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十五章:國子監貢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豪賈

  正統二年六月十日。

  今日正是國子監貢試的日子。

  和童子試一樣,劉建穿戴整齊后,便早早的出門。

  當剛走到門口,蓮兒便攔住了劉建。

  “夫君,外面來了三個抬轎子的,非要讓夫君做轎子去,我給他們說我們自己走路去,但他們非不聽,還說這是壞了規矩”

  蓮兒說完,劉建臉色一沉。

  這啥破規矩啊。

  三個來抬轎,肯定兩個一前一后,一個在一邊伺候著。

  可是劉建坐轎子,感覺就和火烤一般。

  雖然劉建也知道這個時代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是坐轎子出門。

  自己父親劉信就經常做轎子。

  但是作為后世人的劉建,其他規矩還好說,可這坐轎子,劉建實在有些接受不了。

  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欺壓嘛。

  怎么也得坐個馬車,或者騎馬才行吧。

  可是據劉建所知。

  這個時代能夠坐馬車的,那都是達官顯貴,王公貴族,皇族貴戚這一類人才能坐馬車。

  其他人能夠坐個牛車,羊車就不錯了。

  至于騎馬的,那也是上了身份的人才能騎馬。

  之所以如此。

  那是因為馬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

  而且價格昂貴。

  一匹普通的馬,最少也得二十兩一匹。

  要是上等馬,那幾乎就是有價無市。

  賣上百兩,千兩都有可能。

  而且一般馬都是朝廷專供,統一調配。

  私人嚴禁養馬,圈馬。

  所以如今才有坐轎子一說。

  其實在古代,馬車一直都是非常普遍的。

  春秋戰國之時,所謂千乘之國,萬乘之國,便是來源于一個國家車輛的多少。

  而這主要就是馬車。

  哪怕漢唐之時。

  馬車也是百姓家中標配。

  那個時候轎子是何物,還不知道呢。

  直到宋代。

  因養馬地缺失,馬匹稀少。

  僅有的馬匹都是優先供應軍隊,朝廷。

  民間開始缺馬。

  于是用人抬的轎子,便出現了。

  “我們步行去不行嗎”

  劉建聽后,問道。

  “來人說不行”

  蓮兒搖了搖頭。

  劉建走出了門。

  “請劉秀才上轎”

  來人見劉建走出后,立刻將轎子圍簾拉起。

  如今劉建雖然沒有參加童試,然其學識已經得到了知府大人,布政使大人以及杭州學院兩位學正的認可。

  自然秀才一名也算得到了。

  “我不坐轎子可以嗎,我從小就沒有做過轎子”

  劉建看了看來人,問道。

  “這,請劉秀才休要為難小的,要是耽誤了時辰,小的可吃罪不起啊”

  來人挺好,回拜道。

  “可是你們抬著,我坐著,這心里不踏實啊,要不你們在后面跟著,我在前面走如何”

  劉建又說道。

  “劉秀才這是拿小的開心呢,這要是被上頭的人看見,小的非被打死不可,還請劉秀才不要為難小的,請上轎,劉秀才要是不踏實,就睡一覺,一會就到了”

  來人再拜道。

  劉建見此,暗暗嘆息。

  這他喵什么世道啊。

  劉建嘆息一聲。

  坐進了轎子。

  只見來人大吼一聲起轎。

  前后兩人立刻將轎子抬起。

  來人則跑在了正前方。

  一邊敲鑼,一邊大吼。

  “杭州劉秀才,入國子監”

  劉建坐在轎子里。

  看著轎子外的風景。

  又聽著來人此起彼伏的敲鑼大吼聲。

  心中暗思著。

  以后我麾下,絕不能再有轎子出現。

  馬車那是標配。

  等蒸汽機,內燃機成熟后。

  汽車也要早早弄出來。

  對了還有這體制也得改改。

  不過雖然馬車是標配。

  但是自己沒馬。

  要去哪里弄馬呢。

  蒙古馬,西亞馬,歐洲馬。

  對了南洋一代應該可以找到那些天方來的商人。

  讓他們幫忙購買西亞馬不就得了。

  不過我在南洋大肆清理天方教。

  那些天方商人,會愿意為我購馬嗎。

  要不去東北或者蒙古大漠看看。

  中原一匹普通馬二十兩。

  蒙古的馬就便宜許多了。

  一般的最多也就是五兩而已,要是好馬十幾二十兩就足夠了。

  只是光買馬不行。

  還得找地方養馬才行。

  更別說這馬車也得好好設計弄弄。

  哎,以后慢慢弄吧。

  劉建想了想。

  不久便來到了國子監門口。

  劉建下了轎子。

  跟著人流走進了國子監。

  這國子監不愧是大明最高學府。

  光看這門都大氣磅礴。

  劉建抬頭看了看國子監的大門。

  心中嘆道。

  走進國子監后。

  里面的各種房舍也吸引了劉建的注意力。

  這簡直和皇宮那些建筑,沒什么區別啊。

  光從這里。

  便可看出大明還是對讀書人挺好啊。

  讓天下讀書人在皇宮中讀書。

  要是其他人,可不得感恩戴德,頂禮膜拜嘛。

  劉建心中暗思著。

  不久劉建跟著人流來到了國子監的后堂中。

  這里便是國子監貢試的考場。

  “考生注意了,把自己所帶之物一律上交,不得夾帶任何物件,否則逐出考場”

  一九品官員在門口大喊著。

  和童子試不同。

  國子監考試是完全不能帶任何東西進考場的。

  連文房四寶都不行。

  在考場內,都是國子監統一配發專門的筆墨紙硯。

  一眾考生先將自己的物件,放在了一邊的桌子上。

  之后又讓一邊的官員搜身檢查。

  之后便一一進入考場。

  劉建如此照做后。

  也進入考場內。

  一進入考場。

  劉建心中大驚。

  要是說童子試的貢院完全不是人呆的地方的話。

  這貢試簡直就是天堂啊。

  一間明亮而寬大的房舍。

  建造風格和皇宮差不多。

  房舍內,并排擺放著一排排考桌和凳子。

  桌上有筆墨紙硯。

  布局和后世的學校考試,基本一樣。

  中間沒有隔墻。

  但是每張桌子之間都有一定距離。

  監考官正坐在前方正中高臺。

  高臺下左右又坐著一人。

  考場四角各坐一人。

  如此七人,組成了貢試的監考團隊。

  相比于貢院。

  這里可要人性化多了啊。

  劉建心中想著。

  和貢院一樣。

  劉建遞上了自己的姓名牌后。

  拿到了一個號碼牌。

  這次是天字五十二號。

  根據號碼牌。

  劉建找到自己座位后。

  便坐了下來。

  不久后。

  一陣銅鑼敲響。

  “考生注意了,今日試題,先人之禮,求學之道,考試三個時辰,巳時開始,未時結束,現在開始”

  一官員大吼一聲。

  一眾考生開始低頭答題。

  劉建聽后抬頭想了想。

  先人之禮。

  那就是所謂周禮唄。

  求學之道。

  那就是荀子的勸學唄。

  看來今天主要是周禮和荀子。

  還是屬于儒家經典啊。

  劉建嘆息一聲。

  提筆開始書寫。

  “古之先人自有禮,禮者,周公旦之周禮也,周禮者,三禮之首也…………”

  劉建揮手奮筆疾書著。

  不知過了許久,劉建書寫完畢。

  抬頭看了看周圍。

  只見兩位臺下的考官正在殿中巡視。

  周圍考生也在奮筆疾書著。

  劉建暗嘆一聲。

  看來又是我先做完了啊。

  劉建想了想,起身將考卷交給了臺上的監考官,并對監考官一拜后。

  揮手離去了。

  監考官粗粗看了看劉建的試卷。

  心下大驚,臉色大變。

  此子真天才也。

  《大明豪賈》來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