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十四章:商業氛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豪賈

  “南洋氣候炎熱,怕是沒有適合養馬的地方吧”

  劉信聽劉建說后,問道。

  “有啊,南方大陸便是天然的養馬地,那里的氣候和漠北漠南差不多,我們完全可以在那里養馬,關鍵還是我們得有馬才行”

  劉建笑道。

  后世的澳大利亞有七百多萬平方公里。

  除去各種資源極為豐富外,很多地方都和漠北差不多。

  養馬,養牛羊都是絕佳的場地。

  “好,如此我便傳信你昂叔和餉叔,讓他們作手各地海商和西洋商人諸事,并派出海軍,南下探索神秘大陸和各島”

  劉信笑道。

  “父親,海軍還是清理南洋海盜,衛戍南洋最好,南下探索可另派船隊前往探索即可,術業有專攻嘛,如今關鍵是保證南洋各地的安全,探索一事只要派出船隊,把各島和大陸的海岸輪廓以及航海路線找到,畫出來即可,以后再慢慢派人去占領,征服,開發”

  劉建上前拜道。

  “恩,好,就按建兒說的辦”

  劉信拍了拍椅子角,笑道。

  “父親,不知代理商之事如何了”

  商量好南洋諸事后,劉建便坐在一邊,向劉信問道。

  “說起這個,我兒可是給我出了一個好主意啊,自從代理商的消息傳出后,各府州縣的商鋪,商戶可謂聞風而動,無論大小商家都來我各地總行申請作為我們代理,如南昌府,武昌府等商業鼎盛之地,更是出現了幾家為爭奪一個名額,競相競價的場景,可謂盛況空前啊,而且這次我不僅是完成我們商行基本的事外,我還系統勘察了江西,湖廣兩地的商業氛圍,兩地商賈云集,商鋪林立,特別是如襄陽,武昌,長沙,南昌,九江府的商業氛圍最盛,各府之間人潮涌動,商鋪,商行南街皆是,管道上,菏澤內,江湖中,各種商隊,船隊更是絡繹不絕,一日之內便有數十支商隊,船隊來往于兩地管道,河道上,一點也不亞于南直隸,浙江等地,相比于廣西,廣東,福建三省,湖廣,江西真可謂膏腴之地也”

  劉信看了看劉建,笑道。

  劉建聽后,也暗自驚嘆。

  雖然大明推行重農抑商,商行,商戶都會被看作賤人,賤民。

  但實際上大明內部的商業氛圍可一點不低。

  特別是東南五省。

  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廣東,福建。

  五省不僅是大明糧倉。

  稅賦也是一個大頭。

  是真正的膏腴之地。

  整個大明內部無出其右者。

  想當年,漢唐之時。

  東南五省所在的嶺南之地。

  還是貧瘠,偏遠地區。

  瘴氣密布,瘟疫橫行。

  時人死于疫者十之七八。

  然正是自中唐以后。

  東南開始逆襲北方。

  直到兩宋崛起。

  最終南方超越北方,成為了最富有之地。

  實際上雖然在古代各朝各代都推行重農抑商。

  對商業是及盡打壓。

  然確并沒有將商業鎖死。

  各地商賈。

  南來北往的客商,跑商依然絡繹不絕。

  從鄉間的市集。

  到各城之內的商行,商戶眾多。

  這些商行,商戶之中。

  或如劉家一類獨立成體系的。

  所謂真正的資本家。

  也或者是很多士紳,王侯在背后操作。

  也就是所謂官僚資本家。

  當然哪怕是劉家,實際上在官府之中也是有靠山的。

  到不是那些知府,知縣。

  而是那些官府之中最為龐大的公差,屬吏。

  當然也有部分知縣,知府吃了劉家恩惠。

  護著劉家。

  所以嚴格來說,這個時代根本沒有后世那種純粹的資本家。

  都是官僚資本,官商勾結,官官相護那種。

  而其他那些小商家和小商戶,也就只能依附這些人才能過活。

  就如崔家,張家等家依附于劉家過活一樣。

  當然在古代。

  商戶實際上是要交稅的。

  如市稅,關稅,山澤稅等等。

  唯一對商戶不征收稅賦的。

  那就是大明。

  在明初,朱元璋曾一度廢除商稅。

  后來又按三十取一進行征收。

  宣德之時曾在運河沿岸設鈔關,征收過往船只商稅。

  但沒過多久又廢除了。

  而正因為大明大規模減免商稅。

  雖然一定程度上讓市集,城鎮繁榮了起來。

  但是朝廷的稅賦確因此減少。

  造成明朝很不幸的成為了華夏歷史上最窮的朝代。

  最后也是窮死的。

  想想后來魏忠賢死后。

  崇禎聽從文官集團藏富于民的鬼話。

  就一度徹底廢除了所有商稅。

  弄得各種稅收只能壓在底層百姓頭上。

  于是便有了崇禎一朝,越繳越叛,越繳越窮。

  到李自成進北京之時。

  諾大明朝銀庫除去老鼠,什么都沒有。

  更諷刺的是,崇禎向大臣借錢。

  這些大臣一個個哭窮,哭爹喊娘的最后只拿出了幾萬兩白銀而已。

  然而李自成后來抄家就抄出了七千多萬兩白銀。

  有如此文臣,重臣忠臣。

  大明焉能不滅。

  聽劉信說著湖廣,江西等地諸事。

  劉建心中也思索著。

  看來大明如今商業氣氛濃厚啊。

  那我們劉家就更沒有理由放棄大明的市場了。

  “那父親可找到代理商了嗎”

  劉建聽后,問道。

  “恩,差不多了,按照建兒給的標準,我已經讓各地總行都進行了第一步篩選,人員已經交給了湖廣總管事郭守財,江西總管事徐銀純,廣西總管事梁秉杰,這幾位可都是我劉家商行內精明干練的管事,掌柜,讓他們進行進一步甄選,最終確定哪家來做為我們的代理商,發展各地產業,完全沒問題,另外我還打算將浙江,福建,廣東三省也建立總行,發展代理商,廣東總管事張縱群,福建李靜絕,浙江劉普也已任命,過幾日我便返回杭州,開始篩選三省代理商,并確定最終的代理商人選,如此我們也可從三省將各商行抽出,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還可以讓各地商行的人去南洋幫忙管理,發展,一舉多得”

  劉信向劉建說著自己的想法。

  “如此,甚好,我們在各地的商行,商鋪可以轉賣,也是大賺一筆,而且如此也能為我們在浙江,福建,廣東三地贏得更多的商戶依附,為我們出力,我們也可將商行內大部分人力,物力投入到南洋的建設當中,的確是一件一舉多得的事”

  劉建聽后,不時點了點頭。

  浙江三省各地商行,商鋪基本都是劉家或者其他十七家花錢購買的。

  如今要是轉賣,最少也是萬兩一套進賬。

  要是有如寧波,泉州,嚴州,廣州等府縣的商鋪。

  怎么也能賣出三五萬兩一套吧。

  當然每個省劉家還是會留下一兩個商鋪。

  用來作為總行辦公,辦事之地。

  其他代理商也可到此進貨,販賣。

  其他商鋪一賣。

  少說也是百萬兩進賬。

  用來開發南洋。

  正合時宜也。

  劉信聽著劉建說著,不時點了點頭。

  “好了,不說這些了,你在國子監如何了,什么時候開學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