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四十章:眼光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養成一個大唐

  一到兩年的時間,這是姜云明在基于如今大唐切身情況的基礎上才提出的時間。

  如今落入百姓口袋中的新糧太多了,這會導致糧食產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處于低迷狀態。

  國庫有糧,百姓們的手里有糧,糧食賣給誰?

  只能是在商人們不辭辛苦的情況下運送到草原了,只有在那里糧食還受歡迎。

  如果你想運出國門?那不好意思,你連邊關都出不去,官方的人又不是傻子,怎么會讓商人們用低價糧去資敵?

  “在你的預想中,你那所謂的糧食耕種格局會以一個怎么樣的情況得以實現?”

  雖然心里早已經一清二楚,但是杜如晦還是想聽姜云明給他確認一遍,因為那樣的結局對于百姓們來說損失屬實是有些大。

  “一到兩年,百姓們手中囤積的新糧將會因為賣不出去又吃不掉而發芽或者腐爛,而想作為種子種進地里卻又沒有那么多的地。精明一點的人會將其用作飼養家禽牲畜,愚蠢的人就只會看著糧食腐爛。”

  “同時,在價格對比懸殊的新糧和舊糧種,百姓們最終會選擇繼續耕種價值相對更高的新糧,而舊糧那極高的產量是他們全年無憂的保證。”

  “所以,最終百姓們會大量種植舊糧用以出售,而同時也會種一小部分的新糧,作為他們自己食用或者渡過災荒之年的儲備。”

  “這樣,既能保證糧價的低廉,又能保證土地不會被過渡消耗,這就是小侄預想中的局勢。”

  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姜云明補充了一句:“當然了,這些都是在沒有突發情況的前提之下提出的,中間若是遇到災荒、兵變等意外情況的話還要再作調整。”

  “你有沒有想過一件事情。”杜如晦很敏銳的捕捉到了姜云明話中的漏洞。“你說聰明的百姓會將即將或者已經腐爛的糧食用來喂養家禽牲畜,但若是他們以后長久地這么做怎么辦?”

  “還是那句話,最后一切的后果都是他們來承擔,而不是我們。”

  “用高產的新糧來喂牲畜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卻是不可取的。如果那樣的話糧食的格局將不會按照最好的情況發展下去,反而新糧的種植量會持續走高,最終當土地不能再承載糧食的成長時不管是新糧還是舊糧的價格都會飛速上漲。”

  “而那時,大量用新糧來飼養牲畜的人就要面對兩種選擇:一是用價格上漲的糧食來繼續喂養牲畜,但是這在我們看來顯然是不可取的,那么就只剩下第二種選擇,那就是將還未成年的牲畜提前拋售。”

  “無論是怎么樣的選擇都無法掩蓋一個事實,那就是糧價已經漲起來了,小侄也說了這也就是一到兩年的時間,到時候他們可能在買新糧的時候都要用幾十文甚至上百文的價格了。”

  “總得來說這是得不償失的,但若是他們執意這樣做的話也只能任由他們,因為即便是強硬的限制他們耕種新糧也沒有好的成效,那么這一切就都是必定會發生的。”

  “所以說即便是這樣那么最后糧食的耕種比例也會慢慢的回調,只不過需要的時間會長一些。”

  杜如晦默然,雖然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都是他不希望發生的,但是他不得不承認姜云明說的有道理。

  其實杜如晦說的這種情況不是不可能發生,但是這個幾率卻極其的小,小到了近乎于0的地步。

  這就要說到中原民族的特性了。

  恐怕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在隊土地的依賴性上都不如漢人,漢人對土地有著他人難以想象的情懷。

  在大局勢的撲面而來下肯定會有比較精明的人搶先種植如今價格高昂的舊糧,當然也會有人會用價格低廉的新糧來喂養牲畜,而在跟風者的角度看來他們會更加傾向于耕種舊糧。

  原因就是因為這獨特的依賴土地的性格。

  耕種舊糧那也是耕種,相比于養殖來說漢人還是會更加傾向于這一點。

  不過即便是事情真的發展到了那一步也無妨,因為那時候大唐官方就可以理直氣壯的限制百姓們耕種新糧了。

  苦果你們都嘗過了,官府可以用國庫的糧食救濟你們,以此讓你們渡過養地的這兩年,但若你們還是一意孤行的話那就沒辦法了。

  有時候言論這個東西很是好用,因為它只需要輕微的煽動就能起到難以想象的作用。

  只要把大量種植新糧的后果以及預防的措施公布下去,在加上輕微煽動一下言論,那么以后不顧官府規定無節制地耕種新糧的人都不用官府出手,他周圍的百姓們就會對他口誅筆伐。

  什么?你說現在就這么做?

  行不通的,在新糧種的發放之初官府就把新糧種的弊端告訴了領取糧種的百姓們,這幾年過去百姓們不說人人皆知新糧的缺點但也是差不多了,但是他們還是枉顧官府的勸告以及規定。

  因為他們還沒嘗過無地可耕的滋味。

  人都是這樣,說好聽點兒叫不撞南墻不回頭,說難聽點兒就是賤皮子,非得挨頓打才知道有些事兒不能做。

  眼下的百姓們就是這樣。

  不經歷過不知道,現在姜云明知道為什么后世電視劇上那么多官員不講情面了,因為有的時候講情面是真的不好使,真的遠遠不如一頓打來的有效。

  只有疼了,才能記住。

  “距離陛下動手的時間不遠了,希望百姓們在這次的變革中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失吧。”

  杜如晦嘆了口氣,心情有些蕭索。

  一旁的姜云明奇怪的看了一眼杜如晦,他突然覺得眼前的這個杜如晦有些陌生,因為這并不像他。

  在姜云明的印象中只有魏征這種人才會如此地擔心百姓們的損失,因為魏征一直以來就是這樣,但是相同的表現放在不同的人身上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不是說杜如晦就不愛民,只是這不像他的作風。

  別說是姜云明了,這樣的杜如晦可能就連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都會覺得奇怪,就算是認識他十好幾年的大唐皇帝李世民恐怕也會覺得這不像杜如晦。

  不過姜云明也是多心了,從確診了消渴癥之后的杜如晦閑了很多,下去逛的次數也多了很多,這就是見多了百姓的后遺癥罷了。

  并不是什么性格上的轉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