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五十一章 過年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青春80年代

  花了半天,坍塌的那一段也修好了,大棚里的溫度重新升起來了。

  “這一段西紅柿算是毀了,最好能重點別的東西。”

  “那就種青椒,這玩意兒也挺受歡迎的,關鍵是不用操心。”張小雨在辣椒和黃瓜只見糾結了一下,最終選擇了辣椒。

  本來這一天該是觀賞美景的,現在也沒心情了。

  中午吃過飯,張小雨騎著摩托車將姐姐送到鎮上的照相館,然后就在照相館里頭幫忙。

  本以為大雪天氣客人不多的,事實上恰恰相反,不少客人要求在室外照相,裹得跟粽子似的,站在雪地里留影紀念。

  第二天,張小雨待在家里沒有亂跑,因為要蒸饃。

  他負責劈柴,小蘭負責燒鍋,母親做饅頭和包子,饅頭里面有的放糖,有的放蜜棗,包子餡用的是蘿卜粉絲,要連續蒸五鍋,每一鍋有兩籠。

  第一鍋先蒸的就是包子,剛出鍋的包子味道最好,張小雨吃了四個大包子,小蘭吃了兩個。

  蒸饃結束之后就是炸油條、丸子等各種零食,從早上忙到傍晚,屋里不停地往外逸散出水蒸氣,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是差不多的情況。

  除夕這一天早晨,張小雨早早的爬了起來,母親燒鍋用面打好了漿糊,張小雨和姐姐兩個人將對聯全部貼好,然后一家人簡單吃了早餐,就開始為午飯做準備。

  有的地方流行大飯,早餐和午餐都是簡單對付,而有的地方比較重視午飯。

  洪縣這邊的過年習俗是午餐比較豐盛,晚餐吃餃子。

  噼里啪啦…

  鞭炮聲響了起來,就像是一個信號,一家家都點燃鞭炮,預示著過年了。

  午飯,先是下酒菜配飲料,接著就是雞魚肉各種大菜輪番上陣,吃的是肚皮鼓鼓,吃過飯之后一家人開始包菜餃子。

  “小雨,你看看那餃子都是扁的,難看死了,要多放餡。”

  “我也想啊,可是餡放多了不好捏。”張小雨抱怨道。

  “那你去趕面皮,讓你姐來包。”周春園吩咐道。

  “好好好,這個簡單。”

  張小雨接過巴掌長的搟面棍對著一個個面團碾壓起來,發現這也是個技術活,姐姐壓出來的面皮又圓又薄,他壓出來的是橢圓形的,厚薄不一。

  “少爺,你還是歇著吧,再搞下去,這餃子可就沒法看了。”

  “不行,我非把它壓好不可。”

  張小雨不斷地總結經驗,連續搞砸了十幾個面團之后,終于自學成才,勉強能拿得出手了。

  “小蘭,你想不想吃到硬幣?”

  “想啊,最好五毛以上的。”小蘭建議道。

  “好,我放一塊和五毛的。”

  張小雨找了三個一塊和三個五毛的,讓姐姐包在餃子里,這玩意不能太多,要不然就沒驚喜了。

  餃子包的比較多,夠吃三天的,雖然餃子比較好吃,可要是頓頓都吃,就會發現其實很痛苦,還是饃饃好吃。

  除夕晚上,一群人守在電視機跟前看聯歡晚會,一直看到半夜12點,這時候人群散去準備放鞭炮。

  張小雨從屋里拿出了最大的一盤,在門口點燃,這是用來迎接新年的鞭炮,預示著來年會更好。

  鞭炮聲響起,就意味著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到來了。

  大年初一,基本上就是串門,一個個兜里都裝滿了零食,聚在一起聊天、打牌、嗑瓜子。

  正月初二開始,接親戚,主要就是一些老親戚,父母那一輩的人,接親戚的主力就是張小雨,他現在是老張家的牌面,騎著摩托車天天在親戚家混飯吃,少不了一頓吹噓。

  日子就在這種吃吃喝喝中過去了半個月,等到張小雨再次和小虎碰頭的時候才發現雙方都胖了好幾斤,尤其是小虎,臉都圓了一圈。

  “這樣的生活太墮落了。”

  張小雨開始裝逼,實際上他吃的比誰都多,很多人一年到頭的奮斗就是為了能回家過個好年。

  “我想天天過這樣的日子,可惜啊,最近家里伙食質量下降的厲害,看來又到了出去賺錢的時候了。”小虎說道。

  “明天是元宵節,過完之后你就出發吧,這次多帶幾個人,年輕人需要一個機會。”

  “我知道,標準就是嘴甜是吧,你不去嗎?”

  “我去不去意義不大,還得在家里準備開燒烤店的事情呢,估計得三四月份才能過去了。”

  雖然只是一個小飯店,可要忙活的事情比較多,沒有兩月搞不定。

  “也行,過年這段時間我在村里竄門,好多人都蠢蠢欲動,想跟著咱們出去掙錢,你要是再不把飯店搞起來,不定出什么事呢。”小虎回道。

  要是擺攤做小買賣就算了,現在都開公司了,親戚朋友家的孩子想跟著出去,總不能一直拒絕,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蛋糕做大,讓更多人都能吃到。

  “那我去通知大家了。”

  “去吧,有什么特殊情況你就及時打電話給我。”

  “知道了。”

  元宵節一過,村子重新恢復了以往的狀態,只是私底下暗流涌動。

  小虎等人又要出門掙大錢了,而大家只能干看著,心里著急,但是正主張小雨還在家,于是天天來張小雨家里串門,打聽有沒有掙錢的路子。

  決定跟著養殖蛋雞的家庭還算比較穩,那些什么成本都不打算投入,只想著靠人力掙錢的家庭跑得最勤快。

  張小雨這兩天也沒閑著,一直往城里跑,他在看門面房,現在洪縣的美食節還沒有出現呢,目前城里只有縱橫兩條主街道坐落在核心地帶,被一條環城河包圍起來,然后就是東西南北四個外城區。

  要說人流量最高的,就是這縱橫兩道街,被稱為第一街和第二街,第一街是各種店鋪,賣衣服、鞋子、電器,第二街就是雜貨鋪和各種小吃,小吃都是手推車,兩邊的門面房生意都被搶走了。

  張小雨的目標就是第二街的門面房。

  接連觀察了好幾天,發現只有靠近街道盡頭的一家賣針織用品的店鋪貼出了轉讓意向,但是這里人流量已經大幅度衰減了,張小雨不太滿意。

  姐姐開照相館的時候,就是因為沒有好位置,選了個偏僻一點的,結果吃了大虧,這次一定要吸取教訓。

  張小雨買了兩個燒餅,蹲在路邊吃了起來。

  那些特別好的位置無論做什么生意都能賺錢,是不會轉讓的,那么只能選次一級的地方。

  燒烤店不但要求店里空間大,外面也要能擺上幾張椅子吃飯,特別是夏天的時候,很有調調,所以靠近十字路口最繁華的這一段太擠了,也不行。

  “看來只能在后半段想辦法了。”

  可偏偏很多人就喜歡往這里頭鉆,感覺像是發現這個城市的小秘密一樣,里面人來人往,擠不動。

  張小雨將主意打到了巷口拐角處的這所房子上面了,它的側面正對第二大街,但屬于承重墻,沒有留門,墻根前被兩個賣小吃的攤位霸占了,真正的大門是在回字巷這邊。

  老板是個賣大頭皮鞋的,這玩意兒賣的很火,可是賣的太多了,也就掙不到錢了,一雙能穿七八年,從來沒有回頭客,生意很冷清。

  “隨便看,合適了就試試,不買不要緊。”柳保順笑著的說道。

  以前那是日進斗金,現在也就能不貼本了,摸不準市場走向,就這么干耗著吧。

  張小雨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裝模作樣的在店里轉了一會兒,實際上在悄悄用步子丈量營業面積。

  “八十多平米,再去掉廚房,這才能放幾張桌子……?”

  心里一陣失望,好在還有一個樓梯通向二樓。

  柳保順見到張小雨徘徊在樓梯口頻頻抬頭往上看,很是疑惑,解釋道:“小兄弟,貨物都在下面,二樓是我住的地方。”

  “是嗎!?”

  張小雨笑了笑,轉而道:“老板,生意怎么樣啊?”

  “還行。”

  “行個啥呀,我都在門口蹲半天了,也沒見一個客人進來。”張小雨暗暗鄙視,要是真行的話,他也不會進來了。

  “我打算在這邊租個鋪子做生意,你有沒有出手的意向?”

  柳保順一聽這話立即來了精神,走過來,道:“你想租我的鋪子?”

  “目前看了幾家,正在權衡。”

  我就是問問,選擇性很多,你也別想獅子大開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