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十五章:思索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豪賈

  國子監。

  那就是和后世北大一樣的全國最高學府。

  明朝的國子監一共有兩處。

  一為北京,也就是京師順天府的國子監。

  另一個便是南京應天府的國子監。

  朱棣遷都北京的時候。

  南京并未降為陪都。

  而是以留都存在。

  所以在大明內部,實際上南京和北京的地位是一樣的。

  只不過皇帝在北京。

  所以相比而言,南京的地位要低一些。

  看看南京的六部九卿官員,便可知。

  南京這些高官們大多是貶斥和養老。

  真正有些權利,實權的,只有南京兵部和戶部而已。

  不過雖然南京地位不如北京。

  然能進南京國子監。

  那也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那可是匯集了天下精英,青年才俊。

  入國子監,成為監生。

  不僅科考更加有利。

  而且想想這背后的人脈關系。

  要是利用得體。

  未來入仕那就是一帆風順。

  旁人也只能羨慕的份。

  如今的大明能夠入國子監的。

  一般是三種途徑。

  其一是會試考進士落榜者。

  朝廷會從中選出優秀的人,進入國子監學習。

  這一類人,類似于后世高考沒考好,復讀的。

  這類人本就是拔尖的存在。

  一般復讀三年,下次參考會試,皆會一試而過。

  另一類人,是從朝廷的高官顯貴子弟中擇優錄取。

  一般每年朝廷都會給三品官以上或者王公貴族,勛貴豪族們的子弟二三十個名額。

  通過國子監的專門考試。

  便可入學國子監。

  這類人可都是大明的貴族子弟。

  背靠雄厚。

  要是和這些人打好關系。

  以后入仕,怎會不一帆風順。

  當然,這類人本就自成一派。

  要想入這圈子。

  也不是一般人想進,進得了的。

  最后一類人。

  便是如劉建這般了。

  大明兩京十三省每個省,每年都會擁有一個或者數個名額。

  這些省選出自己省的青年才俊后。

  便會被送入國子監。

  同樣要通過國子監專門的考核,考試。

  通過后,便可進入國子監讀書。

  而劉建。

  王奔就打算將今年浙江的名額給劉建。

  讓其去國子監深造去。

  這可是別人想求都求不來的名額啊。

  常人入國子監。

  大部分都是因為會試落榜,在擇優入讀。

  顯貴子弟肯定和常人無份。

  而各省的名額。

  雖然常人可以爭取。

  但是這本就是各省子弟翹楚。

  要是把平庸之人舉薦到國子監。

  那這一省的官員都要被處罰。

  除非你能手眼通天。

  不然沒人敢濫竽充數。

  所以對國子監監生。

  常人也只能想想的份。

  這樣的機會,就這樣落在了劉建的頭上。

  怎能不讓常人羨慕,嫉妒。

  “好啊,這的確是美事,到時候四月先行拜師禮,六月去南京參考,成為監生,也是你我之光,浙江之光啊”

  蔣群益在一邊笑道。

  而王奔則看著有些失神的劉建。

  心中思量著。

  怎么這樣的機會。

  難道他還想拒絕嗎。

  “劉兄,劉兄”

  一邊的李出源看著楞在當場的劉建。

  一邊拉了拉劉建,一邊小聲說道。

  劉建回過神來。

  回頭看了看李出源,又看了看王奔三人。

  “謝知府大人美意,只是晚生才疏學淺,出身也非書香門第,恐失大人所望啊”

  劉建上前拜道。

  “嘿嘿,你不必擔心,只要你品學兼優,才能卓著,出身如何,又有何妨,想我,不也是出身寒門,嗎,以你之才,冠絕浙江已不為過,繼續在杭州學院之中,那是埋沒了你的才華,去國子監,學習經國濟世之道,富國強民之法,學成之后,上報君父,下安黎庶,這才是我輩書生之志也”

  王奔捋了捋胡須,笑道。

  “大人所言,晚生謹記,只是此事重大,晚生想和家父商議一番”

  劉建再拜道。

  “這是應該的,不過也別太久,入學國子監是六月,我們最多四月底就要把名單報上去,當然你要是愿意,我到可以提前報上去,劉郎覺得,如何啊”

  王奔又笑道。

  “稟大人,古語有言,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這去國子監也是遠處游學,所以晚生想與家父細細商議一番,再定不遲”

  劉建再拜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增廣識文,以報社稷,此乃我輩之志,再說你父與我打過交道,我想你父絕不會反對,劉郎可不得推辭啊”

  王奔見此,臉色一沉。

  見王奔變化。

  劉建心中暗嘆。

  難道今日必須得答應嗎。

  要是在杭州。

  自己還有些自由,能夠方便辦事。

  但是去了國子監,以后就只能寒窗苦讀了。

  雖然也就是一年多的時間。

  鄉試,會試之后。

  劉建就自由了。

  只是入仕為官,確實非我所愿啊。

  要是真走了這一步。

  那豈不是以后只能隨波逐流了嘛。

  所謂學成文武藝,報與帝王家。

  要是入了國子監,成為監生。

  那以后自己還有的選嗎。

  難道要隨便應付一下,考不過嗎。

  看著劉建思索。

  王奔也沒有多說。

  這件事的確太大了。

  讓其好生思索一番也是可以理解的。

  “劉兄,劉兄,這么好的事,干嘛還要猶豫啊”

  李出源在一邊看著都很焦急。

  拉了拉劉建,問道。

  劉建看了看李出源,皺了皺眉。

  “此事李兄不懂,改日我再給你說”

  劉建將李出源拉到一邊,附耳低聲的說道。

  李出源雖然不知道劉建所說為何。

  然也覺得劉建肯定有自己的主意。

  也就不在多說。

  “劉郎,這么好的機會,怎能錯過,難道你想讓我等寒心否”

  蔣群益在一邊看著有些焦急了。

  便問道。

  “稟蔣師,晚生絕無此意”

  劉建聽后,上前拜道。

  “那你說說,你為何猶豫不決,我看你也不像瞻前顧后之輩啊,還有你的志向究竟是什么,難道你不想入仕,報效朝廷,報效黎庶否”

  蔣群益又問道。

  劉建聽后,臉色一沉。

  這帽子叩得也太大了吧。

  看來今日必須做個了斷了啊。

  劉建想了想,上前拜道。

  “稟二位師長,知府大人,晚生實則并無他意,只是晚生從小并未遠離家門,故前往南京,心中有些不愿,晚生并不是不想成監生,只是想著家中父母,不能盡孝,故而猶豫不決也”

  劉建拜道。

  “原來如此啊,劉郎不必擔心,我想你父必會以你為榮,只要劉郎愿意,我想你父一定會鼎力支持,再說你六月入學,明年八月鄉試,后年二月會試,三月殿試,如此算來,也就是一年多的時間而已,不影響劉郎盡孝啊,而且要是劉郎為監生,未來高中,不僅你父,你家族上下也會以劉郎為榮啊,劉郎休要在猶豫了,還是早下決斷吧”

  王奔聽劉建說后。

  面露喜色。

  這劉建有這份孝心,不錯嘛。

  劉建聽后,心中嘆息一聲。

  看來不答應不行了。

  那就先答應再說吧。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劉建想了想,再拜道。

  “那晚生多謝大人美意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