后其子嗣方可參與科考。

  這也是為什么當初蘇孝脫了奴籍,可是柳承恩卻說三代內他不可能真正地完全自由的原因。

  因為今年有兩個六月,所以地方官員們都以為今年的大比日期會有所變動。

  關于考試的時間,也一直沒有正式的公布。

  如今上頭的命令下來了,官府自然也就給出了告示。

  八月大比,桂榜在九月出。

  而關于優等藥材的采購大會也會在九月初舉行。

  再加上了九月初九的一個重陽節。

  這一回,北安州那是前所未有的熱鬧!

  關于鄉試的事,蘇錦繡幫不上忙,所以她便將注意力放在了重陽節上。

  菊花糕,菊花餅,菊花酒,菊花露等等,但凡是與菊花有關的東西,蘇錦繡可以說是琢磨了個遍。

  能想到的一切商機,她也都琢磨到了。

  準備的時間不足兩個月了,蘇錦繡的壓力還挺大的。

  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大興的傳統習俗。

  菊花酒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以前人們喝的菊花酒是藥酒,味道微微有一點苦,飲后可使人明目醒腦,而且具有祛災祈福的吉祥寓意。

  雖然用意好,可是說實話,實在是不能算是好喝。

  而蘇錦繡這一次經過了柳承恩的提點之后,又試了幾十次,最終,還是確定了一個配比的方子。

  這個方子釀出來的菊花酒,有菊花之香,可是苦味卻是極淡,只有在入喉后會有一絲的苦味盤旋,可是再一細品,那菊花的香味又悠然而出。

  這菊花酒,才是蘇錦繡準備的殺手锏!

  當然,東西弄出來了,她也不敢藏私,皇上那里,是一定要送去一些的。

  和蘇孝商量之后,便開始大量的釀造此酒。

  現在的北安州天氣早已轉涼,而且在半山上也有不少的野生菊花,正好可以做原料了。

  蘇錦繡下了令,菊花要按她的要求去剪,不能一下子把一片花海給剪禿了,否則到時候還賞什么菊呀?

  菊花的種類多了去了,所以,只要她不說,釀酒的師傅不說,這別人就算是買下上百壇的酒,也不可能通過品酒來琢磨出配方來。

  這菊花酒會在八月陸續運出北安州,分別銷往京城、隴西、江寧等地。

  只等著在重陽節之際,一鳴驚人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