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一十二章 電影開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真的不想當男主角

  躺在床上,蘇晴明收到了電影開始的提醒。

  也知道電影第一幕正式開始了。

  但他沒有收到任何和電影有關的信息,比如人物關系,背景以及最關鍵的劇本內容。

  只知道電影名子叫“月婚”。

  看見這個名字時,蘇晴明的心顫了一下。

  因為腦海里這兩個字不是黑色,而是用血淋淋的紅色標注。

  像是在昭告著可能會有血色事件發生一樣。

  沒有人物關系,背景,劇本,電影就這么直接開始了。

  蘇晴明完全摸不著頭腦。

  不過他倒是弄明白一件事,他又一次擔當電影主角了。

  因為從他睜開眼后,主舞臺就一直在他身上,從未離開過。

  蘇晴明甚至想,難道這部電影就他一個演員,其他人全是土著?

  因為沒有任何信息,一切都只能靠他自己慢慢摸索了解……

  一晃眼。

  三日過去。

  經過三天時間的觀察了解,蘇晴明總算弄明白一些事情。

  首先是電影背景。

  現在是糖朝,本朝皇帝是千古名帝糖太宗李氏明。

  當然具體哪一年就不得而知了。

  這是時代背景。

  至于家庭背景。

  蘇晴明出生在一個讀書人家庭,他的父親生前讀了一輩子書,可惜一直沒能鄉試合格,直到臨死前還在為此事惋惜。

  他的母親趙氏,年紀約莫在三十歲出頭。

  以現代人看來年紀當然算大,不過在唐代也算不得年輕。

  或許是因為生活條件艱苦的原因,才三十多歲,頭發就已經白了不少,看上去像個休休老矣的婦人。

  蘇晴明從小就沒有母親。

  雖然姑姑對他很好,一直視如己出。

  但再如何,也終究不會有母親的感覺。

  所以他雖然嘴上不說,心里其實一直羨慕那些有父母的孩子。

  第三步電影里,電影給他安排了一個母親。

  看著趙氏忙碌的背影,蘇晴明仿佛看見了自己的母親一樣。

  他忽然有點喜歡這次的電影世界。

  三日功夫,蘇晴明還弄清楚一件事。

  他之所以躺在床上,全因為幾日前出的那趟遠門。

  適逢佳月,鄉貢開始報名。

  蘇晴明前去報名,但是不知路上發生了什么,回家后就一病不起。

  問了趙氏,她也不甚清楚。

  蘇晴明自己回憶了好幾天,卻也沒想起來任何事情。

  這天,蘇晴明感覺自己身體好多了,一大早便起床,在庭院里舒展身子。

  趙氏天不亮就起床,開始做各種雜事,還給他準備了早飯。

  說是早飯,但其實就是稀粥。

  一碗粥,看不見幾粒米,簡直稀得不能再稀了。

  不過就算這樣,趙氏自己沒喝,只有蘇晴明喝了一碗。

  蘇晴明明白,這是因為他們家實在太窮了。

  雖然糖朝在歷史上是比較富裕的時期,但無論哪個朝代,窮人還是很多的。

  蘇晴明他們家,父親早幾年就病死了,他一直讀書,家里開支全靠趙氏做些手工零活艱難維持。

  能夠早上喝碗粥已經算是不錯了。

  村里還有些人家,一天就吃兩頓甚至一頓,出門甚至還要穿雙破草鞋。

  這個時代,如果家里沒有幾塊良田,想要吃飽飯實在不容易。

  普通人想要出人頭地,幾乎沒有機會。

  讀書人還稍微好些,起碼還有一點希望,就是科舉考試。

  糖朝的科舉制度還算正式,考試門檻也比較低。

  只要不是作奸犯科者,基本都可以報考,但考上的難度并不小。

  他的父親就是考了幾十年卻一直連鄉貢都沒能考過。

  蘇晴明這個身份從14歲開始參加鄉貢考試,連續考了4年,還是一直落榜,今年再考不上的話,就是第五年了。

  不過,根據腦子里關于考試內容空空如也的情況來看。

  今年應該又是沒戲的一年。

  蘇晴明倒是對此并不在意,他畢竟不是這里的人,只是心疼一直盼他考中的趙氏。

  話說。

  這天吃完早飯,蘇晴明決定出門溜達一圈。

  他現在生活的地方叫蘇家村。

  村子里基本都姓蘇。

  往前數,總能攀上點親戚關系。

  因此村子里倒是其樂融融,鄰里關系融洽。

  當然,哪里都會有老鼠屎,這是避免不了的。

  蘇家村位于蘇州,位置較為偏僻。

  主要是周圍有幾座大山,這些山阻礙了村子發展,不過這些山也養活蘇家村人。

  村子里有不少獵戶,都靠進山打獵為生,還有些人靠進山采藥,再拿去最近的集市上賣。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這么個道理。

  但不得不說,蘇家村的風景的確不錯。

  有山有水,走到哪不是良木就是良田。

  空氣也格外清新,連天空都比現代要干凈。

  生活在這樣的地方,可以滋養身心,讓城市生活帶來的急躁氣息逐漸褪去。

  總之。

  蘇晴明是一下子就喜歡上這里。

  而且在這里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用去滿月酒店,也見不到那些可怖的鬼客。

  蘇家村不算大,但也不小,約莫著有百來家住戶,全村可能有近千人。

  蘇晴明就是在自家周圍簡單轉了一圈,也沒走遠。

  覺得疲了,蘇晴明放棄繼續溜達,轉身回家。

  回家途中遇上幾個孩童。

  這些孩童年紀約莫在八九歲的樣子。

  看見蘇晴明后,紛紛笑起來,對著他指指點點。

  有個年紀稍大一點的男孩,膽子也大一點,笑著問他,“蘇秀才,你今年考得上舉人嗎?”

  看似詢問,其實是在嘲笑他屢試不第。

  蘇晴明在蘇家村還算有點名氣,畢竟村子里讀書人不多。

  不過他的名聲絕對算不上好。

  他和他父親屢試不第已經成了不少人眼中的笑話。

  就連村里的孩童也會唱兒歌笑話他們父子倆,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鯉魚想躍龍門,沒有文曲星的命,卻得了文曲星的病。

  當然。

  主要是替他父親背鍋。

  畢竟即便算上這次,蘇晴明也不過才參加五次鄉貢考試。

  這年頭。

  讀書人沒參加個十七八次鄉貢考試,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讀書人。

  而那些考上的人中,雖然天才有之,但更多的還是苦熬苦學的居多。

  所以才有那句話。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