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十五章 統一收購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青春80年代

  張小雨貼完了小傳單之后,這才慢悠悠的騎著摩托車回家,剛進大莊,就看到母親周春園在磨豆漿。

  一個圓形的大石磨,最上面的磨盤有個手柄,舀半勺黃豆和水放在石磨中間的孔洞里,用手推著石磨轉動。

  黃豆落入兩個磨盤中間被碾碎,順著水流流出,落入圓形的石槽里面,然后在出口位置用水桶接著就可以了。

  張小雨記事的時候爺爺還在,當時是民兵隊長,家里在村子上很是風光,這個磨盤就放在他們家,用毛驢拉著跑,爺爺去世之后,就將這個石磨騰到了村頭,改成了手推磨。

  “媽,我來推。”

  張小雨擼起袖子,開始推磨,以他的力量根本不需要雙手推磨打圈轉,站在那里單手就能輕松推動,稍微前傾彎腰就能劃一圈,比毛驢還快。

  “到底是小伙子,有勁吶。”坐在旁邊嘮嗑的一個老人夸贊道。

  “前幾年還是個小娃娃,眼看著就長大成人了,可有對象了?”

  “還沒呢,小雨才十六。”周春園笑呵呵的解釋道。

  “十六不小了,我十六的時候已經結婚了,年齡小好找,要抓緊。”

  “不急不急,過兩年再說。”

  周春園以前最是著急兒媳婦,可現在反而不著急,以前的標準是差不多就行了,現在則希望未來的兒媳婦要長得俊俏。

  張小雨看似在磨豆漿,實則豎著耳朵傾聽別人對他的評價,村里老人對他的看法代表他在村子里的影響力。

  半個小時之后,豆漿磨完了。

  “走,回家煮豆漿。”

  在沒有豆漿機的時代,想喝豆漿只能用這種辦法,高溫煮出來之后加點糖,又甜又香。

  張小雨端著碗站在門口,一邊喝豆漿,一邊欣賞著火紅色的晚霞。

  這時候就看到父親張平帶著一個人往家里走來,應該是才放工,據說這次疏通汴河出動了不少專業機器,效率大幅度提高。

  “五哥?”

  來的人正是鄉村醫生張五,冬天是流行病的高發期,醫院的生意比往常要好不少,張五的氣色還不錯。

  “小雨,去屋里,你五哥來商量事情。”張平說道。

  “好。”

  張小雨連忙回到屋里,讓母親盛了兩碗豆漿,招呼張五坐下歇息,等到父親將工具放好之后,這才詢問來意。

  “什么事?”

  張五抿了抿嘴,沒太好意思說,張平見狀幫忙解釋道:“是這樣的,你五嫂子不是離家出走了嗎,你五哥一個人在家又要帶孩子又要行醫,確實忙不過來。”

  “嗯。”

  張小雨愣了愣,沒搞清楚父親的意圖。

  “這段時間我們不是在汴河上工嘛,有人在南塘村看到了你五嫂子,孩子不能沒有娘呀,你五哥就想把她帶回來。”張平繼續說道。

  “這是好事啊。”

  “你五哥也去了,結果被人打了一頓,你猜那個家伙是誰?就是集市上賣豬肉的,叫馬彪,這不欺負人嗎?咱們一房下,大伙都愿意出力,所以我們決定今天晚上過去,就算搶也要搶回來。”

  張小雨恍然大悟,原來是找他當司機和打手的,立刻表態道:“沒問題,要開拖拉機過去吧,我去準備一下。”

  “小雨,謝了,晚上去我家吃飯。”張五感激的說道,要沒有這拖拉機,十幾個人也沒辦法過去。

  張平擺了擺手,道:“來,搭把手把車廂掛上,咱們一起過去吧。”

  三人將拖拉機準備好之后,就開著往張五家里去,張五的哥哥和嫂子已經準備了飯菜,屋里擺了一張大圓桌子,兩個四十多歲的漢子坐在桌邊抽煙。

  “大州叔,超叔。”

  張小雨將煙掏出來,一人遞上一根,這兩個都是房下里的長輩,跟他爸一個輩分的。

  “小雨現在混大了,摩托車都買了。”張有超看著張平說道。

  張平笑著回道:“哈哈…,小雨就是瞎鬧騰,摩托車買了有什么用?糟蹋錢。”

  “現在年輕人就喜歡這個,找對象的時候看你有摩托車,那還不穩了,新聞里整天說開放,我看這往后啊,還得向錢看齊。”

  “可不是,我們那會結婚流行三大件,現在幾乎家家都有了,就不稀罕了呀,聽說大城市人用的電視機叫彩電,還有冰箱,這小年輕都喜歡學城里人,能不買?”張大州也附和道,他家的黑白電視機買的更早。

  “對了,小雨,我聽說你抓的那些黃鱔都是賣到城里去了。”

  “是啊,城里有兩個大飯店的老板跟我比較熟,我直接將黃鱔批發給他們的。”

  張小雨心里激動不已,這可是他一直在等的機會。

  “這需要的量大嗎?”

  “有多少要多少,這城里人夜生活豐富,愛折騰,十個有九個腎虛,黃鱔乃是大補之物,很受歡迎,不過也需要路子,不懂行情直接過去賣,容易上當受騙,而且那菜市場攤位費很高。”

  張平聽出來兒子這是有了壞主意,幫腔道:“嗯,我們爺倆第一次賣黃鱔的時候被幾個小混混跟了半天,最后打了一架才走掉。”

  “城里人壞得很。”

  張有超皺著眉頭道:“前年入冬的時候我抓了七只兔子去縣城賣,賣了八十塊錢,結果有三張是假錢,而且那些小販喜歡聯合起來欺負陌生人。”

  張大州微微頷首,這跟他了解的情況相符,他逮魚全部都是自家吃的,后來逮黃鱔也是自己吃,不過眼看著張小雨家發了財,他也想學習賣黃鱔,奈何不識字,去縣城賣黃鱔沒那么容易。

  “大州叔也打算賣黃鱔了?”張小雨適時問道,說了半天就是想證明只有他才能將黃鱔賣出一個好價錢。

  “是呀,咱除了種地啥也不會,家里過得緊巴巴的,小雨你弄的這個黃鱔籠挺好用的,村里不少人都跟著抓了黃鱔,關鍵是咱們集市上也賣不掉多少,價格也低,大家都想找個路子。”張大州解釋道。

  看來私底下沒少商量,之前沒找張小雨就是不想太尷尬,眼下張小雨已經有了其他掙大錢的生意,估計也看不上這點蠅頭小利,所以趁機提了出來。

  張小雨主動道:“這樣吧,明年開春的時候,你們把抓到的黃鱔都送到我家,我來統一收購,實不相瞞,我批發給飯店里的價格是3元/斤,明年估計價格會稍微漲一點,能到3.5元/斤,我也按照這個價格收,你們看行不?”

  張有超和張大州對視了一眼,很是心動,這生意能做啊,一天抓五斤那就是十五塊,一個月四五百,比養雞還掙錢,關鍵沒有成本。

  “這也不能讓你白忙吧,還有你這來回的油費,就3.3元/斤。”

  張大州感到不好意思,主動降低價格。

  多樸實的人啊。

  “沒事,反正我也要過去送雞蛋,順路而已,就3.4元/斤,無論是誰都可以賣過來,泥鰍不值錢,也不好賣,把大的單獨挑出來,我按照1.5元/斤收。”

  張小雨也感到不好意思,今天在同輝飯店吃了飯,菜單上紅燒鱔段38元一份,而且還處于斷貨狀態,也就是說你有錢也吃不到,得等明年。

  他已經決定了,明年把批發價漲到4.5元/斤,愛買不買,這也是壟斷的好處,想怎么樣就怎么樣,雞蛋的事情讓他對縣城里的人沒有任何好感。

  這群韭菜就要使勁割,割得少了他們還懷疑你刀不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