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四十章 眾臣的反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這個書生不能惹

  由一甲進士領頭,排好三列之后,在那太監的帶領了,無數的新科進士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終于再次踏入了金鑾殿之中。

  除了內容不一樣之外,其實,與之前的傳臚唱名在流程上并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皆是集體恭恭敬敬朝齊皇拜了個大禮,然后由一位太監宣讀著某些官家的話語,接著便是真正的封官。

  這封官并沒有引起多大的波瀾,與以往的授予新科進士官職是相差無二的,都是先從最底下的三甲進士開始,然后是二甲進士,最后是一甲進士。

  一甲進士與二甲進士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二甲進士要是想進入翰林院,還得經過一層層的選拔,而一甲進士卻是不用選拔,可以直接進入翰林院院。

  其中,狀元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職,為從六品,榜眼、探花皆授予翰林院編修之職,為正七品。

  至于,三甲進士,不出意外的話,基本上是與翰林院無關了。

  在這一批新科進士齊齊對齊皇拜謝之后,這封官儀式按照正常情況來說,到這里便算是結束了。

  不止是這一批新科進士這般認為,就連金鑾殿之上的眾朝臣也是般認為的,然而在這時,本應該退下去的那太監卻是又掏出了一道圣旨來。

  看到這圣旨,眾朝臣皆是不由怔住了,然后不由自主的微微皺起眉頭來。

  下意識的抬起頭看了一眼坐在龍椅之上的陛下的神色,從陛下的神色看不出什么來,然后便是環顧四周,發現除了位列文官最前列的太師周弘揚、太傅劉進品、太保吳謹言之外多多少少都是帶著些許的困惑。

  這圣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們在這之前怎么一點風聲都未曾聽過。

  且不論眾朝臣怎么想,有著什么樣的心思,對那太監并無任何影響,隨著手上的圣旨全部展開了,他便神色莊嚴的宣讀了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念狀元郎李安逸于齊國有諸多的功勞,故此,今冊封狀元郎李安逸為永安伯,享受伯爵之位,食邑三百戶,另賞賜一座府邸,位于京城……”

  后面便是吧啦吧啦的一些話語,直到欽旨二字落下,那太監的聲音才戛然而止。

  此時,金鑾殿之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安靜,真的安靜得連一根針掉下來的聲音都聽得見,無論是朝臣還是新科進士皆是一臉的不可思議,猛然下意識的看向那站在新科進士第一列第一個位置上的那道身影。

  那道身影看起來一點都不顯得很是驚訝,或者說喜悅若狂,呈現出一副淡淡然的樣子,似乎方才那宣讀的圣旨與他無關一般。

  且不論如何,當看到這里之時,每一位朝臣心中其實或多或少都是有些贊賞于他的,如此之事也能如此波瀾不驚,此后,此子必能有一番作為的……

  其實,李安逸心中并沒有像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的波瀾不驚。

  沒錯,他是能多多少少預料到會有這一幕的,畢竟齊皇在之前與林雪兒幾人說過要賜予一座府邸的,知曉這齊皇有很大的可能會在今日兌現,結果確實就如同他所想的一般。

  但是,對于這突如其來的所謂伯爵之位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不過,他現在并沒有在意這永安伯什么永安伯的,只是對這食邑三百戶頗為在意,不知道這是多還是少,能為他帶來多少的銀子。

  現在家里面并沒有收入,而且現在住的這座府邸比在淮安府住的府邸還要大,下人更是有好些個,故此,每天府內的開銷是很大的,與在淮安府之時相比,那可真可謂天差地別。

  眼看林雪兒從淮安府帶來的銀子與日俱減,這樣下去總會有一天會沒的,為此,他前幾天甚至是想過要不要重操舊業,也在京城中開一家雪逸軒。

  在李安逸思緒著食邑三百戶能為他帶來多少銀子,是否能與每天府內的開銷持平的時候,眾朝臣紛紛從不可思議中回過了神來,然后紛紛出列,提出了堅決反對的意見,神色異常的激動。

  除齊國成立之伊始封較多的爵位之外,齊國這建國的一百多年以來封的爵位可謂是局指可數,從當今陛下繼位以來,只有區區三人得以封爵之中便可窺視一二。

  其中,這三人都是有大功大偉的,比如大將軍李景隆之所以被封為定遠侯,那是因為他有滅瑜國的功勞。

  而現在這李安逸有什么大功大偉,憑什么封為永安伯,還有,這圣旨上面說的李安逸有諸多功勞卻沒有任何的指明的是什么功勞,這也太敷衍了。

  這種種原因也難怪使得眾朝臣竭力的反對,一個接著一個,一副苦口婆地勸誡,無非都是言陛下萬萬不可,這樣會怎樣又會怎樣之類的話語。

  其實,不是齊皇不想在這圣旨上面列出李安逸的種種功勞,而是因為不能。

  是的,不能!

  自從李安逸在夸官路上被刺殺之后,齊皇便漸漸的領悟到了一個道理,越是有才能的人越是可能會受到來自敵國的生命威脅。

  比如,倘若讓韃靼人知曉,齊國騎兵的戰斗力在突然之間提升得如此之快,使得他們面對齊國騎兵不再具備有那種壓倒性的優勢的原因完全是因為李安逸馬鞍的緣故,保不證這群野蠻人會因此痛恨李安逸,進而派出刺客來刺殺李安逸以泄心頭之恨。

  故此,為了保護李安逸,為了以防萬一,在思緒利弊之后,齊皇便決定索性不把李安逸的這諸多功勞給公之于眾,并且把知曉李安逸諸多功勞的當朝三公給招來養身殿,與他們說明了這一切。

  至于眼下群臣激烈反對的這一幕,齊皇早就有預料,并沒有多大的反應,只是目光在隱蔽的位置微微撇向那站在文官最前列的太師周弘揚。

  太師周弘揚自然是知曉齊皇的意思,正待出列之時,卻是見那站在武官最前列的大將軍李景隆率先出列了,頓時使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