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九十七章:歷史的車輪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豪賈

  俘虜朱祁鎮,滅亡大明。

  華漢國上下自當開心不已。

  劉建也是心情大好。

  雖然如今算時間已是正統十六年。

  但是朱祁鎮最終還是被自己俘虜。

  或許這就是天意吧。

  不同的是,歷史上大明還有反殺的機會。

  而這次,就代表著大明正式滅亡。

  想想當年朱元璋和朱棣多年謀劃,安排,以期建立與蒙元一般的大業和霸業。

  可不想大明立國才八十余年。

  只能徒增嘆息矣。

  同樣,朱祁鎮等人被俘,也意味著張輔的謀劃,也已破產。

  大明再無翻身可能。

  當然朱祁鎮雖然被俘。

  但是華漢國并未停止向西挺近。

  除去隨后到達接管的警備軍,屯田軍,巡警軍前來留守,安置,并抽出部分力量帶著朱祁鎮等人返回外。

  剩下各部分兩路,一路沿河西走廊向西直達哈密。

  另一路則挺近高原。

  宣政院,朵甘,烏斯藏等各地見大明已亡,故而并未做出抵抗,直接選擇投降。

  之后在劉建的堅持和改組下,將高原各地按東,北,南三部一分為三,分為三大部,并留兵三萬警備軍,留守各部。

  同時劉建還派出三千探險隊,前往高原各地進行詳細勘探,繪制地圖,安置信標,界碑。

  以示高原正式并入華漢國之地。

  另外就是對于黃河,長江的溯源,拉制警戒線,設置無人保護區等工作。

  也以此納入議事日程。

  而隨著甘肅,哈密,烏斯藏等地歸附。

  同時華漢國拿下中原,滅亡大明。

  原本占據西域的亦力把里再次派出時使臣,請求內附。

  劉建對比自是來者不拒。

  并抽調五十萬精銳屯田軍,警備軍,由原第一軍總督安軟生為統領,第二軍總督蘇煥隆,第三軍總督王林澤為副統領,統帥大軍挺近西域等地。

  大軍不僅負責在各地駐防,管理各地。

  同時負責修建兩條鐵路和公路線,一條聯通大漠,東北,一條聯通甘肅,陜西。

  當然這些如今還僅僅只是計劃當中。

  而相比于西域地區,中原的安置和治理對于劉建來說自然最為重要。

  不過朱祁鎮最后的反應,到是出乎了劉建的預料。

  被帶到西安后不久,不知朱祁鎮是否是忽然想起來什么。

  在西安選擇了絕食而亡。

  而得知朱祁鎮生死。

  太后孫媛,會昌侯孫繼宗,定國公徐顯宗,成國公朱儀,郕王朱祁鈺等等皆已絕望,也都先后選擇了自殺。

  而劉建對此到并未阻止。

  或許這是最好的結果了吧。

  除去命人將各勛貴,大臣的尸身送回自己家鄉厚葬,家族子弟就地安置在自己家鄉之中。

  朱祁鎮劉建也命人帶至京師順天府,以皇帝之禮妥善安葬。

  誰叫朱祁鎮是皇帝呢。

  雖然這屬于意外。

  但對于劉建來說,僅僅只是一段小插曲而已。

  安平十二年一月六日。

  劉建在金陵舉行盛大的祭天大典。

  并正式立都南京。

  以此宣告了華漢國正式入主中原,開啟了新的皇朝統治。

  而目睹了全過程,特別親眼所見華夏的繁華后。

  那些因運河修通,而來到東方的西方使者,商賈,當然也包括人生第一次出海的葡萄牙恩里克王子。

  都不敢想象眼前宛如夢境一般的國度,居然就真實存在于自己的眼前。

  當然前來參加大典的不僅僅有西洋,泰西的使者,東大陸各藩屬國使者,天竺各邦使者也都前來拜謁,朝貢,朝賀。

  各國分別與華漢國簽訂和議,盟約,商約。

  甚至各國紛紛向華漢國求購蒸汽機車,輪船,紛紛向華漢國請求前來修建鐵路,公路,新式碼頭。

  對此劉建自是來者不拒。

  反正大明已亡。

  如今華漢國是一個核心區域北到嶺北,南到南極,東到大漢洋諸島,西到西域蔥嶺,面積三萬多平方公里,人口上億的超級大國。

  這還不加東大陸沿海,西昆侖,西洋,泰西,天竺等地各據點,碼頭。

  如此體量,這個時代已無人能敵。

  而修建鐵路,公路,碼頭,港口等,自然由各國自行出資,出人,核心技術又掌握在華漢國之手。

  而要是鐵路,公路,港口修通。

  蒸汽機車,包括之后的電車,內燃機車等就可以通達世界各地。

  輪船也可前往世界各大洋。

  而華漢國又擁有這個時代最厲害的武器,軍隊和最龐大的體量和實力。

  以此作為威懾,誰要不服,誰要敢仿制,那便直接出兵剿滅。

  何況如今中原和華漢國各地也要建設,等這些建設完畢,還有東大陸等地藩屬國和據點的建設。

  東大陸的資源可是劉建和華漢國最核心的利益。

  自然也要優先建造,建設。

  至于其余各地,那就等吧。

  先收錢,什么時候有空了,再說。

  之后的數年,隨著天下安穩。

  大戰結束,華漢國上下開始全力建設內部。

  華漢國也因此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除去偏遠地區外,各地掃盲,學堂,學社,學院,大學紛紛建立。

  鐵路也由山海關南下,經劉建設立的北京向南經山東直達南京,最后一分為二,一條連接入松江,一條由湖州直達杭州。

  除此之外,各地主干鐵路也開通和開建。

  而各地核心也由南京,北京和另外一京,西京長安為核心,中心,向各地發散,擴散。

  黃河大橋,長江大橋也先后通車。

  至安平二十二年。

  經十年建設。

  南北鐵路大動脈正式建成。

  火車可以由東北大地一路南下,最終到達馬六甲地區的安和縣。

  西線鐵路也已修到蔥嶺地區。

  通過鐵路運輸。

  加上已經投用的內燃機車頭。

  和還在測試升級的電力機車。

  華漢國如今由松江到蔥嶺,上萬地,如今最多五天便可順利到達。

  而隨著鐵路線修到蔥嶺。

  劉建計劃許久的挺近河中,河西,泰西的計劃也正式提上日程。

  不過在這之前。

  另一項偉大的工程,也在五百多萬勞力加上千萬異民勞力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

  那就是黃河和大運河改造工程。

  正如劉建的計劃。

  整條黃河分成三段。

  源頭和上游設立保護區,由軍隊負責看守,嚴禁任何人進入。

  上游和中游則大規模植樹造林。

  特別是河西走廊,隴西,關中,河套等等各地。

  為此劉建光植樹就投入了二百萬漢人勞力和五百萬異民勞力負責。

  而由于鐵路和公路修通。

  各種物資也可快速運入關中地區。

  這也保證了工程順利進行。

  而下游河段,則全部由水泥,混凝土大壩,河堤等固定新的航道。

  現有航道則全部廢除或改造。

  同時大運河也進行擴寬改建,并修建混凝土河堤固定。

  加上沿岸綠化。

  可謂工程量浩大,巨大。

  劉建為此也集中了三百萬漢人加上五百萬異民。

  不過因為漢人有月錢,有三餐保證,異民雖然沒有月錢,但是三餐管飽,而且要是表現積極,漢化徹底,還有一技之長或者做出突出貢獻的,也可獲得漢人身份。

  故而如此龐大的人力投入,不僅沒有引發動亂,反而讓漢人百姓和異民勞力都積極參與建設當中。

  也使得黃河改造這偉大的工程,僅用十年,便順利完成。

  新黃河河道和大運河寬達百多米,足可保證數萬噸鋼鐵輪船雙向通行各地。

  加上各地一些河流和河道同期改造。

  配合海運。

  劉建建立起了這個時代最為龐大的內河,海洋運輸網絡。

  不僅如此,劉建還在黃河和大運河新航道附近新建了幾百處大大小小湖泊和水庫,一旦暴雨來襲,多余的水量也可匯入湖泊水庫當中。

  平常湖泊,水庫的水也可拿來飲用,用作自來水,甚至發電。

  加上航運。

  這也大大促進了中原各地的發展。

  有了鐵路,公路,如今又完成了內河改造。

  華漢國因此徹底治理了困擾華夏數千年的水患問題。

  萬事具備。

  西征河中,河西等地也被劉建提上了議事日程。

  華漢國已經準備好了由陸路向西,并一路向西修建鐵路到達泰西。

  而這也是劉建早已計劃好的。

  如今沒有人能夠阻止華漢國成為世界的霸主。

  哪怕劉建自己如今什么也不管。

  華漢國也會滾滾向前疾馳。

  可惜天意已不再給劉建過多的時間了。

  安平三十六年。

  劉建駕崩。

  劉建長子,李雙寧之子劉熠登基成為華漢國第二任皇帝。

  然而隨著劉建駕崩。

  華漢國確出乎預料的陷入了動亂之中。

  文官集團的反噬,原有各家和流放到各地的異民也開始失去控制。

  劉熠確并不能支撐起這一切。

  無奈之下,劉熠只能給與國民大會和參議會等更大的權利,用全體漢民,國民去抗衡那些反叛勢力。

  雖然在國民和各軍懟合力下,最終這些反叛勢力被一一剿滅。

  但是華漢國確因此進入國民掌握國家大權的時代。

  加上各地迅猛的發展。

  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