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0018章 戶口登記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來了

  李星星瞬間解脫被圍觀的困境,亦步亦趨地跟著李秀紅。

  先到前面李大柱家,從大舅媽口中得知他不在,才又朝大隊部走去。

  今兒的太陽特別好,曬在身上暖洋洋的,許多人不再窩在炕上,而是坐在門口曬太陽,落在李星星眼里就跟一群骷髏鬼似的。

  渾身灰撲撲,面無人色。

  她以為李家人夠窮夠瘦的了,結果發現李家人的精神狀態竟比他們強一些!

  他們是真的萎靡到極點。

  李秀紅拉著李星星挨個兒跟他們打招呼,穿過三個生產隊,一路走進大隊部。

  大隊部位于大李子村中心位置,擁有大李子村唯一的磚瓦房,五大間,很闊朗,前后是一大片平整空地,另有兩個大糧倉落座大隊部的左兩邊。

  右邊則是牛棚,住得比人好,竟也是磚瓦結構!

  此時大隊部木門敞開,李秀紅拉著女兒走進去,“大哥,在不在?”

  “秀紅?星星?你們不在家里歇著,來這兒干什么?”屋里很簡陋,只有兩張辦公桌,李大柱坐在其中一個辦公桌后面,年屆半百的他正捧著掉了瓷的搪瓷缸喝熱水。

  戴一副老花鏡,倒顯出幾分斯文氣。

  李秀紅直截了當地道:“麻煩大哥給星星登記一下戶口。”

  “沒問題。星星,你之前住在哪里?什么文化程度?”

  關于答案,李星星在心里想過很多遍了。

  “爺爺以前是生意人,供我讀書,我有高中文化程度,但沒有畢業證。戰亂中顛沛流離,我跟著爺爺東奔西走,沒在固定的地方長時間住過。前些年,我跟爺爺回到他的家鄉,錯過了人口普查,有人能證明他的出身,但沒有收養手續,我一直沒能落戶。如今爺爺去世,他的戶口也注銷了。”李星星繼續胡編亂造,反正她知道歷史原因導致戶口管理不嚴謹。

  爺爺曾經跟她說過,第一次人口普查始于1953年,但真正的戶籍制度是從1958年開始的,在此之前沒有城鄉差距,不限制人口遷徙,往后就比較嚴格了,但依然有很多人沒有進行戶口登記。

  李大柱當村長、做大隊長,時常往返于大李子村和公社、縣城之間,沒人比他更清楚人口管理上的混亂,也因此國家規定確定出身后必須無條件地給他們上戶口。

  李星星是他的外甥女,確認無疑。

  “我先給你登記,趕明兒到縣城開會再到公安局蓋章。今年城里精簡人口,不少人被打發回原籍,剛填好他們的戶口,也沒蓋章。”對于這一塊,李大柱完全做得了主。

  “精簡人口?”李星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李大柱笑著解釋道:“就是原本的城里人被打發回鄉下務農。”

  “這年頭,誰愿意下鄉啊?在城里可以吃商品糧。”李星星常聽槐花鎮的老人講古,三年災荒餓死的基本是災區農民,因為城鎮人口有口糧保證。

  李大柱嘆了口氣:“不愿意都不行!城里糧食壓力大,就業崗位不足,為了減輕這些壓力,上頭就軟硬兼施,動員城鎮人口下鄉,誰攤上誰倒霉。咱們大李子大隊有三戶人家是這樣的精簡人口,我負責接收的,我比誰都清楚。”

  “原來如此!那就搭個順風車,麻煩大舅先給我登記戶口!”

  李大柱拿出一本空白的戶口簿。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