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七十三章:成龍執筆募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王德發的一生

  不管王德發是出于逞能,還是顯擺,總歸事情解決了,他的目的的就達成了,四十多戶的家族,能達成一致干一件事情,王德發做的已經足夠優秀了。

  陸陸續續的,王家大部分人就來王德發家開始交自己家平攤下來的錢了,王德發會計出身,應付這些事情沒有一點麻達,交費工作進展的挺順利的。

  眼看著大家平攤的三萬塊錢就要收齊了,王德發才驚醒,還沒有給三個姑娘溝通每人一萬元的任務呢。

  王德發的私房錢夠三萬,但是這三萬,他不想動,畢竟是他壓箱底的錢。

  來弟的工作可能做起來最好做,最難做工作的就是成龍,王德發擔心就成龍的一萬塊錢要不上,最好做工作的應該就是玉婷了,一來是因為玉婷在他們姊妹中間,現在算是最發達的一個,不缺錢。

  王德發準備從最難溝通的成龍開始個個擊破。他想了個法子,成龍是正規大學生出身,又是語文老師,那就請她給建祠堂寫一封倡議信,號召大家多捐款,這信要寫到在外面干大事的人的心坎上,讓他們覺得這錢一定得要捐,而且要心甘情愿的多捐,不捐心里就不踏實。

  王德發覺得,以成龍的水平,要達到他想要的目的,那簡直就太簡單了,如果號召捐款的情況不樂觀,王德發也就有借口把缺口的錢給成龍提出來。

  這算不算是套路自己的孩子啊?王德發剛開始還想著這個方法是不是有點不妥,可隨著大家交錢的越來越多了,王德發也顧不了那么多。

  電話里王德發就言簡意賅的給成龍把任務傳達了,要她在兩天之內把倡議書寫好,不然的話王家上下都有意見了。

  “爸,你這一回去就瞎折騰,兩天怎么可能給你寫出來啊,這東西寫不好,不僅給你丟人,更重要的是也丟我的人啊。”

  “知道丟人就對了,你趕緊給我寫,寄信太慢了,寫好你就在電話里頭給我念,我來記。”

  “我說你啊,越老想的事越多,瞎折騰個啥啊。”

  “這不是瞎折騰,這是王家的大事,我怎么說,你就怎么照辦就是了。”

  王德發掛了電話,知道成龍把她說的事當事呢,也就再不催了,兩天之后,他就準備找人用紅紙把倡議書寫出來,張貼在王家聚集的公共場所。

  成龍是學國語的沒錯,但是還真沒學過怎么給祠堂捐款寫個倡議信,她雖然不迷信,但是對祖宗一定得有禮數,不能隨隨便便的幾筆代過。她在學校里年齡比較大的老教師跟前請假倡議書到底該怎么寫,反反復復地斟酌字句,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好像很難有一篇比較像樣的。

  成龍知道她爸說出來的事,很少有能再收回去的,寫的好不好的,都得給寫,最后在過了自己的覺得滿意這一關之后,成龍給家里打了個電話。

  “爸,你要的倡議信,我給你寫好了,你把筆和紙準備好,我給你讀,你記下來。”

  “行呢,筆和紙我已經準備好了,你開始念吧。”

  平時在電話里能一分鐘說完的事,王德發絕對不會多一秒鐘,省下的電話費,那也是錢啊。

  成龍一句一句念著,王德發一字一字的記著,王德發可一點也沒介意電話費貴。

  “成龍,你寫的可以啊,就是我想要的內容,你這老師也不是白當的,你現在算是半個文人了,謝謝你啊!”

  “不是我說,爸,以后這種事,你就少摻和點,尤其是這次,純粹就趕著鴨子上架呢。”

  “我知道呢,但是你看,不逼你一把,你自己估計都不知道自己還能寫的這么好呢。”

  “我到處找其他老師幫忙,改正,你以為簡單得很啊。”

  “這就對了,能不能把錢募集夠,就看你這個文人到底是怎么處理。”

  成龍交差了,王德發看到倡議書寫到自己的心坎了,也特別的高興,整理完他自己記下來的信,就去找人給寫大字報了。

  成龍的倡議信寫的確實不錯,全文如下:

關于修建王氏祠堂的倡議書  尊敬的各位王氏宗親:

  為秉承先祖精神,讓王氏后人勿忘祖宗,特倡議修建王氏祠堂!

  宗祠是宗族血脈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標準。宗祠不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場所,也是宗族組織開展活動的地方。興旺的家族,四時祭享,香火不斷。古代宗祠被視為高于一切,神圣不可侵犯。

  我王氏血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欣逢盛世,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們富而思源、思祖敬宗!鑒于鎮上眾多姓氏都在喇嘛廟山上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宗祠,我王氏家族在鎮上有著厚重傳統美德、家族昌盛,又豈能落后于其他姓氏?為此我們倡議集王氏一族之力,修建王氏祠堂,對歷史上各個時期作出突出貢獻的王氏先祖建祠紀念,符合廣大宗族的心愿。

  鑒于修建祠堂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祠堂修建工程投資巨大,希望全體族親眾志成城、同心同德、建言獻策。慷慨解囊、踴躍捐資、廣種福田、上籌祖恩、下蔭子孫。

  敬請全體王氏宗親互相,續薪助火、舔磚加瓦。

  修建宗祠,裔孫責無旁貸、義不容辭。

  為彰顯善舉,凡捐款者鐫勒于祠堂芳名榜上,流芳百世、德昭后代!

倡議人:王德發  大字報寫好之后,王德發就把東西貼在了隊里最顯眼的地方,過來過去的人看到后,都知道了王家要修祠堂了。

  不管是買地平分的錢,還是倡議書希望大家的捐款的錢,源源不斷地開始在王德發跟前登記交了起來。王德發是一點都沒想到,時隔這么多年,還能再次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倡議書捐款的收到的錢,王德發規劃著就用在修建祠堂上。一周時間下來,王德發數了數買地的三萬塊錢,基本上已經差不多交齊了。

  讓王德發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捐款想把自己的名字在刻在功德碑上的人,出手都闊綽,現在已經捐了不少的錢了。

  請:m.dldtx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