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昌發家的茶寮是在自家大門搭個棚子建起來的,只擺著五張桌子跟幾個木樁,做著給過路的人、車馬歇腳吃茶的買賣,小本生意,那里樂意這些人來白白占著坐位不花錢。
“昌發嬸,你真是小氣,鄉里鄉親的,在你家茶寮歇歇腳咋了?”有人抱怨著,卻知道昌發嬸的暴脾氣,識趣的起身離開,沒有再賴著不走。
甘昌發的脾氣比昌發嬸好,沖著那些人的背影喊道:“倒夜香的米老翁應該知道,你們可以去問問他。”
那幾個人回頭嚷道:“問他?我們還不如等主人家來建鋪子再說。”
米老翁可是頭倔驢,只要是他不想說的,你燒他屋子他都不會說。且他是絕戶,比他們豁得出去,根本不帶怕的。
正在茶寮里喝茶的客人不樂意了:“掌柜的,我們正喝著呢,你說啥夜香,倒胃口。”
昌發嬸瞪了甘昌發一眼,趕忙給客人賠不是:“客人莫怪,他就是個嘴欠的,你們的燒餅好了,我給你們拿燒餅去,挑最大餡料最多的給你們。”
客人們這才罷休。
鎮上的人沒有好奇多久,秦顧羅田幾家的當家男人就帶著家伙什去丈量荒地,劃了兩塊兩畝半的地出來。
昌發嬸見了,趕忙跑過來問:“顧老爺子,這塊地是你們買的?誒喲,你們真是發了,能買下這么大塊地。”
又指著身后的茶寮道:“那是我家,你們都知道的,以后咱們就是對門鄰居啦,得互相照應照應啊。”
三爺爺道:“那能買下這么大塊地,只買了靠近路邊的十來畝,后面的那一大片不是我們的,我們可買不起這么多的地。”
買十幾畝就招人眼了,要是再傳出他們買下整片荒地的話,不知道要招來什么歹人對付他們幾家,得解釋清楚咯。
昌發嬸聽了笑道:“能在鎮上買十來畝地也是本事啦,瞧瞧鎮上那些自以為有錢的人家,那家能一下子在鎮上買十幾畝地的?”
鎮上的人一直好奇這塊地是誰家買的,在秦顧羅田幾家男人來劃地的時候,有不少鎮上的人收到消息,立刻往這邊趕來,聽到這話,湊上來道:“顧老爺子,你們瞞得也太死了,我們猜了一個月,愣是沒猜出來是你們顧家豆腐攤買的地。”
三爺爺道:“只買了十幾畝,不是啥值得宣揚的大事。”
那些圍上來的人聽了,嘖嘖嘆道:“您老也太謙虛了,在鎮上能買到十幾畝地,那可不少啦。”
“是啊,這可是十幾畝地,能建十個鋪子呢!”麻老七穿著一身臟得發油的灰布衣服,酸溜溜的說著,一雙上揚的三白眼看著三爺爺,眼里都帶著酸氣。
顧大丫家也要建鋪子,戚康明跟著來了,聽到這話,看向說話的人,不善的道:“這位大哥要是羨慕,可以下死力做幾年活,只要不是個懶的,幾年后定能買上幾畝地。這片荒地大得很,我們幾家是買不完的,您什么時候想買都成。”
世上就是有這種人,看見你買點好東西就心里不舒服,說些酸話。
“臭小子,你咋說話的?敢嘲笑老子是個懶貨,知道老子是誰不?”麻老七被戚康明回懟,惱怒起來,扯著嗓子沖戚康明吼道,一副要跟戚康明干架的樣子。
麻老七的話剛說完,后衣領就被人拽住,啪一聲,被人摔倒地上。
“麻老七,你是又想去縣城挑糞了是吧。”老孔居高臨下的盯著麻老七,臉上帶著不耐煩的慍怒:“你他娘的再給老子找事,老子打折你的腿!”
麻老七趕忙爬起來,賠著笑臉道:“孔爺息怒,小的不敢,這不是路過看見有人買了這片荒地,好奇來瞧瞧熱鬧嘛。”
老孔冷笑:“瞧熱鬧?知道顧老爺子他們是誰護著的嗎?是姜縣尉,你要是想死,那就多來這里晃晃,老子保你過不了端午。”
“啥?”麻老七驚了,沒想到顧家是縣尉大人罩著的,趕忙對三爺爺道歉:“老爺子恕罪,是小的有眼不識泰山,是小的多事,您家先忙,小的先走啦,等你們鋪子開張的時候,小的來捧場啊。”
麻老七邊退邊說,一個沒注意,被顧錦里伸腿一絆,砰一聲,摔了個狗啃泥,臉上還沾上幾根青草碎。
麻老七抬頭看向顧錦里:“你誰呀!”
娘的,真以為他麻老七是個慫貨,連一個丫頭片子也敢欺負他嗎?
顧錦里笑得甜絲絲的,對他道:“我姓顧,救過縣尉大人的外孫女。”
……麻老七被這話噎得臉色很精彩,又有些不大相信的看向老孔。
“看什么看,你以為縣尉大人為啥要護著顧家,就是因為小魚丫頭救了縣尉大人的外孫女。”老孔踹了麻老七一腳:“別在這里丟人現眼,趕緊滾。”
“誒誒誒,小的馬上滾。”麻老七趕忙溜了,心里還嘀咕著,難道他今天走背運?
昌發嬸他們見狀,哈哈哈大笑:“麻老七,下回來的時候記得先打聽打聽鎮上新來了啥人,免得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昌發嬸見顧家是真的起來了,有心跟顧家交好,對顧錦里道:“小魚丫頭,你別擔心麻老七會使壞,他就是個慫貨,欺軟怕硬的。”
接著,她麻溜的跟顧錦里說了麻老七的底細,把麻老七家的三代是抖了個干凈。
“他家不在慶福鎮,在前面的壺口鎮,他就是個給人扛貨送東西的腳夫,以前一個月會往咱們鎮上跑個三五趟。去年的時候,有人給他說了個媳婦,他帶著老娘去了隔壁縣相看,月初才帶著新媳婦回來的。”
還帶了個便宜兒子回來。
但這事兒不好對個小姑娘說,昌發嬸就給瞞下來了。
“反正你們不用怕他,賴饞慫的貨,不敢惹你們的。”
顧錦里跟三爺爺他們聽罷,放下心來。
經過這一朝,鎮上的人都知道,這片荒地是顧家豆腐攤買的,還一口氣買了十幾畝,正要劃地建鋪子呢。
這事兒在鎮上引起轟動,成為鎮上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每每說起,鎮上的人都是羨慕不已,夸上一句:“別看人家顧家豆腐攤的人是逃荒來的,可都是有本事的,才來半年就能在鎮上買地建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