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零二章:教化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養成一個大唐

  第二天一早姜云明就被李麗質叫醒,這是他前一天晚上特意囑咐的,因為他今天要上早朝。

  雖然在老丈人差人送來的手信中沒有提及,但是今日上朝要討論的無非也就那么幾個問題。突厥降卒如何安置,東南兩謝以及牂牁黨項各族歸附的處理。

  因為起的足夠早,姜云明還能來得及就著咸菜喝一碗清粥。每次早朝上到一半的時候他總會覺得餓,退朝之后他不是回家要吃一頓就是在兩儀殿里吃些點心,所以在有時間的情況下姜云明還是選擇了先墊墊肚子再去早朝。

  一直以來姜云明都幾乎是最晚到的那一個,每次上早朝的時候都是。他不知道這群官員們為什么要提前這么早來,明明現在的天氣還很冷,坐在太極殿的偏殿里也沒有多少暖意。

  上朝的姜云明還是多少帶起了一點騷亂。他回京的消息并不是什么秘密,現如今估計整個長安都知道了,但是能見到他上朝還是很令百官詫異的。

  沒有理會其他人的目光,姜云明徑直地走向了杜如晦和長孫無忌等和他交情較好的人身邊。

  “你們二人都來上早朝?看來今天的事情要爭論一番了。”長孫無忌看著已經鮮少上朝的杜如晦和一直都很少上朝的姜云明,嘴里發出了感嘆聲。

  “怎么,舅舅沒有收到消息嗎?”姜云明詫異的看了長孫無忌一眼,他本以為那張召令是每個人都有的,現如今看來可能就只有很少上朝的他以及杜如晦有。

  “如非休沐,所有人每日都是要上朝的,大概整個朝堂也只有你我叔侄二人才收到了那張召令吧。”杜如晦無奈的搖了搖頭,姜云明是個很精明的人,但是他總是會在一些無關大雅的地方犯迷糊。

  “啊哈哈。”

  姜云明摸著頭尷尬的笑了起來。他很少上早朝的事情整個朝堂都知道,就算是民間也有很多百姓聽說了他涇陽候姜云明的這個惡習,只不過百姓們并沒有什么尸位素餐這種不滿的言論罷了。

  太監那熟悉的刺耳聲音按時響起,早朝就要開始了。

  按部就班的走進太極殿,姜云明沒有再在那根柱子哪里蹭日子,而是很主動的走到了閻立本的身后。

  “今日朝奏的事情都暫緩,這次早朝就只有一件事情。”

  今天的太監沒有喊那句“有事稟奏,無事退朝”,而是接著李世民的話后開始宣讀了昨天紅翎使送來的消息。

  “諸位愛卿有什么見解?”

  朝堂上一時安靜了下來,不是所有人都是魏征,那種直腸子有一個就夠了,另一個直腸子馬周現在還沒有上朝商議這種級別事情的資格。

  不出姜云明的預料,最先站出來的還是魏征,隨后就是孔穎達了。他們二人的觀點一如以往,一個永遠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一個永遠把大國風范放在第一位,聽的姜云明腦殼疼。

  “還有人持有別的見解嗎?”在好不容易等到魏征和孔穎達爭吵完了之后,李世民終于能夠抽空說上一句了。

  只是朝堂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有建設性的見解,也不是所有人都像魏征和孔穎達那樣敢站出來。

  “涇陽候,你怎么看?”無奈之下的李世民就只能點名了,而他的這個女婿是他特意叫過來的,也是最佳人選了。

  “兒臣同意魏大人的建議。”

  姜云明話音剛落朝堂上就想起了些微嘈雜的聲音。姜云明同意魏征的意見在朝堂上并不多見,以前他們往往都會因為政見不同而爭吵起來。

  “理由!”

  “雖然理由和鄭大人的不太相同,但是兒臣卻是是同意魏大人的意見。”姜云明舉起了手中的笏板,對著李世民行了個禮。

  “雖然說出來可能讓太子太師這樣的儒學大家有些不齒,但是利益這種東西卻是這世間人們所追求的目標。百姓們的利益就是吃飽穿暖,這不僅僅是我們大唐的百姓,那些突厥等外夷之族也是如此,就如同兒臣在朔州施行的政策一樣,只要能夠給予這些歸降我大唐的百姓溫飽,他們就能真心實意地效忠大唐。”

  “且慢。”姜云明剛說完就有一道聲音響了起來,正是一直和他唱反調的孔穎達。“敢問涇陽候還記得你第一次上朝時所說的話嗎?”

  “還請孔大人指點。”

  “當年涇陽候以火藥退卻了直達涇陽的突厥大軍,次日在朝堂上受封之時曾和老夫發生過爭吵,至今老夫還記得涇陽候當初的那番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孔大人片面了。”經過孔穎達提醒姜云明才想起來,這話的確是三年前的他所說。“的確,下官直到現在也依舊堅持這句話,只是孔祭酒應該知道,有異心的向來都是那些掌握權勢的人,而百姓們所謀求的溫飽,不論是我大唐的百姓還是外夷的百姓皆是如此。”

  “受教了。”孔穎達怔了一下,但是隨即對著姜云明拱了拱手后就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不敢當,不敢當。”姜云明趕緊對著孔穎達拱手,等到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之后才繼續說了下去。

  “歸附或者投降的外夷是否能夠教化,這是我們一直在爭論的問題,但是在小子看來,百姓們是不需要教化的,而那些官員也是不需要教化的。”

  同音同詞卻不同意,姜云明這話一出朝堂上又嘈雜了起來。

  “那些外夷們之所以總是叛亂,究其根源就是那些歸附或者投降的貴族們懷有異心,而那些外夷的百姓們能夠跟隨他們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在歸附大唐之后并沒有顯著的改善。那些部族以前的統治者、貴族是不需要教化的,因為他們歸附我們不過是權宜之策,待到我大唐國力減弱之時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反叛。而那些外夷百姓們也是不需要教化的,因為只要我大唐國力強盛,能夠滿足他們溫飽的話他們就不會跟隨他們的舊主反叛。”

  整個朝堂一時之間沉默了下來。

  天才一秒:m.173kxs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