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良看著自己的師傅,還是第一次如此傷心,雖然心中疑惑,但是還是打了心眼,“是,師傅!”
老藥王點了點頭,便起身離開了……
吳良瞇著眼睛,看著遠處的余淺白,這個家伙,到底什么來頭?
“聽到了嗎?”吳良冷冷地說道。
“是!”身邊的人馬上離去,調查余淺白的來歷。
但是咱們的余淺白可是啥也不知道,就在那里愣著控火融藥,慢慢悠悠的手法逐漸的嫻熟。
余淺白也是沉浸在了控火融藥的過程中不能自拔!
《藥王典》之神奇,怪不得當時這個老藥王要坑殺自己的大師兄也要得到這本奇書。
不過自己這么囂張的來到這里,用著藥王典的手法煉制丹藥,會不會被人發現,然后殺了我奪取藥典。
尼瑪這不是廢話嗎!?余淺白你是豬嗎?來之前不能想明白嗎,這會整明白了?
想到這里,手法一頓,收火控爐,精華最后凝聚于丹爐之中,藥香濃郁,璀璨無比。
高臺之上。
“查不到!”
吳良眉頭更深了,“天下第一樓也沒有這個人的資料嗎?”
“沒有,只是第一次出現,便是我們這里了。”
“知道了,你先走吧!”吳良擺了擺手,整了整衣冠。看來這個余淺白有些東西,竟然依靠著那混亂無比的手法,完美的凝聚了藥理。
吳良來到了余淺白的身邊,面帶微笑,“易兄,不知師承何處?怎么想著來到我藥王閣學習?”
“粗鄙之術,難登大雅之堂。藥王閣乃是東域煉丹之魁首,我自然想要見識一下。還希望能有榮幸加入其中,為藥王閣出一份力!”余淺白趕忙抱拳行禮,恭敬地說道。
“哈哈,易兄真是客氣了。可否一觀你的丹爐……”
“請!”
吳良打開余淺白的丹爐,畢竟自己學習煉藥時間長久,一眼便看出了這熔煉藥材的完美,心中驚訝不已,即便換成自己也能做到,但是卻不會像他這樣輕描淡寫。
“觀易兄的煉丹之道,很不簡單,第二關易兄當得第一!”吳良趕忙恭敬的講道,“而師傅有令,您無需再參加第三關,可以去見我師傅。”
“哦?”余淺白一愣,看向了高臺,根本沒有老藥王的身影,難不成被發現了?
乖乖,擔心的事情要發生了嗎?
“老藥王見過我煉制丹藥了?”余淺白微微一笑,淡然地問道。
“哈哈,易兄真是聰明絕頂。請吧!”
余淺白哈哈一笑,準備隨著吳良前往了藥王閣老藥王的居所。
此時的藥王閣,竟然是一個古樸的小鎮。沒有煙雨蒙蒙,雖然不及天命門的寒冷,但是夜間的空氣依舊冰冷,此番夜景,卻別有一番韻味。
行走在這古蘊風味的山林小鎮之中,余淺白感覺他忘記了浮躁,好似在紛亂之中摘得一抹寧靜。
“好地方啊!”余淺白感嘆道。
“自然!”吳良十分驕傲,“本閣便在這里修身養性,提升修為好不自在。”
“的確,吳良兄弟心胸豁達,君子之風!未來成就高于我等俗人。”
阿呸!你什么玩意呀,夸你兩句真你妹子的信了?你什么心性,怎么偽裝我還不知道,偽君子,比我還偽君子呢!
“易兄弟你過謙了,我是一點也看不透你。你的未來才是真正的不可限量呢!”
兩個人游覽夜景,整整一晚,走盡全鎮,余淺白很討厭藥王閣的偽善,但是還是竟然在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
天蒙蒙亮,兩個人走的有些累了。
“易兄弟,這便是我們的藥王閣了,你且先去見閣主。之后我們兩個好好聊聊,論道互助。”
“好!請!”
吳良帶路,兩個人七拐八拐,來到了小鎮郊遠,一座古樸的小鎮上。
余淺白沿途觀景,天上落下了絲絲細雨,讓天氣變得更加冷冽。煙雨之中,雨落如針,飄飄灑灑,如若珠簾,晶瑩剔透,好似洗卻空中的煙塵,天空竟然顯得一片剔透的藍色。風塵之中,樸素古鎮,烏黑的磚瓦,各個建筑莊重威嚴。
兩個人慢慢走到了一座建筑的門口。整個建筑的外貌更是古色古香,一座巨大的古宅,宅子后面是一片竹林,鞭子似得多節的竹林從墻邊垂下。層樓高起,青松弗檐。
進入里面,整個大殿卻十分華貴。墻上掛著用金銀各絲線繡著各種山水圖的帳幔,那繡工極為精致。大殿之中不用電燈,而是四角數座銀質燈架,點這高大的蠟燭。
兩人來到后院,亭臺樓閣,池館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壇盆景,點綴其中。
余淺白微微震驚,“你們這里,真的是……華麗美倫!”
“安住之所,不是重點。修行還是看個人。”
“說得好!”余淺白贊同的點了點頭。
“我就不上去了,請!”吳良說完這一句話,便退走了。
余淺白點了點頭,朝著吳良行禮道謝,便朝著樓頂而去,還未到樓頂,便聞到那濃郁的茶香。
“咳咳,來了?”一道沙啞的聲音傳來,余淺白聽得出來,這正是當時在清源都城的時候老藥王的聲音。
“見過老藥王。”余淺白恭敬行禮,言語尊敬。
老藥王轉過身來,滿臉的微笑,臉上的褶子好像凝成了一朵菊花,“歡迎,來,嘗嘗我這茶如何?”
余淺白淡淡一笑,相對而坐,舉起茶盞輕抿一口,頓時覺得渾身通透。舒適無比,“好茶呀。”
“哈哈哈,不知道易小兄弟來自哪里呀?師承何處?”老藥王眼中精光閃閃,看向余淺白充滿了真誠。
易小兄弟你?乖乖,您老都多大歲數了還喊我是小兄弟,不好意思。您這臉皮可真厚呀。
“回前輩,小子自幼與山間修習,乃是一個真真切切的散修,不知道藥王前輩為什么這么問?”
“不不不,主要是你這手法,與我的一位故人很是相似,看到了以后難免不讓我想起,睹物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