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030章 彈劾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鳳啼長安

  鄭顥不解楊收之意,卻不影響他實施自己的計劃。

  他曾上表圣上:自武德以后,便有進士諸科,然聲華雖茂,史策不書。他愿采訪諸家科目記,將其撰成科名記,以備圣查。

  利用這個機會,鄭顥與眾多科舉進士結交,易重,就是其中的一個。

  延英殿上,大理寺評事易重上奏:

  “啟奏圣上,臣彈劾縣令劉檀,他縣內已有一座佛寺,后又重建神光寺,再將相隔不足一里地的完好土地廟,拆除改建為萬福寺。恢復奉佛是好事,但劉檀不顧實際情況,盲目建寺,不納稅且需供養的和尚尼姑過多,給百姓增加過多負擔。”

  群臣皆竊竊私語,這個問題不是沒有提過,只不過,易重的膽子還真大,誰不知道,神光寺和萬福寺是兩位大太監,楊玄價與馬元贄捐建的?一下單挑倆。

  易重......是不是活得不耐煩了?

  殿上站著的楊收,頭也不敢抬,鼻尖都冒出了汗:公主說的竟是神機!若是今日自己舉薦劉檀在先,豈不是白白卷進圣上與宦官神仙打架?

  楊玄價果然出來幫腔:“圣上,若因佛寺建得多,就彈劾縣令,那以后恢復奉佛的事,誰還敢做?不瞞圣上,易評事所提的神光寺,就是微臣所捐,臣也是響應圣上號召,這才將多年微薄俸祿獻了佛祖。”

  站在圣上身側的鄭顥,一邊揮筆記錄,一邊露出意味深長的淺笑:也不換句詞,前世這句話救了劉檀,今生,可不會。

  他正寫下最后一個字,右諫議大夫鄭裔綽出列道:

  “楊樞密使、馬大將軍全心奉佛確是好事,怕就怕他們一片心意,到最后落了空。既然已經激起民憤,臣建議,讓劉縣令公開佛寺賬務,也好服眾。”

  鄭大夫是鄭顥的親堂叔,鄭氏與這兩位宦官皆未結盟,堂叔答應幫他一次。

  圣上并不想再次被朝臣歷數過度恢復佛寺的弊端,武宗當初滅佛,自己就要堅決奉佛,哪怕明明知道佛寺過多,會占用民生資源。

  他點頭道:“不錯,公開賬務是消除流言的好辦法,兩位內侍臣也是有誠意,不能做了好事還要被百姓指責。”

  楊玄價暗暗松了口氣,卻聽易重又說道:

  “這就是微臣彈劾劉縣令的原因。楊樞密使與馬將軍,一月俸祿折合黃金不足一兩,一年也就十二兩,所捐寺廟八百兩,就算兩位大臣一文不花,也需積攢六十七年。這片誠心,可不能讓劉縣令昧了去。”

  楊玄價臉頓時變了色。

  他捐佛寺,不必自個掏金子,劉檀還反送了一包金子給他。他當然沒有在意,劉檀為了得到這些金子,就要報高造價,再分攤到百姓頭上,把這些錢都賺回來。

  “六十七年!”

  眾大臣又“嗡嗡嗡”的議論開了,最后還是鄭裔綽出來道:

  “圣上,既然事有蹊蹺,臣等請求清查,楊樞密使和馬將軍的奉佛資金來源。”

  殿上大臣有一大半站了出來:“臣附議。”

  圣上這下犯了難,前段時間還有人向他提出,不管平調還是降職,就想做外官,說是京官俸祿已經養不活他一大家子人。

  這下再來個外臣不如內臣,豈不是沒人愿意做京官外臣了?

  “查......查......”

  圣上還沒想好怎么安撫朝堂上這些憤憤不平的大臣,一旁的鄭顥邊記錄邊說:

  “圣上有旨:查!”

  朝臣們紛紛行禮謝圣上英明。

  圣上騎虎難下,也只好同意。清查奉佛資產、公開寺廟賬務,這個消息很快穿到內宮。

  馬元贄得意洋洋的奸笑道:“楊玄價那老賊傻了吧?幸好我早有準備。查便查,我早已傾家蕩產奉了佛!”

  顧二也笑道:“聽說,劉檀已經入了大理寺的大牢,那他給咱們的金子......”

  “交!都上交出去。寺廟還沒建完,咱們也沒捐那么多,口頭捐贈,又不是我馬元贄開創的,怕什么?”馬元贄端起茶杯,氣定神閑說到:

  “我倒要看看,他們什么也查不到,還能說什么。”

  楊玄價就沒他這么淡定,回去就把老二找來:“快去叫工匠停手!這時候若是佛塔倒了,恐怕還要牽連出更多事來。你先回來專心對付清查。去把庫房里的金子拿二百兩悄悄送過去,一口咬定,其余的款項尚未籌到。”

  “是,兒子這就去辦。”

  承歡殿里,萬壽公主得了消息,高興得一拍巴掌站起來:

  “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馬元贄這會肯定高興壞了,自己未雨綢繆,躲過一劫。可清查資產之后,他藏在李府的錢,給他十個膽,他也不敢認是他的。”

  楊懷信一聽,還真是這個道理。想不到,今天朝堂上彈劾劉檀,將他們打劫馬元贄的后顧之憂,給彈劾沒了。

  “今天彈劾劉檀的大臣是誰?真是個大功臣。”

  “彈劾他的是大理寺評事易重,右諫議大夫鄭裔綽也出了不少力。”

  公主點點頭,笑著說:“咱們可以放開手去做。我到父皇的紫宸殿去探探消息,看這事有什么進展。”

  楊懷信有幾個親信,加上蕭寒,他們就算是扮成“飛天大盜”也不為過,就是行動還要周密籌劃。

  再加上,公主提了個建議,說她可以進去做內應,這就更要考驗他們的配合。不但要拿錢,更要保護公主的安全。

  公主進了紫宸殿,就聽到父親在里面發火:

  “這個易重,仗著自己點過狀元,一天就知道彈劾這個、彈劾那個。還有鄭顥!我明明沒有下旨,他喊那一嗓子‘圣上有旨’,下面就謝恩了,我連收都收不回來。”

  公主站住了:怎么?還有鄭顥參合在里面?也對,鄭裔綽是他堂叔,他幫堂叔也是應該。她正想進去安慰安慰父親,只聽內殿傳來吳昭儀的聲音:

  “陛下,小心氣壞身子。這些大臣,就知道沒事找事。您知道嗎?鄭顥不愿意娶盧氏女,盧氏又將另一個女兒嫁入了鄭家,嫁的就是鄭裔綽的兒子,他們兩家在河南的勢力就更強了。

  本來大公主指給鄭顥,是打破他們聯姻、爭取鄭氏的最好辦法,可惜,還是錯過了。既然如此,您也不必對他們客氣......”

  公主已經聽不進后面的話,她轉身快步離開了紫宸殿。

  她現在終于能夠體會,當初鄭顥勉為其難與自己成親的心情。

  那是知道自己,被最親的人當成棋子擺布,冰冷的心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