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家軍內部,流傳著很多種暗號方式。
  每一個暗號,都代表著特定的指令。
  譬如現在鳥叫,代表快速撤退。
  見到這些鐘家軍有條不紊的撤出蘆葦蕩,一頭霧水的太子親軍只能跟著撤離。
  等到大軍皆數退出蘆葦蕩后,不遠處傳來耀眼的火光。
  果不其然,正如李道全先前所言。
  對方顯然也發現了自己等人,點燃蘆葦蕩也是為了避免遭到奇襲。
  既然都知道彼此的存在,那還有什么好藏著掖著的。
  顧言示意眾將士躍身上馬,再度點燃火把朝著小道進發。
  既然對方沒有選擇主動進軍,并且還點燃蘆葦蕩。
  那只能證明,對方現在并沒有帶領太多兵馬。
  否則,對方完全沒必要這般拘謹。
  得知這點的顧言,當即下令大軍進發。
  這條小道,除了先前尚存的蘆葦蕩之外。
  再無其他可以隱蔽的地方,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
  雖然可以選擇后發制人,但是士氣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
  正因如此,顧言才會選擇主動迎敵。
  李道全與蘭徹,同樣也贊同顧言的看法。
  明知避無可避,那為何還要躲躲藏藏。
  失了士氣不說,還會丟了大夏的顏面。
  不得不承認,顧言此舉的確是激勵了大軍士氣。
  而小道對面,方良先前示意將士點燃蘆葦蕩。
  雖然是為了穩妥起見,可還是讓身后將士有些看不起。
  覺得方良太過束手束腳,現在還沒碰到敵軍就這般模樣。
  要是真碰上,豈不是更加畏首畏尾?
  正當這些將士們如此想到的時候,隱約聽到前方傳來戰馬廝殺的聲響。
  還未等這些將士們反應過來,顧言已經親率大軍出現在他們不遠處。
  方良當即下令大軍后撤,然而下令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大軍一時間亂了陣腳。
  再加上,方良所率大軍又豈是顧言所率鐘家軍所能比擬的。
  鐘家軍個個久經沙場,而方良所率大軍不過是火頭軍罷了。
  相較之下,差距足以明見。
  方良眼瞅著大勢已去,轉身驅馬決定撤離此地。
  只可惜,蘭徹早已盯上方良。
  眼下,又豈能讓方良安然離去?
  一手勒緊馬繩,一手持著長戟朝著方良沖殺而來。
  方良一介書生,只是略微懂點馬術。
  又豈會是蘭徹的對手,兩三下便被蘭徹挑于馬下。
  就在蘭徹準備當場斬殺方良的時候,顧言卻連忙出言制止。
  自然是在顧言看來,方良現在還有些價值。
  留下一部分將士坐鎮此地,剩下的將士則是押送著方良一行人回到驛站。
  驛站小吏見到方良一行人后,當即認出是趙國將士。
  屬實是沒有想到,太子殿下只是離開片刻,就能抓會如此之多的趙國將士。
  驛站小吏對顧言的敬佩之情,簡直是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聽到驛站小吏對顧言的稱呼,方良猛地抬起頭看向顧言。
  “剛剛他稱呼你為殿下?你莫非就是大夏太子?!”
  “若是大夏沒有第二個太子,那就是本宮了。”
  聽到方良的詢問,顧言淺笑著回答道。
  “沒想到,大夏太子居然親自支援涼都。”
  “或許這就是天意,反正不管怎么樣我都得死。”
  “能死在大夏太子手上,我也算是知足了。”
  方良苦澀的呢喃道,這卻引起了顧言的在意。
  “等等,你剛剛說的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不管怎么樣都得死?難道除了本宮,還有人要對付你?”
  “告訴你也無妨,反正我已經是階下囚了。”
  隨后,方良將自己的遭遇如實告知顧言一行人。
  聽聞方良的講述之后,顧言這才理解方良先前為何那般說道。
  “既然你有如此才華,為何不離開葉凡再尋他處?”
  “若你所言非虛,本宮相信趙國必定會有你的容身之處。”
  “葉凡對在下有恩,有恩不報,枉為人臣。”
  “太子殿下,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只要你告訴本宮,如何才能攻下華城。”
  “本宮能夠考慮放你一馬,你覺得如何?”
  “太子殿下說笑了,在下豈是那種忘恩負義之人?”
  “不管他葉凡如何對待在下,在下始終牢記恩情。”
  “太子殿下您就別浪費時間了,給在下一個痛快吧!”
  方良說罷,閉上雙眸等待顧言下令處決。
  見到方良如此不懼生死的模樣,顧言不由笑了笑。
  “來人,替方先生解綁,順便準備一匹快馬。”
  聽到顧言的吩咐,方良張開雙眸不解的看向顧言。
  “太子殿下,您這是何意?”
  “既然方先生不愿為本宮效力,本宮也不勉強方先生。”
  “念在方先生忠義兩全,本宮放過方先生這一次。”
  “倘若有下次,就別怪本宮手下無情了。”
  顧言牽過快馬,來到方良身前笑著說道。
  隨后將馬繩交給方良,方良接過馬繩躍身上馬。
  盡管有些遲疑,但還是選擇策馬離開驛站朝著華城而去。
  前往華城的路上,方良不斷思量顧言此舉到底是為了什么。
  難道顧言是準備,途中伏擊自己?
  可是直到抵達華城城門前,方良這才反應過來。
  顧言居然真就放他離去,這讓方良一時頗為復雜。
  與此同時,驛站之中。
  蘭徹一頭霧水的看向顧言,顯然是無法理解顧言為何放任方良離去。
  倘若方良先前所言非虛,那么日后顧言想要奪下華城。
  方良絕對會成為一大阻力,既然如此為何不盡早鏟除?
  李道全見到蘭徹一頭霧水的模樣,忍不住笑著解釋道。
  “蘭徹,你是不是好奇殿下為何如此輕易的放走方良?”
  “當然!難道你不好奇嗎?”
  “如果我告訴你,殿下今日放走方良。”
  “其實是為了來日能得到方良臣服,你相信嗎?”
  “這怎么可能!剛剛方良都說的很清楚了。”
  “葉凡對他有知遇之恩,他是不可能棄葉凡于不顧的。”
  “你說的不錯,像方良這種人。”
  “想要得到他,必須先讓他對葉凡徹底失去信心。”
  “而殿下此舉,在我看來。”
  “最為高明之處,便是意在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