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十二章 一千萬石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寡人不做漢獻帝

  紀靈十萬大軍馳援廣陵郡。

  孫策率領剛剛招募的新兵,火速從吳郡朝著廣陵郡進發,孫策與袁術之間的戰爭……拉開了序幕。

  與之同時,

  襄陽,

  劉表很頭疼。

  當聽到天下兵馬大元帥董承再次來到襄陽的時候,他就真的是頭疼欲裂。

  “主公!不如……我等直接派兵滅了新野?”

  蔡瑁如是說道。

  蒯良搖頭:“不可!萬一沒能殺死皇帝呢,畢竟,能從李傕郭汜手中逃出來,還在新野扎根了……這皇帝陛下的能耐也未必……”

  劉表沉默。

  “報!天下兵馬大元帥催刺史大人接圣旨!”

  劉表點頭:“我知道了!”

  “先見一見吧!”

  說著,劉表起身朝著大廳的方向走去。

  劉表在前,蔡瑁、蒯越、蒯良等人緊緊跟隨。

  當看到劉表終于出現的時候,董承微微一笑,當即開口道:“荊州刺史,劉表,接旨!”

  劉表當即整理衣衫,而后朝著董承的方向跪了下去:“臣,劉表,接旨!”

  “劉荊州愛護寡人,寡人自然愛護劉荊州,特以六十六萬錢,賞賜劉荊州,希望劉荊州能我天下表率,盡忠職守,為朕牧守荊州!”

  這圣旨被讀出來的時候,不管是劉表還是蔡瑁、蒯越、蒯良,還是其他人,都是神情陡然凝滯起來。

  這是什么意思?

  皇帝陛下賞賜劉荊州,還要劉荊州繼續為皇帝陛下盡忠職守,好生牧守荊州?

  這皇帝……腦子被門夾了?

  還有,這一窮二白的新野,哪里來的六十六萬錢?

  六十六萬錢,可是已經不少了。

  尤其是經過了黃巾之亂,十常侍之亂之后,天下物價緩緩回復,哪怕又有著后來戰亂的影響,物價也相對穩定了下來。

  如此,一斤大米價值六錢。

  六十六萬錢,便是約莫十一萬石的糧食。

  十一萬石的糧食雖然不是很多,但也確實不少了!

  董承收起了圣旨,并將圣旨朝著劉表遞了出去:“錢全部裝在車子上的。劉荊州可一一清點,本天下兵馬大元帥可不敢私吞絲毫!”

  蔡瑁急速走了出去,跳到了那馬車之上檢查起來。

  而劉表則上前拉著董承的手:“董帥啊!”

  董承微微甩手:“這是陛下御賜的官職名,不可損益任何字眼!”

  劉表嘴角微微僵硬了一下,卻是迅速笑道:“董天下兵馬大元帥,里屋請!”

  董承搖頭:“這圣旨是念完了,但陛下還有口諭嗯!”

  劉表微微一頓,當即再度整理衣衫,以大禮朝著董承跪下。

  董承這才開口道:“自興平元年以來,天下諸侯皆是以戰亂為名,而無有粒米輸入京城,而今,劉荊州,該把這荊州稅賦,給朕結算一下了e吧?”

  劉表豁然抬頭。

  那天子的意思,豈不是讓他劉表一次性上繳荊州三年的稅賦?

  荊州富饒。

  算是天下間最富饒的地方了,也就僅僅比豫州差上一些,但荊州卻比之豫州更加的幅員遼闊。

  以往,荊州一年的糧食產出,是在一千二百萬石左右。

  按照以往朝廷十五稅七的標準,每年的稅收是在五百五十萬石,而后荊州各縣留一成,各個郡再留剩下的九成的二成,州府這邊再扣留剩下的七成多的三成……需要上繳京城朝廷的,是總稅收的六成多一些。

  也就是,以往荊州每年要往朝廷繳納三百二十七萬石的糧食!

  而從興平元年到如今的建安元年,是三年!

  整整三年沒有上繳京城任何糧食了。

  那三年加起來,就是要上繳將近一千萬石糧食?

  這……

  劉表豁然抬頭。

  但同時,

  董承再度開口道:“陛下還說了,既然三年前沒有繳稅,那除了將三年前的稅收上繳補上之外,還要預繳稅到建安五年!也就是……再預繳四年的稅收!”

  那就是……總計兩千萬石的糧食。

  這怎么可能!

  但……

  劉表眼中閃爍起奇特的光芒來。

  天子根本就不知道荊州產出多少,那繳稅……可不管再怎么去設計稅收賬本,甚至不承認具體收入,可終歸,數百萬石的糧食是少不了的!

  這可如何是好?

  也是這個時候,蔡瑁飛速進來。

  他淡然開口道:“這普天之下,哪有預繳稅的道理?若是明日便再出一個黃巾軍,且還造反成功了,那預繳稅怎么弄?”

  董承輕笑:“所以,陛下說了,預繳稅,只用預繳一半!也就是按照前三年的稅收的一半,進行后面四年的預繳稅!”

  “如若不然,明日,天子就會乘著天子車攆,豎起天子龍旗,落座襄陽!”

  “行!但這幾年都是災年,不是大旱,便是洪澇,荊州百姓也民生艱難!”

  蔡瑁當即開口道:“興平元年,扣留了本該上繳朝廷的稅收共計二百七十萬石,興平二年,扣留了本該上繳朝廷的稅收攻擊二百三十萬石,建安元年,則扣留了本該上繳朝廷的稅收一百七十萬石!”

  “所以,補繳興平元年到今年的三年的稅收為六百七十萬石,每年平均下來是二百二十三萬石,折半為一百一十萬石,后四年預繳稅為四百四十萬石……”

  “總計,繳稅一千萬石!”

  董承呵呵一笑:“那便煩請劉荊州開倉放糧,也請荊州水軍,幫著送糧至新野!”

  董承倒是想讓文聘幫忙送糧,但文聘已經去追曹操去了,而且馬上就會被陛下下令調去南陽四千人馬,剩下的一千人則要分守南陽十二縣。

  “文聘呢?”

  董承微微搖頭:“不知!”

  “那便……蔡……”

  蔡瑁頓住,他不想讓自己兄弟去,他那兄弟天真至極,還一心心懷大漢,只怕去了就不會回來了。

  仔細想了想,

  蔡瑁開口道:“江夏水軍甘寧甘興霸,可擔任送糧職責!”

  “也好!就讓這甘寧去吧!”

  此時此刻的甘寧,還并不被任何人看中,也還沒有投效到江東孫策麾下去。

  而是只是一個水軍司馬,手下掌管著不過八百水軍,在江夏黃祖麾下混日子。

  而在這混日子的時刻,甘寧漸漸的萌生了帶著兄弟們去當水匪的想法。

  也就是在這時候,劉荊州的刺史令抵達。

  “送糧?!”

  “哈哈哈!兄弟們,這是天賜良機!這是給我們錦帆賊的天賜良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