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六十二章 西遼歸附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動物天堂計劃

  許春華看著那些離去的偵察兵們,開口抱怨道:“唉!這林子也太密了!要是換成在外面,我們派出幾艘飛艇就能把地面上的敵人看得一清二楚了,哪里還需要這么麻煩呀!”

  “大理人顯然也知道這一點啊!所以才會等我們進了林子再發動偷襲!接下來還是小心一點吧!”一旁的戰友郁悶的回道,他們這一路行軍原本就很是辛苦了,現在還要時刻警惕敵人的偷襲,一點放松的時刻都沒有了,這真的是和實戰沒有什么區別了啊!

  而就在這些大夏聯邦的士兵們在密林之中艱難跋涉的同時,那出使西遼的隊伍倒很是順利。

  一路上那些馬匪們見到這支規模不小,裝備精良的使團之后,是紛紛退避,不敢對其動手,即便是那些自認為實力比使團更強的盜賊團伙也是一樣,畢竟青龍帝國,現在已經在亞洲這一片打出了威名,從古至今,還沒有哪一個帝國,能夠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橫掃這么多強國,一統中原的。

  一些響馬們更是起了要投靠青龍帝國的心思,畢竟現在這個帝國的崛起已經是勢不可擋了,這時候再不加入,那等到對方騰出手來,那么他們肯定也會像中原腹地的那些同行一樣被通通剿滅的。

  這支使團的首領張穆對于這些來投靠的響馬倒也是歡迎的,只要對方沒有做過大惡就可以暫時加入使團,等到返回中原之后再行安排。

  至于如何判斷這些馬匪有沒有作惡,自然還是用以前的老辦法,測謊儀測謊了!

  這些古代人可并不清楚測謊儀的運作原理,更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可以騙過這神奇的測謊儀,只要稍微問上幾句就原形畢露了。

  正是由于這些馬匪的加入,導致使團路才趕了一半,隊伍的人數便增加到了一千人以上。

  這時候他們又遇到了西遼前來接應的人馬,這是一支數量也有千人左右的騎兵隊伍。領頭的是一個叫做耶律松山的家伙,聽名字就知道絕對是耶律大石的親信。

  自從上一次因為盟友西夏的求救而注意到青龍帝國的存在之后,耶律大石一直都在關注著這個突然崛起的帝國。

  他靜靜的看著對方一路滅掉了西夏、大金和大宋等中原的強國,基本統一了中原之后,心中是慶幸無比,自己之前放棄了返回中原摻和這場混戰的打算。

  說起來他以前也是有要殺回中原的想法的,只是在被金國暴打了幾次,意識到了憑自己手中的這點兵力無法成功殺回中原之后,便慢慢的放棄了這個想法,開始專心在西域發展。

  現在的事實也證明他的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在西域這邊,欺負這些小國真的是很舒服,就連那看起來很是強大的塞爾柱帝國,也是被他屢屢擊敗,地盤被他步步蠶食,眼看就快要徹底崩潰了。

  等到塞爾柱帝國徹底被打崩之后,他便可以靠著吞并其國土和人口,一躍成為西域的頂級強國了。

  只是在這時候他得知了青龍帝國向著西遼派出使團的消息,這讓他立即明白,對方終于是注意到西遼這個躲在西域角落里的小家伙了,派遣使團應該就是來試探他的反應,如果能拉攏就拉攏,不能的話恐怕就要和其他幾個之前挑釁過青龍帝國的小國一樣被征討了。

  這時候耶律大石心中也是后怕不已,幸虧他之前忙于對付塞爾柱帝國,根本就沒有心思去侵擾青龍帝國,這才讓對方沒有對自己生出惡感,并沒有直接派兵征討,而是先派出了使團來他和談判,給了他一個選擇的機會。

  面對著這個選擇,耶律大石很快就做出了最后的決定。那就是選擇投靠青龍帝國。

  如果還有反抗的可能的話,耶律大石自然也不想這么快就屈服,但是雙方的實力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他完全看不到戰勝對方的機會。

  因此為了不讓自己和手下白白送命,耶律大石也只能是選擇屈服于這個強大的帝國了。

  在派出部隊去接應青龍帝國使團的同時,耶律大石也叫來了自己手下的文武官員們,向著這些手下宣布了自己的決定,好讓這些手下在使團到來之前,有足夠的時間好好調整心理狀態,接受這個現實。

  幸好這個階段耶律大石手底下的文武大員們大部分還都是漢人、蒙古人和契丹人,而這些人也都清楚,面對著大一統的中原王朝,他們確實是沒有什么抵抗之力的,早點投降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了。

  不過還有一些人卻是提出,可以繼續向著西邊進發,以此避開青龍帝國的兵鋒,不一定非要投降。只有逃得夠遠,想必青龍帝國也是不會一直追下去的。

  但是耶律大石卻是否決了這個提議,對于他來說,自己一路從大遼逃到了這偏遠荒涼的西域,逃得已經夠遠的了,現在他也真的是不想繼續逃下去了。

  況且那青龍帝國據說有著強大的空軍部隊,他們就算跑得再快,恐怕也沒有對方的空軍跑得快吧!

  由于耶律大石最近率領著西遼接連取得了好幾次大勝,威望很高,所以那些反對的文武大臣見到對方堅持,也只能是同意了耶律大石的方案。

  在西遼君臣們的等待之中,青龍帝國的使節團終于是抵達了西遼首都虎思斡耳朵。

  為了表達自己對于青龍帝國使團的重視,耶律大石甚至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在城門口迎接這支遠道而來的使節團隊伍。

  使團首領張穆見到這一幕,臉上也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笑容,對方如此做派,他要是再看不出對方的用意那就真的是笨蛋了。

  一行人互相介紹了一番之后,笑吟吟的進入了城池之中。

  而張穆在進城之后,發現這城里面不少建筑居然都是典型的中原風格,不知道的話,還以為是來到了某個漢人統治的國度呢!

  從這也能看出遼國漢化程度之深,其實已經和真正的漢人沒有多大區別了,所以耶律大石這個大遼皇族,在這西域建立了自己的國度之后,也在不知不覺之中將他之前在中原所學的不少漢家文化帶到了這里。

  只是張穆也看出了這個勢力的一些隱患,那就是在這城中走動的不少民眾,都是那須發發黃的西域蠻夷,其中黑發黑眸的漢人和契丹人可并不多見。長此以往之下,這些耶律大石從大遼帶來的親信們很快就會淪為少數族裔,這對于其統治可是大大不利啊!

  幸好,青蛟王大人也早就幫對方考慮到了這一點,并且給出了解決辦法。

  在張穆心中回憶著蘇理交代的那些事情的時候,一行人很快就抵達了皇宮。

  這里自然是無法和大宋那大金的皇宮相提并論了,畢竟耶律大石也才剛剛在這里站穩腳跟,還沒能來得及大興土木修建自己的皇宮。這里以前也不過是這虎思斡耳朵城的城主府而已,所以看著很是簡陋寒酸。

  幸好張穆也并沒有在意這點,笑著和耶律大石進入了這座簡陋的皇宮之中。

  為了表示對耶律大石這位王者的尊重,除了兩名近衛之外,其他護衛也都被他留在了皇宮外面。

  而在進入了皇宮之后,張穆也沒有繼續和耶律大石廢話,直接就取出了蘇理交給她的圣旨。

  這封圣旨,是蘇理冊封耶律大石為遼王的圣旨,當然這要是在對方愿意臣服于青龍帝國的前提下,不然張穆是絕對不會拿出這封圣旨來的。

  說起來耶律大石也是青龍帝國冊封的第一個王了,而且還是一個異姓王,這也算是耶律大石的一份殊榮了。

  在張穆宣讀完了圣旨之后,耶律大石臉上也終于露出了一絲真誠的笑容,他原本以為,自己投降了之后,最多也就只能當一個無權無勢的富家翁了,畢竟那青蛟王蘇理,似乎對于各國的原統治階級都不怎么待見,不是被殺了就是棄之不用。他原本以為自己也不會例外,結果對方卻是封他為遼王,這西遼的軍政大權大部分也依然在他手里面,和之前幾乎沒有什么區別。只是據說之后會給各部隊派出一些什么指導員之類的,想來應該和監軍差不多吧!

  這也是應有之意,他剛剛歸附,對方自然還無法徹底信任自己,要是連一個監軍都不派,那么他反倒要擔心了。

  “遼王殿下,真是恭喜了!這是蘇理陛下賜予你的金印,今后您就是青龍帝國的遼王兼征西大元帥了!”張穆笑著,又取出了一個金印和一個虎符。

  如果有熟悉蘇理的人在這里的話,那么肯定是會聽出這征西大元帥才是重點,蘇理這壓根就是把耶律大石當成了一個大將在用了,所以才會對其如此厚待。其實如果岳飛當初投降了的話,最后一個王位的封賞也肯定是少不了的,可惜岳飛對于大宋太過愚忠了,就是不肯投降,蘇理也只能對其痛下殺手了。

  可是顯然耶律大石并不清楚這其中的關鍵,依然是在那里癡迷的看著那個上面鑲嵌了一個碩大無比的藍寶石的遼王金印。

  這玩意其實是蘇理從深藍星那邊弄來的一個人造寶石,根本就不值什么錢,她一下子買了幾百個,其中鑲嵌在這遼王金印之上的這個,直徑超過了十五厘米,足有鵝蛋大小。

  耶律大石自認為自己也算是見識過不少奇珍了,但是也從來沒能見過如此碩大又純凈無暇的寶石。

  那位叫做蘇理的女帝,能夠舍得將這么珍貴的一顆藍寶石賜給他,也足見其對自己的重視了。最后,沉浸在寶石蔚藍光澤之中的耶律大石還是被一旁張穆的話語給驚醒了。

  “遼王!遼王殿下,蘇理陛下除了這金印和虎符之外,還賜下了一只親自祭煉過的氣運之鼎,可以幫助遼王鎮壓遼國氣運!以后只要青龍帝國不亡,遼國便也不會再有之前那樣的亡國之憂了!”

  聽著張穆的話,耶律大石不由得更加欣喜了,據他所知,那女帝蘇理確實是一個有大法力的高手,對方賜下的這什么氣運之鼎肯定也是有玄妙的。

  在耶律大石的催促下,一只一人多高的巨大青銅鼎很快被八名膀大腰圓的士兵給抬進了皇宮之中。

  那青銅鼎之上鐫刻著許多玄奧無比的圖紋,即便是耶律大石這樣沒有修煉過的人也能感受到其散發著一股特殊的氣息,再湊近一些看看,便可以看到其一面刻著安西兩字,還有一面則是刻著一個遼字。

  耶律大石的那些臣子們,見到自家老大居然被那青龍帝國封為了遼王,并且那女帝還又是賜金印、虎符,又是賜這氣運鼎的,也全都為自家大王高興。

  皆大歡喜之下,這皇宮之中很快就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歡迎張穆這些青龍帝國的使者們。

  那虎思斡耳朵的城頭,很快除了西遼的旗幟之外,也飄揚起了青龍帝國的國旗,并且其高度要比西遼的旗幟高出了一頭,顯示出了宗主國和附庸國的尊卑之別。

  而與此同時,遠在臨安城的蘇理也感應到了西遼的歸附,因為她此時已經感覺到自己拿出來的那個遼鼎開始吸取氣運之力了。

  這氣運鼎也是她最近開發出來的一種特殊法寶,幫助她更快的整合被征服地區的氣運之力,盡快的將其納入自己的體系之中,同時也能夠用來防止世界意志的反撲。這氣運鼎一旦到位,那么世界意識便再也無法調動這個地區的氣運之力了,同時更無法進入該地區搞風搞雨,暗中操控影響人心了。

  不過蘇理也感覺,這十二世紀風云際會的世界意識好像是放棄了抵抗一般,最近都沒有發起過什么有效的反擊了,似乎是知道自己不是她的對手,甘心認命了。

  除了西遼的那一個氣運鼎之外,其他被征服的地區,像是蒙古、西夏之類的地方也都各自有了一個氣運鼎鎮壓氣運,至于原本是屬于大金和大宋領土的中原地區,更是足足有著九個氣運鼎用于鎮壓氣運,也就是那原本很是著名的九鼎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