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五十五章 準備開業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青春80年代

  晚上,張小雨吃過飯就守在電話旁邊,眼看著到了八點多了,還是沒反應,可把他急的團團轉,也沒心思看電視了。

  “這家伙難道還沒醒?”

  “不會失敗了吧。”

  叮鈴鈴!!!

  張小雨的小心臟猛地一縮,連忙拿起電話,道:“大飛兄,怎么樣了?”

  “什么大飛兄,是我。”

  小虎完全摸不著頭腦。

  “是小虎啊,我聽錯了,咋了,培訓班開業了?”張小雨滿滿的失望。

  “嗯,今天攝影班和美術班都開始上課了,學員們比年前還多,好多都是前幾批學員們介紹過來的,哈哈…,咱們培訓班在圈子里有名氣了。”小虎開心的說道。

  “是嗎?那是好事,好事。”

  “對了,還有一件事情,富士膠片的那個石川美雪也進駐我們公司幾天了,今天還在教室里宣傳了呢,那話說的聽著真舒服,比我們高了好幾個層次,到底是大公司,專業做市場的,真不一樣。”

  “嗯,你要多聽多學,向她請教問題。”

  “你抽空來一趟吧,她催我們簽協議呢。”

  “這個不急,我這幾天比較忙,三月底才能得空。”

  “還是飯館的事情,感覺你心不在焉的。”

  “是啊,好多人都盯著我呢,我壓力大,公司那邊你頂著吧,我實在沒空。”張小雨抱怨道。

  “也行,你先把家里的事情辦好,不說啦,掛了,哦,忘了告訴你了,我招了一女助理,女大學生,可漂亮了。”

  “好事好事,你自己看著辦,掛了吧。”

  張小雨哪有心思跟小虎聊天,急急忙忙的掛了電話,這邊才放下,電話就響了起來。

  “喂,我是張小雨。”

  “小雨兄,是我陳大飛,剛才給你打了好幾個電話都占線。”

  “抱歉抱歉,我剛才跟我女朋友說情話呢,她天天粘著我,煩死了,這文化人啊,不好伺候,你以后可別找有文化的女朋友。”

  “哈哈…,我可沒你那么挑剔,只要不碰到我姐那樣的,我就慶幸了。”陳大飛笑道。

  這孩子已經被陳麗麗嚇出陰影了。

  “大飛兄,我今兒個跟你說的事情怎么樣了?你家里人同意不?”

  “小瞧我了不是,我做事哪輪得到他們指手畫腳的,還不是我一句話的事兒,錢我都準備好了,就等著你那邊了。”陳大飛霸氣的說道。

  末了補上一句,“還有,我姐說了,她全力支持我。”

  張小雨等的就是這句話,但是不能表現的太明顯,于是道:“話說我也好長時間沒見到她了,上次幫我這么大的忙,我一直想找個機會謝謝她呢,改天我做東,請你們兩吃個飯。”

  “行,你把那個飯店先裝修好,然后我把許可證辦了,早早開業,我都等不及了。”

  陳大飛很自覺的接過了屬于他的工作。

  “好,明天我就去找人裝修,就這樣,拜。”

  “拜。”

  這邊一放下電話,張小雨抬起頭才發現一家人都看著自己,點頭道:“別操心了,都擺平了。”

  周春園松了口氣,道:“那就好。”

  “那就好,明天我你有超叔去,讓他帶人給你裝修。”張平說道,兒子說的對,他們這些人只能打下手,協調指揮工作的確干不了。

  “還有桃子爸,咱這裝修離不開木工。”張小雨補充道。

  解決了心頭大事,張小雨總算睡了個好覺。

  第二天上午就去城里把租房合同簽了,柳保順和陶老板需要兩天時間騰地方,主要就是柳保順要清倉大甩賣。

  張小雨就和桃子爸、張有超等施工隊一起買裝修材料。

  時間再次過去了一周,燒烤店終于布置完畢,

  帶著張勇敢一起買了廚房用具,燒烤用的炊具是張小雨找電焊工直接訂做的,這玩意目前也買不到,就連飯店的名字都專門搞了一個霓虹燈裝飾,確保晚上也能看到。

  為了顯示自己的店鋪特色,張小雨將兩只羊頭骨骼吊在店門口,讓人一看就知道里面有羊肉。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小張村燒烤店。

  陳麗麗將一串羊肉吃完,又吃了兩串烤金針菇,砸了咂嘴,在她面前竹簽都堆了一大把。

  “你這個東西做的還挺有新意的,味道也很好,不錯不錯。”

  “好吃,好吃,肯定能火。”陳大飛連續擼了十幾串烤豬肉片,吃得滿嘴都是油,連連稱贊。

  “你們能吃得慣我就放心了,來,后面還有三道大菜,地鍋雞,酸菜魚,甜肉。”

  張勇敢將三道主菜做好端了上來,眼前這姐弟二人就是試吃人,他們的意見很有參考價值。

  “嗯,我最喜歡吃鍋貼餅了。”

  陳大飛從鍋里拿了一塊貼餅,這餅有一大半被湯汁浸泡,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兒,讓人很有食欲。

  “好吃,比湯泡餅好吃,味道都在餅里了。”

  “我也嘗嘗。”

  陳麗麗見弟弟吃的大呼小叫,自己也拿了一塊吃,發現確實好吃。

  她喜歡吃豬瘦肉,不喜歡肥肉,因為太膩了,不過今天既然是試吃的,她就得嘗嘗,于是夾了一塊肥瘦相間的送進了嘴里。

  瞬間瞇起了眼睛。

  “太好吃了,一點都不肥。”

  伸手就將盤子拉到了跟前,大口小口的吃了起來。

  “麗麗姐,這甜肉不能多吃,否則不好消化。”張小雨友情提醒道。

  “是嗎?”陳麗麗狐疑道。

  “當然,你喜歡吃的話,以后可以常來吃。”

  “都給我吃,我不怕膩。”

  陳大飛將姐姐吃剩的幾塊肉迅速夾進了嘴里,反正是比家里做的飯好吃多了,不愧是大廚。

  “那我吃點酸菜魚緩和一下。”陳麗麗轉頭去對付酸菜魚。

  “老板,你這里都有什么吃的呀?”

  兩個女孩走了進來,他們對于眼前這家復古裝修風格的小飯館有強烈的好奇心,第二街就那么大點地方,對于經常來逛街的人來說,什么風吹草動的都別想瞞過她們。

  “我們這里主要就是燒烤搭配地鍋雞、酸菜魚之類的主菜,不過要過幾天才能開業,你們可以先嘗嘗。”

  張小雨從桌子上拿了幾串遞了過去。

  “好香啊,這是烤肉?”其中一個女孩好奇的問道。

  “對,我們直接在炭火上面烤的,有煙火氣息,烤羊肉、培根、小魚,還有烤金針菇等素菜。”

  兩個女孩吃了起來,眼睛一亮,道:“味道還不錯耶。”

  “要是價格不高,以后可以經常過來吃。”

  “不貴的,我們這里可以零售的,素的一毛兩串,葷的一毛一串,一般來講葷素搭配,一塊錢就夠吃的了。”

  燒烤的目標是平民百姓,這跟大飯店還是的經營路線是不一樣的,比如桃園飯店,吃頓像樣的飯得三四十塊錢。

  “價格還行。”

  兩個女孩吃了幾串就離開了,這價格既不貴也不便宜,剛好卡在那個點上,之后又有幾波人過來詢問,都被張小雨送了幾串燒烤打發走了。

  這時候,陳麗麗和陳大飛也吃完了。

  陳麗麗擦了擦嘴,開口說道:“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的事情就交給我吧。”

  “那可就多謝了,以后可要常來光顧呀。”

  “只要你不心疼那兩錢,我會常來的。”

  陳麗麗背著包離開了,陳大飛屁顛屁顛的跟在后面,他要騎自行車將老姐送過去上班。

  張小雨本來還想著這兩人吃不完,他和張勇敢將就著對付一頓算了,沒成想這就是兩吃貨,將準備的幾個菜都吃完了。

  “成了?”張勇敢問道。

  張小雨點頭,道:“成了,3月15號開業,回去以后組織人手吧。”

  兩人當天下午便返回了村子,張勇敢自行招募三個幫廚,剩下的服務員等要張小雨自己招人。

  村里人都知道要招人了,這樣的機會可不多,紛紛聚到張小雨家來。

  張小雨家里就是小板凳多,隔壁桃子她爸就是木工,張小雨一口氣買了二十多個板凳,他燒烤店里面的桌椅全是找桃子爸訂做的,用的全是好木料。

  崗位有限,來的人遠遠超過了需求。

  “大家聽我說,家里有孩子在我的培訓班工作的就不要參與了,確定在家養雞養豬的也不用參與了,馬上溫度上來,準備抓黃鱔泥鰍的也不要參與。”

  這下就砍掉了一大半,眾人議論紛紛。

  “崗位有限,大家都不容易,好處不能讓一家全得了,否則其他人怎么辦?而且以后我這店鋪肯定是要擴大的,開到市里、省里去,不要著急,人人都有機會。”

  “可我們就是瞅著離家近,能照顧家里。”有人說道。

  “嬸子說得對,離家最近的辦法就是在家養雞,你可以同時養殖蛋雞和草雞,既能賣雞蛋也能賣雞肉,直接送我家里來,你不用擔心賣不掉,也不用擔心我壓你價。”

  張小雨伸出兩根手指,道:“只要你狠下心來,蛋雞、草雞各養一百只,保證能掙到錢。”

  “各位叔伯,擅長捕魚的可以做準備了,再過段時間泥鰍黃鱔就出來覓食了,你們可以訂做竹籠,只要你們跑得快,整個宿市都是我們的狩獵地盤,放開抓,有多少我要多少,這可是暴利,不瞞大家,我就是靠抓黃鱔掙的錢才買了拖拉機。”

  這是張小雨第一次對外透露他通過抓黃鱔掙了多少錢,一個夏天幾千塊。

  “拖拉機!!!”

  莊稼漢們一聽這話眼睛放光,身為農民的他們對于拖拉機有著很強的執念。

  以前大家都用牛耕地的時候還沒什么,可是眼下張小雨和小虎兩家都買了拖拉機,那效率看的他們眼紅,平常還能用來拉貨,太方便了。

  “不擅長捕魚的叔伯們,你們就在家養豬、養羊,我的燒烤店需要大量的豬肉、羊肉、雞肉,你們不要為了省錢天天喂青草,那一年也出不了欄,要喂飼料,特別是玉米面,這玩意兒產量是大豆的好幾倍,就算花錢買也很便宜,這個養法一年能出至少兩茬豬。”

  張小雨拍了拍手,道:

  “生活處處是賺錢的機會,我已經為大家推開了大門,只要走進去,每個人都能撿到錢,好了,符合我條件的留下來,其他人都散了吧。”

  最后總共有二十多個人留了下來,張小雨眼睛一掃,心中頓時有了數。

  “哎呀,王大娘,你怎么也來湊熱鬧?”

  王大娘的背駝的厲害,笑呵呵的說道:“來跟著你發大財呀。”

  “你可饒了我吧,你這兒孫滿堂,小日子過得,何必受這份苦,再說了,馬上訂做竹籠的人多了,你在家給王大爺打個下手也好,趕緊回吧。”

  “老了,不中用了,我還是在家養雞得了。”

  王大娘顫顫巍巍的拄著拐杖離開了,看得張小雨一陣擔心。

  連續篩掉了十來個人,最后留下了八個人。

  擦桌子、回收碗碟以及洗碗工,各兩個中年婦女,她們吃苦耐勞,能夠長期從事這種枯燥、油膩的工作,兩個年輕的小媳婦當上菜的服務員,還有一個專門負責零售打包,最后‘大堂經理’交給了慶娘。

  再加上張勇敢那邊四個人,小小的燒烤店容納了十二人,代表了十二個家庭,這樣算是緩解了燃眉之急。

  開業前這幾天,張小雨找裁縫給員工們一人訂做了兩套衣服,特別是上菜的兩個小媳婦和慶娘,穿的都是包臀裙,肉色絲襪,然后又在西城區一個小區租了房子,作為男女員工宿舍。

  村里養羊的不算多,因此還需要到周圍的幾個村落宣傳購買,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菜市場才是長久穩定的貨源地。

  1990年3月15日,宜開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