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軍和陸軍分別從朝鮮東西北上。
  朝鮮國如今的王城漢城也變得緊張起來。
  如今的朝鮮國,正處于李氏朝鮮的統治之下。
  以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而建國。
  如今的朝鮮王名叫李裪。
  就是那位傳說中的朝鮮世宗大王李裪。
  在李裪的統治下,其內興儒學,開彥文,外平倭寇,并向北擊破了建州女真,將朝鮮國土一路北推到徒門河,鴨綠江邊。
  當然彥文要到正統十一年才正式勘定完成。
  如今也僅僅只是開始。
  而且因為朝鮮是大明藩屬,所以年號,紀年等都是與大明一致,并不是如倭國,安南國一般有自己獨立的年號。
  當然李裪之所以在朝鮮歷史上占據了相當重的比重,并不僅僅是因為創造了朝鮮獨有的文字。
  任用蔣英實,打造天球儀、日時計、水時計、自擊漏、渾像儀、正方案、圭表等天文儀器。
  又繪制了天文圖和七個星球的圖集,改革歷法,改良印刷術,在醫學,農學上也做出了突出貢獻。
  更別說其南平倭寇,北開邊界,的確當得起朝鮮世宗大王之名。
  不過這些都是后來那些高麗棒子國的尊稱,看著笑笑就行。
  對劉建來說,無論朝鮮處于任何時期,結果和命運都不會改變。
  只是看他自己的選擇了。
  這時,漢城之內正發生著激辯。
  李裪坐在上首,看著群臣你一言我一語,爭辯個沒完。
  數日前,李裪便分別接到沿海漁民和官員奏報,消息。
  一支數量龐大的艦隊從朝鮮東部沿海向北而去。
  正在李裪及群臣有所疑惑之時。
  全羅和慶尚兩道官員又再次來報,另外一伙艦隊占據了濟州島,將濟州島上所有朝鮮官員人等全部驅逐。
  這一下李裪坐不住了。
  更別說李裪也從濟州島過來的人口中得知了,這伙艦隊的來歷。
  這是南方華漢國的艦隊。
  雖然不知道華漢國是哪個國家,不知其與大明有何關聯。
  但從規模上看,這個華漢國絕非小國。
  更別說,更讓李裪感到震驚的是,這支艦隊居然是從倭國方向過來的。
  而聽說倭國已經被其打趴下。
  倭國的九州島,四國,江戶等地都被其占據,倭民大量被殺。
  當然這些都是李明安故意泄露出去的。
  李明安自占據濟州島后,便將濟州島上所有朝鮮人,全部驅逐到了北方本土,并將這些消息散播了出去。
  目的自然是震懾朝鮮。
  這效果果然有效。
  原本李裪還只是驚訝這支艦隊的船只數量的龐大。
  有些惱怒其占據自己的濟州島。
  本想派兵將其驅逐,擊敗。
  但是如今,隨著各種消息傳入。
  李裪一時也不知道如何抉擇。
  難道要求助大明嗎。
  李裪心中想著。
  眾大臣還是在激辯著。
  以金宗瑞為代表的武將們大多主張出兵,剿滅。
  而以鄭麟趾為代表的一批文臣,確主張先派人去和談一番。
  因為從其沿東部北上,確并未進攻朝鮮東部沿海上來看,其對朝鮮并沒有敵意,而倭國的遭遇,更讓眾文臣覺得先派人試探一番,看看其本意如何,再做決定不遲。
  正因如此,兩方各不相讓,從爭辯,到爭吵,甚至大打出手,惡言相向的都有。
  弄得李裪一陣頭疼。
  這還沒怎么樣了,自己就先亂起來了。
  而就在這時,忽然一條消息傳來,讓整個漢城內都安靜了。
  一支五十艏戰船組成的艦隊從全羅道北上,沿著朝鮮西部沿海正快速北上。
  其同樣在路途之中不加停留,而是全速北上。
  如此按時間算,最少一兩日,最多兩三日,這支艦隊便可到達仁川,之后沿著漢江走不遠,便可到達王城漢城了。
  當然也有可能其最終目的并不是朝鮮,只是如東線一樣順路北上而已。
  但李裪并不想冒險。
  何況若是沿東線北上,目的地是女真之地,李裪到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畢竟女真和自己也是敵對關系。
  徒門河,鴨綠江南部可都是李裪從建州女真旗下搶奪過來的。
  要是這支軍隊真的是去打女真。
  那李裪覺得自己不僅不會管,反而還會坐收漁利,靜觀時變。
  但是這時其占據全羅道西南的濟州島,又沿著朝鮮西部北上。
  這下,李裪如何還坐得住。
  朝鮮西部沿海可是朝鮮的核心,而且沿西部向北,就是大明的遼東都司。
  難道其是要去進攻大明的遼東都司嗎。
  畢竟這是叫華漢國的國家。
  雖然不知道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方位在哪里,但是從其國名就可以得知,這是一支漢人建立的國度,那便可以肯定,這是和大明分庭抗禮的。
  而作為大明藩屬,要是這支艦隊目的地真是遼東,而自己又不出面阻止。
  那未來大明怪罪,自己可吃罪不起。
  何況如今其已經切實觸及到了朝鮮的核心,威脅到了朝鮮。
  李裪自不會答應。
  于是李裪大手一揮,命金宗瑞調集漢城周圍十萬大軍,水陸并進,水師前往攔阻其大軍北上,若其有敵意,就地剿滅。
  陸軍則防備仁川一線,防止其威脅到漢城。
  金宗瑞見李裪同意出兵,大喜過望,立刻領了旨意,退下調兵去了。
  不久金宗瑞便親率三萬人先期出發前往仁川,之后又陸續調集了八萬人趕來。
  同時派出兩萬水師沿海岸南下,負責攔截。
  李明安一路北上,在沃構縣北部,正好與李振臣率領的兩萬朝鮮水師迎頭撞上。
  看著前方如小舢板一般,最大的船連五百料都沒有的朝鮮水師,李明安微微一笑。
  這朝鮮居然敢抵抗。
  于是李明安下令,全軍轉頭,占據了上風口。
  李振臣看見遠處五十艏一級,二級,三級風帆戰列艦組成的龐大艦隊。
  李振臣心中震驚不已。
  先不說這船型李振臣也是第一次見,就說這龐大的艦船,自己麾下這些水師戰船簡直不夠看啊。
  李振臣本想轉頭到陸地登岸固守。
  但想了想金宗瑞的將令,于是李振臣一面命人將船只集中起來,大船在外,小船在內,一面派出一位使者,乘坐一艏小船,前往李明安的艦隊方向。
  看著有小船駛入,李明安一面命人繼續強占上風口,變換隊形。
  另一面命自己的旗艦,一艏一級戰列艦向前駛去。
  看著越來越近的一級戰列艦。
  使者金璀心中萬分震驚。
  剛剛還是一個小點的船,如今正筆挺的立在自己面前。
  高大,雄壯,兩側向外鼓包,前方尖角船頭格外顯眼。
  雖然金璀不知道這船為何要如此打造,打造得不倫不類的。
  但是就這船的體型,就足以讓金璀心生驚恐。
  不一會,一把木梯從船身一側滾下,金璀順著木梯爬上了船。
  被人帶到了后甲板上李明安跟前。
  李明安打量了一番這位如大明七品官員衣著的金璀。
  冷笑一聲。
  “來此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