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年輕的心靈,仿佛受到了十萬點暴擊。
  他不相信彬彬有禮文質彬彬的貴族,那光鮮的皮下面,居然裹藏著如此骯臟險惡的用心……
  可曹昂也同樣無法反駁這一點,因為……士族就是這么干的!
  而且,
  曹昂開始捫心自問,他為何會覺得百姓黔首骯臟低賤呢?
  這是什么時候出現在他內心深處的想法和念頭呢?
  可……
  曹昂抬頭:“可是……”
  劉邪淡淡的開口道:“別可是不可是的,朕就是這么打算的,你也必須去這么做!”
  “明日,城南袁的那一棟宅子,便直接劃撥給禮部,設置汝陰小學,今日便是開始直接張貼榜單,宣布此事,先讓百姓自愿來報名,不夠的,回頭進行強行抽調……”
  “就這么辦了!”
  “如果你不答應……朕,會殺了你,然后靜待曹阿瞞二十萬大軍來襲!”
  曹昂滿臉的憋屈,當即便開口道:“豈止二十萬,屆時百萬大軍南下……”
  劉邪則是已經甩袖而去了。
  曹昂憤怒的看著。
  諸葛亮卻是開口道:“你真當陛下不知兵嗎?安縣空城計三退曹操,火燒博望坡,而后,運籌帷幄,調動袁術、孫策、劉表三方,錯綜復雜的局勢之下,輕而易舉的拿下了義陽郡……你覺得,陛下不知兵?”
  曹昂微微頓住。
  諸葛亮開口道:“所以,收起你的把戲和場面話吧,你以為陛下不知道曹阿瞞如今是什么局面嗎?袁紹久攻幽州不下,而兗州、司隸校尉州已經入了曹阿瞞的腰帶之中,袁紹……怕是會轉過頭來就跟曹阿瞞牽制起來的……換句話說,就算曹操真的有二十萬大軍,也得防備好了袁紹……你就算真的死了,曹操了不起來一封圣旨問罪,至于軍馬,一兵一卒都不會有的!”
  曹昂呆住。
  諸葛亮又接著開口道:“知足吧!好歹陛下是將此事定為小學了,也算是沒有那么強烈的羞辱你……”
  說著,諸葛亮轉身也走了,他還需要去做其他的事情,尤其是去將這小學學生名額的事情,給穩妥的辦好。
  一定要是給百姓一個自愿自主報名的機會,不能由得禮部方面去抽選。
  而曹昂也是微微呆滯住。
  小學?
  對啊!
  區區小學而已。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那是說大的學問在于明悟明德是什么東西,也就是有了學問和大的學問的區別……
  而現在,
  教老百姓讀書被陛下定義為小學,小的學問,如此一來,到好像去也是確實沒有之前那么有侮辱性了。
  也罷也罷!
  尤其是,曹昂對于劉邪給諸葛亮描述的未來,確實有著幾分好奇在其中,在加上他曹昂也確實是快要被劉邪給說服了。
  的確,往上數幾千年,誰不是茹毛飲血的部落人呢?
  當然,關于原始人的事情,這個時代是不認可那種事情的。
  哪有什么原始人?
  自從女媧造人以來,人就是人,就是知曉仁義禮智信的人,至于猴子……這時候要是有人說人是猴子變得……那結局大概不會比哥白尼好多少,甚至哥白尼經受的痛苦乘以一百可能都還沒達到痛苦的開端……
  當然,實際上即便在后世,人是猴子變的這個理論,也漸漸的有些支撐不住跟腳了。
  畢竟,
  猴子變的人,那現在的猴子為什么不會變成人呢?
  基因的相似性,實際上是并不能說明什么的。
  汝陰城四城門處,都是很快張貼起了皇榜。
  黃色的紙張鋪展開來之后,被丞相府的人用漿糊將之粘貼在了城墻之上。
  而后,宣讀。
  “建安二年二月初二,朕思良才,然則士族良才多有利先于義之選擇,背棄大漢,選擇諸侯,朕無所待,當自養適才!今,建立汝陰小學,招募天下百姓,愿者從之……”
  百姓們迅速的匯聚了過來。
  “什么意思啊?”
  “好像是陛下想建立一個汝陰小學,要用這個小學來教百姓讀書寫字,然后做陛下的臣子……”
  “這樣啊?”
  “阿母,我想去!”
  “去什么去!讀書識字可都是要給束脩的,我們哪有多余的束脩啊!”
  “阿母!我真的想去!”
  “不去!”
  幾乎遍地如此。
  汝陰郡,或者是整個劉邪之下的七郡之地,對于陛下的命令那是很是關注,也基本上都是瘋狂擁護崇拜的。
  可當這小學之事出來之后,人們還是都大多數選擇了拒絕。
  因為……束脩!
  也就是因為學費!
  學費這個東西,即便是到了后世兩千年前后,依然是一個大問題,甚至是出了九年義務教育之后,也依然是存在問題的。
  許多貧困之地,人們都是恨不得兒子是毛驢,女兒是豬崽,能還錢,而不是還要送去學校里面賠錢的。
  而如今這個時代,這種情況就更加嚴重了。
  在后世,半大的孩子還算不上什么勞動力,可在如今這個時代,三歲稚童便是要背著背簍跟著哥哥姐姐去忙農活了,到了七八歲,便赫然是一個完整的勞動力了。
  至于什么詩詞里面寫的青梅竹馬……不好意思,那跟古代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九九九的人都沒有關系,也只有那些大家子弟才有青梅竹馬的美好童年記憶存在。
  所以,
  當小學的事情宣布出來的時候,幾乎是沒有絲毫民間基礎的。
  幾乎沒有任何人愿意賠錢送孩子去小學。
  甚至于,哪怕劉邪選擇了義務教育,甚至是抽調稅收小范圍的義務教育,農民還是大多不愿意的。
  因為,哪怕不需要學費束脩了,可孩子去念書了,那家里不就少了一個勞動力了嗎?
  老百姓關于這些小賬還是算得很清楚的。
  更何況,劉邪還沒有說要開啟義務教育呢,也沒說要免除學費呢。
  總是有例外的,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的所思所想,是跟旁人不一樣的。
  “阿大!過來!”
  一個瘸了一條腿的壯漢,嘶吼起來。同時轉過身笑著對著貼榜的士兵道:“大人,我想讓我家阿大去小學念書識字,將來報效陛下!”
  丞相府的人點頭:“叫什么名字,家庭住址,這些登記一下,然后我們會發一個令牌給你兒子,明日,讓你兒子直接去城南原先袁的宅子報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