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80章 笑靨包禍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鳳啼長安

  比如說,冒充跟班在李溫身后,到曲江池視察龍舟及臨時帳篷、棚子物料準備情況的李萱兒。

  十二條龍舟皆用巨大的金絲楠木鑿成,又被涂成不同顏色或花紋,此時正靜靜停在曲江池北端的碼頭上。

  微風拂過,湖水“啪啪”的拍打著船舷,像是有人在懶洋洋的撫掌。

  “阿兄,那就是我們乘坐的龍首船?”

  李溫用指頭將她指著船的手指方向挪了挪,笑道:“那才是你們坐的鳳首船。”

  “哦。”

  鳳首船就鳳首船,只是跟著一群后宮的母妃們在一起,沒什么意思。

  之前他們猜測,蓁姬懷孕月份有點小,應該不會出宮,但那天圣上不在宮中,大量的宦官、奴婢也會跟隨來到曲江池邊,安排內侍在她的飲食里動手,會比較方便。

  “到那天,有阿兄在,你什么也不用管,只管保護好自己。”李溫拍拍她的帽子,笑道:

  “王氏的事,我也想好了,等她嫁過來,我會疏遠她,再找個錯處打發她住得遠遠的,憑她也掀不起什么風浪。”

  萱兒點點頭。湖面上濕潤的暖風吹來,有種說不出的清新,她感覺一切紛雜已經找到那個解決的源頭,那就是阿兄他自己。

  當他用儲君的頭腦來思考問題,和承擔責任的時候,天朝就會平穩走下去。

  而不在意天朝能不能平穩,只想在自己有生之年沖上權力之巔,幻想繼承武宗的鐵血皇權,再無情嘲笑偽善宣宗的,是武陽嗣王李悕。

  嗣王府里,前院書房里往來的人漸漸多起來,后院卻異常的平靜。

  只不過嗣王妃比以前更喜歡去小祠堂,一待就是半天。

  張孺人冷笑道:“愚蠢。在嗣王面前說不上話,在兒子面前也說不上話,活成這樣,還不如死了!”

  張孺人的大兒子李澄剛從前院父親那里過來,見母親這樣說,便陪笑道:

  “母親何必為她操心,她有一個兒子,您有兩個。我們兄弟已經有了國公爵位,雖不能承繼,但能讓母親頤養天年,兒子就滿足了。”

  “一個兒子?我能讓她一個兒子也沒有!”

  李澄吃了一驚,忙貼近母親跟前,小聲問道:“母親,此話怎講?”

  “李淦膽子太大,在郡王府的時候,香云就親眼看到他和郭孺人在你父親的書房里呆了半個時辰。到了嗣王府,兩人還到小祠堂里偷偷幽會。

  我讓香云裝作去添燈油,兩人藏在供臺后面,還把你祖君的靈牌撲到過來。舉頭三尺有神明,他們在你祖君熱孝期間,都敢這樣冒大不韙,你說,若你父親知道,他還能活不能活?”

  “竟有此事!”

  李澄沒想到,比他大不到一歲的長兄,在父親的后院,還有這樣的風流韻事。

  父親正在辦大事,參與的兄弟只有他和長兄,自己的親弟弟只有十五歲,還幫不上什么忙。

  若是父親大事能成,繼承皇位的只能有一個。就算沒有這大事,有封號、能傳承的國公,也只能有一個。

  李澄想到此,抬起頭熱切的看著母親:

  “母親,那我們何不引著父親捉奸拿雙?”

  “嗣王妃多半也知道了這事,她常常去小祠堂,不就是為了不讓他們在里面私會?真是可笑,想私會的人,會找不到地方嗎?”

  張孺人進袁王府的那天,也曾以為李悕更喜歡自己,誰知,時間越長,李悕寵幸過的女人就越多,他越走越遠,遠到彼此都看不清對方的模樣。

  現在的她,能依靠的只有兒子。

  “府里出了這樣的丑事,自然是要將它消滅在傳為街坊笑談之前。”張孺人朝大兒子招招手,李澄附耳過去,母子兩人低聲講了幾句。

  李澄笑著行禮道:“兒子明白,這就出去準備。”

  看著國公爺出去,香云在一旁道:“嗣王妃前幾日去過郭孺人那里,必定是警告過她。會不會兩人真的斷了?”

  “會嗎?李淦那小子初嘗了甜頭,怎么可能被母親嚇一嚇就放手?你等著瞧,這就有好戲看。”

  夜色中的嗣王府靜悄悄的,李悕像往常一樣準備帶兩個兒子出門。看見馬車里只有李澄一人,便問:“你兄長呢?”

  李澄忙答到:“兒子出來的時候,看見他正調頭回國公府,應該是身體不適。”

  “嗯。我們走。”

  父子二人乘馬車去了波斯胡寺。這里是景教的寺廟,在武宗滅佛時,他沒受到波及,反倒得到些壯大,到了宣宗興佛的時候,它又同時得到了擴張。

  波斯胡寺里面的建筑和普通的佛寺差別不大,但它里面不供佛祖,而是供著天朝太宗皇帝。

  李悕并沒有走正南門,而是從波斯胡寺院墻的北門進了寺廟的后院。

  而此時李淦在府外逛了一圈,又回到嗣王府。

  剛才二弟告訴他,父親今晚改去別處,不用他們陪同了。他便假意回府,等父親的馬車離開,才回頭去找郭青瀾。

  張孺人說得沒錯,熱戀中的李淦,不會因為母親的訓斥,便斷了對郭青瀾的念想,他腦子里的叛逆,更讓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父親不在府里,他得找到郭青瀾安慰安慰她,母親找她之后,兩人還沒見過面。

  小祠堂是不能去了。前院里有個讓未成年的公子們讀書的學堂,晚上那里沒有人,因為是學堂,連守門的人都沒有。

  他到前院找到個打雜的小廝,塞給他一包點心,說是郭孺人托自己在街上買的。等小廝進了后院,自己便到學堂去等她。

  正月初一,是正旦節。自年前臘月廿四祭灶之后,宮眷、內臣就開始穿葫蘆景補子和蟒衣。各家都蒸點心,儲備肉類,以備春節期間一二十日之費。三十日歲暮,就開始互相拜祝,稱為“辭舊歲”。大飲大嚼,鼓樂喧囂,以示慶賀。門旁值桃符板、將軍炭,貼門神,室內懸掛福神、鬼判、鐘馗等畫。床上懸掛金銀八寶、西番經輪,或編結黃錢如龍。櫓楹插芝麻稈,院中焚柏枝柴,稱為“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