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438、華夏衣冠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玄幻必須死

  半小時后修改重復的部分。

  所有課堂都是開放性的。

  你想學什么,自己來選,修到了足夠的學分就可以畢業,一門課程,你掌握到不同的深度,就有著不同的學分。

  同一門課程,也會有不同的老師授課,選你自己喜好的來。

  你也可以不上課。

  學生的時間極其自由,可你如果不自律,年齡超過12歲,平均績點低于紅線,那就會直接被注銷學籍,在這一條上沒有任何情面可言。

  總之。

  曙光城奉行“因材施教”、“勤能補拙”,不夠聰明還不用心學習的,也沒必要繼續讀書了,你可以去做點別的事情。

  “曙光城沒有學歷,都是按績點說話。”

  “就連那些教授、研究員都是按照積分說話……學園區的競爭壓力,比江城大學高了很多倍。”

  “當然,學習氛圍和研究氛圍的確是最頂尖的。”

  作為學霸,林澗僅僅是去報了個名,就感受到了學園區的競爭壓力,能夠想象到,混子、學渣在這里會有多么難受了。

  當然。

  這不是說那些人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權利,學園區所有課程都是開放的,沒有學籍的社會人士已經可以選課來聽。

  唯一的區別就是……只能站著學。

  回憶了下江城大學的狀況,林澗敢保證,要是按照學園區的標準來,那肯定是哀嚎遍野。

  畢竟超過90的學生,都是在摸魚……

  炎帝國的教育體系,與幻想降臨前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唯一的變化就在于,帝國承擔了學費,這直接就解救了歐美學生那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學貸。

  對于華夏人來說,卻沒什么用。

  教育市場化、快樂教育、減負,學校里能夠學到的東西越來越少,只有在課外輔導中才能學到精髓,才能考上好大學。

  進了大學,就是享受花花世界,各種活動,各種社團……學習,并非是重心。

  畢竟。

  那句流傳甚廣的謊言,依舊發揮著作用上大學就可以玩了。

  這是基礎教育壓榨后的報復性娛樂,也是華夏高等教育的缺陷,許多專業連立意都不明,一家家都想辦綜合性大學,偏偏資源實力又不夠……

  林澗可以說,絕大多數本科生畢業后,其實算不上專業人才。

  對比之下。

  曙光城的教育體系就要強出太多,可是這么強的教育體系,是堆積了半個世界的科研資源,每年二十萬億的資金投入所帶來的。

  帝國政府就算想搞這一套,都要掂量掂量是否能夠負擔得起。

  學、研、產。

  這一套的完整閉環的建立,才是曙光城的立身之本,它不光是武學圣地,更是世界的科技中心,未來還有可能是金融中心。

  金融誕生的目的是用來調度資源,協助發展的。

  但世界上的金融行業已經走偏,成為了零和博弈的戰場,也就是賭博。

  真正需要資金、資源的企業、產業,卻少之又少的能夠收到金融的助力。

  所以,曙光城的產業發展起來,財政有結余之后,必然會有一個別開生面的投資計劃,優化產業生態、提高社會生產力,是這個投資計劃的原則。

  這么持續發展下去。

  曙光城未來恐怕會成為世界中心……

  “不僅僅是教育制度,我感覺曙光城相對于其他地方來說……太先進了。”林澗還是把自己最直觀的感受說了出來。

  這個先進不是體現在科技水平上的。

  而是體現在制度上。

  人民的認知、覺悟、精神,城市的發展、目的、規劃,所有人,所有組織,都有方向,都知道該做什么,這是與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氣息。

  一種難以言喻的朝氣蓬勃。

  吳樹人喝著酒,笑道:“先進談不上,目前曙光城的規劃設計還只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只是將原本不合理、可以改進的地方做好了而已,缺陷肯定有,但還可以慢慢改進。”

  “你能感覺到先進,感覺到的朝氣蓬勃。”

  “那是因為這座城市,這個社會,它存在著希望。”

  “它是李和帶著八百萬難民顛覆了原本的資本統治,在肅清之后,平均了財富,消滅了剝削,搬掉了人民頭上的幾座大山后才建立的。”

  “沒有了壓迫和鐐銬,它如何不充滿生機?”

  從貧民窟到現在,吳樹人是看著這座城市推倒重建的,也知道李和為了讓這座城市“打掃干凈”做了多少努力。

  李和做了這么多,人民自然會給他反饋。

  所有人都在努力讓曙光城發展得更好,曙光城越強,影響力越大,李和所擁有的勢力就會越強,這是曙光城人民的樸素觀念。

  所有人都沒有忘記。

  那天,在營地里,李和告訴他們,他們是文明的曙光……

  這才是曙光城的核心競爭力。

  這座城市有著它獨屬的歷史使命,以至于展現出了驚人的魅力,每一個來到曙光城的人,都不愿意離開,想要永久的留在這里。

  “先生。”

  “你說……曙光城做得這么好,帝國會將這里當做試點,推廣全國嗎?畢竟,現在是周瑞執政,如果能夠將世界都變成曙光城的樣子,那改革應該就是成功了。”

  林澗有些奢望。

  吳樹人卻明白這根本不可能,嘆息道:“想要學曙光模式,資源是次要的,首先要解決的剝削和壓迫的問題。”

  “周瑞舉國之力,花費了這么久時間,都沒有拿下寰宇。”

  “可想阻力之大。”

  自從巴德爾身死,葉樸年身陷囹圄后,周瑞對寰宇的攻勢一下子就進了一大步,可以說如今國家在事實上已經控制了寰宇。

  可是在法理上,卻遲遲不能落定。

  奧林匹斯在寰宇的策略變為了一個“拖”字,死咬著不妨,讓周瑞無法一勞永逸的解決此事,不斷的拉扯精力,打壓改革派的士氣。

  周瑞想要徹底解決寰宇,收回能源主權。

  就必須先把內部的釘子一個個拔掉才行,這又是一場艱難的拉鋸戰。

  而且是劇烈內耗,一旦陷入這種泥潭當中,周瑞再想做什么事情,就得束手束腳了,很顯然,周瑞沒有那么多時間。

  既然暫時啃不下寰宇,那就放著不管。

  葉樸年在曙光城被拘禁,寰宇就不具備反撲的能力,周瑞直接繞開了寰宇,對整個能源行業展開了雷霆攻勢。

  而且是拉一批,打一批。

  許多資本明知道這是周瑞的計謀,明知道會唇亡齒寒,可那一塊塊肥肉就在眼前,終究還是沒有忍住,跟著周瑞后面一頓撕咬,那些世家門閥的產業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凋零,政府拿到了能源主導權,那些資本也一個個吃得滿嘴肥油……

  當然,真正的交鋒,普通人難以知曉。

  哪怕吳樹人在曙光城屬于高層了,可他對職責外的事情了解不多,像其他人一樣,都認為周瑞陷入了對寰宇的僵持當中。

  而這,也是周瑞的可怕之處。

  周瑞最擅長“潤物細無聲”,他的布局都是自然而然從全局著手,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大勢從四面八方圍來,哪里都在告急……

  周瑞從不用奇謀,他只用陽謀,堂堂正正的碾壓。

  用不了兩年。

  奧林匹斯也好,世家門閥也好,fam也好,他們就會發現正規手段的競爭,會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折手段,掀桌子了。

  而唯一具備掀桌子能力的,只有審判委員會。

  審判委員會只要敢做,就會失去法統正義,這,就是周瑞想要的。

  所以。

  周瑞放著寰宇并沒有一定要啃下這塊硬骨頭,他在等,在看,那位神王閣下,到底舍不舍得這份利益,到底敢不敢看著世家傾倒。

  如果不愿意。

  那么李和從和諧城接回姬長生后,這位執劍者的獠牙,也就該露出來了。

  華夏人是有天下情節的。

  不信你看,不管哪朝哪代,老百姓沒事做就談古論今聊天下事,吳樹人跟林澗喝了點小酒,對周瑞的前途一陣感慨。

  接著他們又聊到了烏托邦。

  吳樹人的密級,讓他知道一些奧林匹斯的事情,就跟林澗多講了些,只是還沒有講過癮,一道無形的波動就在世界蔓延開來。

  “1了。”

  “嗯。”

  幾乎所有人都默契的望著天空,他們知道,這一次的特異點顯化與過往任何一次都不同,它不會轉瞬而逝,而是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這是……怎么回事?”

  在無形的波動過后,吳樹人發現自己的衣服變成了一身儒衫,林澗看了看自己的白色長衫,又摸了摸自己的發冠,腦海中忽然浮現了四個字。

  “華夏衣冠。”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北伐檄文,孫中山先生創立同盟會的時候也曾引用,只是后來,因為強弱的緣故,西化成為了先進的代名詞,漢化成了落后的代名詞。

  華夏衣冠,就變成了故時的夢了。

  也不能說做錯了,矯枉必須過正,當時的局勢,沒有人可以走出更好的路來,只是,西化了太久,人們幾乎忘了,世上還有華夏衣冠。

  大明2077的特異點顯化,其他任何東西都沒有改,先改了衣冠……

  看著身上的衣衫。

  吳樹人忽然老淚縱橫,喃喃道:“倘我大明未亡,倘我大明未亡……”

  林澗則看著自己的服裝,看著滿大街所有人都換成的漢服,有種置身若夢的感覺,他緩緩前行,恍惚間撞到了一人,兩人對視之后,下意識的,拱手一禮。

  我華夏有衣冠,有禮儀。

  為何不用?

  昔日只能效仿強者,今日,我們本就最強,為何還不能正視自己的文化?為何還對自己的文化有著根深蒂固的偏見?

  執政院。

  周瑞感受到身上衣冠改變之后,對著向行而來的楚銘作揖一禮,楚銘無奈回了一禮,說道:“您是真不急,還是假不急?”

  “糧食市場已經出現了波動。”

  “新型植物病毒感染水稻、小麥,導致大片農田絕收,網絡上又連續爆出帝國的糧倉虧空,北美的五湖糧倉一把大火,直接燒掉了帝國五分之一的糧食儲存。”

  “整個糧食市場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周瑞平淡的問道:“那又如何?”

  楚銘急道:“糧食問題的本質是世家的反撲,這只是個開始,非洲、南美等多地已經發現了瘟疫的苗頭,全球氣候也開始紊亂,旱澇災害隨時會出現。”

  “他們可不管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

  “我們該怎么應對現下的問題,該怎么阻止他們,您得拿個章程出來啊。”

  周瑞沒有急著回答,而是邀請楚銘去街上散散步,指著那些因為服裝變化,正在學著古人行事作風的民眾們問道:“你看他們有疑慮糧食危機嗎?”

  楚銘皺眉道:“那是終端銷售還沒出現影響,一旦出現缺貨情況,恐慌就會蔓延。”

  周瑞:“會缺貨嗎?”

  楚銘搖頭:“不會,從今年年初開始,整個農業的供給側改革,給了我們極大的糧食儲量,且經歷過幻想時代后,帝國有備戰末日的計劃,擁有哪怕五年不生產一粒糧食也夠全帝國食用的儲量。”

  “那些糧食都是封存在避難所中的,帝國糧儲體系并不包含這些。”

  “我們的確不缺糧食。”

  “但這不代表市場不會恐慌……”

  周瑞微微一笑,說道:“期貨市場的腥風血雨,且隨他去,到底誰坐莊誰割韭菜還另說,糧食零售上,誰敢散布恐慌、囤貨居奇,那就試試帝國的法嚴不嚴,刀利不利就好了。”

  楚銘明白了,周瑞在期貨市場上等著那群人玩弄糧食價格呢。

  帝國有糧,根本不怕他們鬧騰。

  糧食短缺的問題好解決,可那些植物病毒的處理,卻是個麻煩事,那些人只要執意散播病毒,來年糧食產量還受到重創的話,民眾也會恐慌的。

  因為那對未來的預期崩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