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九十三章:抗爭到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豪賈

  朱祁鎮可以接受戰死,甚至可以接受委曲求全,和親歲幣等等各種侮辱,羞辱。

  但是就投降二字,朱祁鎮不可接受。

  自古以來投降的君王豈有善終,善安者。

  而且我大明怎可投降。

  雖然劉建已經表示,投降后會冊封,會整編明軍,之后也會讓自己統領明軍西征。

  聽起來不錯,可誰知道那劉建說的是真是假。

  而且就算劉建所言非虛,但那華漢國上下這么多人反對,這些人難道不會從中作梗,圖謀不軌嗎。

  就算這些沒有,要是自己投降,不說更加沒有面目去面見列祖列宗,那些明臣,明將,那些扶老攜幼跟隨,追隨自己的勛貴,重臣,又當如何處之,他們不失望嗎。

  還有那些豪強,豪紳,豪族們,難道不會對自己心懷叵測嗎。

  亡國之君,可不是那么好當的啊。

  就這一點,朱祁鎮根本沒法接受。

  哀嘆一聲,朱祁鎮下旨命郕王朱祁鈺與孫太后,太子朱見深一起前往西安,會昌侯孫繼宗,定國公徐顯宗,成國公朱儀等勛貴也護送老弱婦孺一同前往。

  自己則留下與蔣貴,于謙,高谷,王驥等人留守洛陽,開封一代。

  京師則由內閣首輔曹鼐,次輔陳循等人坐鎮。

  同時傳旨南京,命魏國公徐俌帶人前來洛陽,與自己匯合。

  一通圣旨下達。

  曹鼐,陳循,徐俌等人心中也是一陣哀吼。

  該來的總會來啊。

  但是眾人并沒有動身前往洛陽,只是派出自己家族子弟前往而已。

  眾人已暗下決心,死守三京。

  畢竟這是大明都城,皇城。

  絕不可輕言放棄。

  而且大明到了這一地步,要是沒有重臣殉國,豈不辱乎。

  更別說要是這個時候放棄兩京三都。

  那大明馬上就會奔潰。

  家族子弟前往,那是表忠心,留下,那是表決心。

  雖然朱祁鎮并不是打算放棄兩京,三都,而是留下重臣,大將留守。

  但是南京留守魏國公徐俌,京師內閣首輔曹鼐,次輔陳循都走了,南北六部九卿也走了。

  這豈不是告訴了眾人,大明要放棄兩京,三都了嗎。

  所以眾人決定,堅守到最后一刻。

  至于原本朱祁鎮安排前往京師和南京接防的重臣和將領。

  則被眾人打發前往了洛陽與朱祁鎮匯合。

  如那京師留守,在山東表現優異,被破格加封為武靖伯的原梁國公趙德孫侄孫趙輔,還有那南京留守,同樣因表現優異而被加封為定襄伯的原武定侯郭英之孫郭登。

  皆是如今大明后起之秀。

  還有留守重臣,勛臣,刑部右侍郎丁鉉,工部右侍郎王永和,修武伯沈榮,遂安伯陳塤,襄城伯李珍,平鄉伯陳懷,泰寧侯陳瀛等等。

  這些大多都是大明頂柱。

  留下赴死毫無意義。

  自然也被曹鼐,陳循,鄺埜,徐俌等人與自己家族子弟一起,打發前往開封與朱祁鎮匯合去了。

  既然大明已無力回天。

  留下一些希望豈不是更好。

  至少以后還有翻身的機會。

  當然如今中原,需要做出決定,抉擇的不僅僅是大明。

  還有叛軍。

  雖然如今叛軍與大明還處于相持階段。

  但是相比于大明,叛軍已無后退,退路可言。

  而且華漢國進兵閩浙,其中被打得最慘的就是各地的白蓮教叛軍。

  凡是白蓮教徒或者信眾。

  特別是那些頑固不化的分子和管理者一概格殺。

  其親族以及那些一般信眾則遷至南嶼洲諸島,大漢洋諸島和嶺北勞改去。

  所謂勞改,自然就是挖礦,修路,筑城等等。

  只要你是白蓮教眾,除去被裹著,被脅迫加入叛軍的流民,百姓外。

  其他人無一幸免。

  就算你化妝,潛伏進了流民,百姓中,華漢國也有的是方法將你揪出來。

  可以說白蓮教在華漢國手中,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原本這些叛軍與大明一樣,打算先解決掉大明,再集中解決華漢國。

  可如今,隨著飛艇過境,局勢已經全面倒向華漢國,豪強,大明都開始謀劃自己的后路。

  叛軍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就華漢國之前種種,很明顯華漢國對白蓮教相當敵視。

  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閩浙等地,包括之前山東,河南流民之中的白蓮教眾,皆被華漢國斬盡殺絕,連根拔起。

  照此來看。

  各地叛軍最終要么戰勝華漢國,要么就只能等死。

  而戰勝華漢國,對于大明都辦不到,何況這些叛軍乎。

  更別說那飛艇過境。

  使得叛軍的反應比大明還慌張。

  畢竟大明內部至少還有一些文化人,能夠客觀的判斷。

  可叛軍內大部分都是一些底層百姓,這些人大字不識一個,迷信思想深重。

  就如那些看見了天空中的飛艇,以為神明降世,而四散而逃的叛軍就不在少數。

  使得各地叛軍減員極其嚴重。

  更別說那些留下的,也對飛艇和華漢國產生了恐懼。

  一但與華漢國交戰。

  又能有多少戰力,未可知也。

  但以華漢國對白蓮教的態度,這些叛軍又不敢投降。

  一時對于叛軍來說,陷入了更深的絕望當中。

  曾經以為煽動數省,數百萬人反叛,可以輕松顛覆大明。

  可是奮戰一年多,大明依然堅挺,別說大明京營,邊軍,哪怕各地衛所兵,叛軍都沒辦法占據絕對優勢,只能依靠人數優勢進行對戰。

  更何況華漢國橫插一杠。

  直接把叛軍和大明都打蒙了。

  特別是白蓮教叛軍。

  更是遭受了毀滅者的打擊。

  哪怕后來飛艇過境,出現了一些小股叛軍向華漢國投降的。

  也沒有逃脫被華漢國懲治。

  無論是戰敗,還是投降,該殺就殺,該流放勞改的,就流放勞改。

  絕沒有商量的余地。

  這讓各地叛軍都陷入了絕望。

  更絕望的是,叛軍原本想投降大明,和大明一起對付華漢國。

  但是大明確直接殺了叛軍來使,各地明軍也加緊了與叛軍的交鋒,交戰。

  這讓叛軍也不知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如今叛軍雖然依然人多勢眾,依然與明軍有來有回,相持不下。

  可是相比于大明還能找到一些出路。

  叛軍已無后路,退路可言。

  無論是大明也好,華漢國也好,甚至各地豪強,豪族,哪怕是之前加入叛軍的豪強,豪族,都想治叛軍于死地。

  自然叛軍也被逼入了絕境。

  沒有任何退路可言。

  更嚴重的是,外部壓力,也使得叛軍內部出現了分裂,各路叛軍開始各自為戰,甚至相互攻伐,兼并。

  一些叛軍甚至開始清理,絞殺起白蓮教徒,教眾。

  打算以此為信物等華漢國進兵之時,投降華漢國。

  幾乎一夜之間。

  原本還算團結的叛軍各部,叛軍內部,爆發了激烈的內亂和內斗。

  一時慘烈無比。

  而明軍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絕好的機會。

  開始對各地叛軍進行征繳,攻伐,剿滅。

  如今也已到達冬季,白雪皚皚,寒風刺骨。

  然各地并未因此而安寧下來。

  叛軍內部,明軍與叛軍,各地豪強,豪族之間,豪族與叛軍,與大明之間。

  可謂是混亂不已,到處都在喊殺,砍殺,到處都在交戰,交鋒。

  白雪被染紅,尸骨堆積如山,正統十四年的這個冬天,注定不平靜。

  而這對華漢國,確并不受任何影響。

  安平十年,大明正統十五年。

  三月十六日。

  隨著蘇州碼頭邊的一聲轟鳴聲,劃破了清晨的寂靜。

  十艏鋼鐵巨輪,駛入了蘇州碼頭江邊。

  這由一艏鎮遠級戰列艦,三艏淡水級巡洋艦,三艏武勝級驅逐艦和三艏晨云級護衛艦組成的第一艦隊第一航海大隊,開始調轉炮臺。

  炮口在清晨的陽光下,散發著陣陣寒光。

  不遠處江邊福山,連鎮,白茅三衛所城內的明軍看著江上那十艏一字排開,船身巨大的鋼鐵戰艦。

  心下驚恐不已。

  華漢國對中原的進攻,即將展開。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住:

高速文字章節列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