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十四章:欣喜的劉信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豪賈

  “也就是說,你可知去國子監拉”

  劉信聽著劉建所說種種。

  心中狂喜不已。

  國子監監生。

  這是劉信之前敢都不敢想的。

  別說劉建考童子試第一,基本確定童院式第一。

  這簡直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啊。

  而且能夠在杭州書院中學習。

  劉信都已經很滿足了。

  更別說蔣群益要收劉建為弟子。

  知府王大人還要送劉建去南京國子監。

  這些怎能不讓劉信欣喜萬分。

  這可是國子監監生啊。

  整個浙江也就這么一個名額吧。

  多少書香門第,士紳豪族子弟想得而不得。

  就這么落在了自己這個其他人眼中賤戶,賤民的商人頭上。

  讓劉信如何不欣喜若狂。

  我們劉家就要出一個國子監監生了。

  以后成為書香門第,杭州豪族,也不無可能啊。

  大喜事啊,天大的喜事啊。

  “是的父親,蔣師還說等父親返回后,讓我們商議一番,再定吉日進行拜師大禮,至于國子監,名額已經報上了,五月初我便要啟程前往應天府,去國子監報備,六月十日貢考,過了便可得監生了”

  劉建上前拜道。

  “恩,以我兒之才,想必不難考也,至于拜師,我會讓劉重去準備,另外應天府那邊商鋪已經買下,就在秦淮河邊,與夫子廟相去不遠,至于府院,內城肯定沒戲,而外郭城又有些偏遠,所以我已命劉護原在外城內尋找,想必不久便會買下,到時候你在金陵也算有個住處”

  劉信捋了捋胡須,笑道。

  劉建聽后,心中一緊。

  秦淮河,夫子廟的商鋪。

  那怎么也得二三十萬兩白銀吧。

  畢竟那可是帝都啊。

  哪怕是后世,南京夫子廟也是繁華之地吧。

  何況還有外城一處府宅。

  如今應天府分為內城,外城和外郭城。

  內城一般是達官顯貴的住所。

  如劉家這樣的人,是肯定不可能在內城居住。

  只能住外城或者外郭城。

  相比于外城,外郭城自然要便宜許多。

  不過劉信覺得有些偏遠。

  所以劉信打算在外城購買。

  先不說外城有沒有合適的,有沒有賣的。

  就說這房價肯定不低,怎么也得二三十萬兩白銀吧。

  劉建到是不心疼錢。

  關鍵是外城之外還是有城墻。

  相比于住外郭城來說,限制很多。

  比如電報機能否順利運入城中。

  遇到緊急情況,能否順利出城。

  還有到晚上之時,外城城墻是要關上的。

  宵禁是肯定的。

  不過外郭城確不宵禁。

  所以外郭城屬于商鋪林立,哪怕夜晚也是燈火通明,人潮涌動。

  也是魚龍混雜,魚目混珠之地。

  治安也是一大問題。

  不過要是在外郭城內購買房舍,要是在沿江的話。

  豈不更方便劉建從國子監弄些書籍出來。

  恩,還是外郭城好。

  更別說外郭城一座三進府宅最多也不會超過二十萬兩。

  一般都是十五萬兩左右。

  而且這個時代可沒什么江景房的概念。

  因為迷信,靠江靠水的房舍反而不好賣。

  價格也非常便宜。

  怎么看都比外城內的房舍更好。

  “父親,孩兒覺得無論是外郭城還是外城,有住的地方便可,何況外城的府宅,房舍不僅價高,而且不一定能夠買到,不妨就在外郭城內買即可,也更方便一些”

  劉建向劉信拜道。

  “這倒并無不可,在我們商鋪邊上,就有一處合適的,三進院,只要十八萬兩,只不過外郭城治安是個問題,而且不宵禁,晚上吵鬧不止,所以才并沒有買下,我覺得還是外城更好一些”

  劉信看了看劉建說道。

  “如此,正好,孩兒有兩樣東西想請父親查看”

  劉建上前拜道。

  “哦,我兒又弄了何物”

  劉信聽后,笑道。

  “還請父親移步至偏房中查看”

  劉建揮了揮手,劉信聽后拍案而起。

  “好,看看去”

  劉信指了指門口,說完后便于劉建一起出門,來到了偏房中。

  走進偏房后,只見十八個家仆正在圍著一個巨大的機器。

  手里人手一本小冊子。

  正在不停的研究著。

  “拜見家主,拜見公子”

  見劉信,劉建走進后。

  家仆對二人拜道。

  “這是何物,有什么用”

  劉信看了看后,向劉建問道。

  “父親,這個叫電報機,這個是手搖式發電機,這個是蓄電池,這是無線電報機,這是印碼機,用電線連接,通過手搖讓發電機發電,儲存在蓄電池內,使得電報機運轉,如今我們已有兩臺,孩兒已命工匠再打造兩臺,并成立了電報機廠,由徐言守為廠長,四臺電報機打造好后,孩兒計劃一臺放在杭州家中,一臺去舟山,一臺去臺灣,最后一臺跟著孩兒去金陵,這十八位家仆,便是孩兒找來,培訓,操作電報機的人,如此哪怕相距千里,消息也可瞬息而至,最多延遲半日,可比如今派人傳信,快得多得多,比如如今呂宋戰事,從呂宋到臺灣要一兩日,臺灣到舟山最快也得十日左右,之后再從舟山到杭州半日,也就是最快也需要十三四日,而要是有了這個電報機,最多半日,消息就可傳來”

  劉建向劉信說道。

  劉信聽后,簡直不敢相信。

  “這真能瞬息千里傳音”

  劉信半信半疑的看著劉建。

  而劉建并未多說,而是命人開機,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

  看著電報機的演示,以及另一個房間里叮叮聲傳來。

  以及印碼機內的白紙印制出了符號。

  劉信心中大驚。

  但很快又大喜。

  有了這電報機,以后指揮各地不是更方便了嗎。

  “原來是這樣,這便是你要在外郭城購買府宅的原因了吧”

  劉信想了想后,問道。

  “是的,這種東西,最好不要讓其他人知道,金陵外郭城雖然魚龍混雜,但是那里沒有城墻,各種車輛沒人檢查,盤查,更方便我們運入電報機,到時候再后院弄一個密室,如此孩兒便可隨時和父親通信了”

  劉建向劉信拜道。

  “好吧,反正如今金陵那邊都是你住,明日我便傳信金陵,購買先前看好的府院,五月你去時,便可入住了”

  劉信拍了拍劉建的肩膀,笑道。

  “父親不急,孩兒還有一樣物件給父親查看”

  劉建聽后,也未多說,再向劉信拜道。

  “哦,現在又是何物”

  劉信聽后,笑道。

  劉建也未多說,而是揮了揮手。

  沒過一會,幾位工匠抱著之前打造好的擺鐘,走了進來,放在了桌子上。

  “父親,這是擺鐘,是一種機械鐘,這是時辰針,這是分針和秒針,一分六十秒,半個時辰孩兒稱其為一個小時,一小時六十分,一刻鐘十五分,一個時辰兩小時,如今孩兒已經命人成立鐘表廠,除去這種小號擺鐘外,再打造一個十米長的立地式大擺鐘,放在舟山家中計時,另外還有一種三丈高的擺鐘,放在城中給百姓計時,如此我們以后記錄時間也將更精確”

  劉建向劉信介紹道。

  劉信看了看制作精美的擺鐘。

  立時便喜歡上了。

  “好,好啊,我兒大才,真乃我劉家之幸,我劉家之福啊,哈哈哈”

  劉信又是一陣笑聲。

  “我即刻命人傳信雞籠,擇地成立鐘表廠和電報機廠,對了,我到舟山之時,見他們正在試種一種叫杜仲樹的樹,是你讓他們種的嗎”

  劉信問道。

  “是的,這杜仲樹可以產一種杜仲膠的東西,這杜仲膠用途可廣泛著呢,別的不說,就說這銅線外的絕緣體,就是杜仲膠所制,只不過如今杜仲樹還未成熟,要想成熟沒個十年八年成熟不了,而且如今的技術,杜仲膠很難提取,純度也不高,孩兒正在對比想辦法解決”

  劉建上前拜道。

  “唉,如今只要能用即可,其他的以后慢慢弄不遲,好了,今日便到這吧,明日你便去告訴你蔣師,六禮我會命人備下,再選個吉時,在書院內行拜師大禮”

  劉信笑道。

  之后劉信便離開了。

  而劉建則回頭看了看電報機和桌上的擺鐘。

  微微一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