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八號。
  上午。
  倉庫區。
  “這是?”
  “背心!?”
  接到后勤負責人黃寶旺消息后,和尚離開特種小隊訓練場,一個人來到倉儲區,此時,他看著黃寶旺遞過來的一件背心,頓時呆住了。
  叫他來,就為了給他一件衣服?
  雖然看上去還蠻厚實的,應該挺保暖。
  但現在是五月份了,白天氣溫二十度以上!晚上會冷一點,也最多五六度樣子,單獨給一件背心是啥意思?
  陳老板那邊,兩公斤細糧換一斤棉花,坦克生意,擊落鬼子飛機,擊斃飛行員,擊殺鬼子技術兵種,都可以獲得糧食,而且價碼越來越高。
  據他所知,在根據地的所有糧食倉庫都堆滿了的情況下,現在陳老板那邊,還沒交貨的糧食都超過一千八百萬噸了。
  在海量的棉花供應下,總部被服廠,平安縣被服廠,河源縣被服廠,壽縣被服廠,四家互相競爭,全力開工,物美價廉的棉衣遍布根據地。
  別說獨立團了,現在整個部隊的根據地還有誰能凍著?
  在打通前往南方的通道后,成品棉衣,棉花開始大量售賣至重慶等地。甚至因為陳老板的棉花質量極高,國外都有下單。
  據說單單棉衣棉布生意每月所產生的稅收,就比以前部隊一年的經費都多了。
  “什么背心,這是防彈衣。”
  黃寶旺一個白眼:
  “這可是陳老板提供的高科技裝備,里面插有防彈鋼板,還有一種叫凱夫拉的材料,加起來能抵擋五米之內駁殼槍射擊。”
  “防彈衣?”
  聽到是裝備,和尚頓時來了精神,一把搶過來,手上掂了掂,發現分量還不輕,但比預計中的輕,對他而言不算什么,便直接穿在身上,然后連忙問道:
  “還有么?”
  防彈衣可是個好東西。
  戰場上,最怕流彈了。
  這玩意根本無法躲避,鬼知道哪里突然飛來一發流彈,死的極其冤枉,三八大蓋,毛瑟步槍,這種使用去全威力子彈的槍支,射出的子彈一點五公里外都還有殺傷性。
  有了防彈衣,活下來的概率大了不少。
  他的有些隊員很需要這東西。根據團部計劃,半個月之后,特種小隊有一個大任務,有了這玩意,傷亡能降低很多。
  “第一批一共就十一件。”
  黃寶旺揮了揮手:
  “其余的送去前線測試去了,這是最后一件,下一批得六月份。”
  防彈衣材料所代表的科技水平很高,限制比較大,目前無法大批量提供。
  “噢··”
  和尚摸了摸身上的防彈衣,問道:
  “還有什么事么?”
  “沒了。”
  黃寶旺揮了揮手,示意和尚趕緊滾蛋。
  他很忙。
  新倉庫建設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處理,這么久以來,獨立團的大量物資存儲,對倉庫的建設有了很多經驗,發現了以前的不足,他需要組織技術人員針對性改進。
  “嘿嘿嘿,那我走了。”
  和尚喜滋滋的離開,離開倉庫區,他騎上三蹦子,一路向訓練場疾馳而去。
  路過趙家裕團部的時候,他被在這里的邢副團長叫住了。
  “和尚,最近有空么?”
  邢副團長問道。
  “有的,啥事?”
  和尚回答。
  王根生帶人前往沿海地區發展根據地,他現在是特種小隊副隊長,但近期特種小隊一直沒有任務,下一次任務還有半個月,他真沒啥事可以干。
  “這里有五萬的糧食券,幫我送去張萬和那邊,他哪里急需,團部警衛部隊今天剛好都有任務。”
  張萬和遞過來一份密封的包裹。
  “三萬份?行。”
  和尚一愣,點點頭。
  三萬份糧食券,在趙家裕根據地能兌換成三萬噸大米、白面等細糧,兩萬噸粗糧,或者一萬噸優質棉花,這是一筆大額物資,能讓一個人一輩子衣食無憂了。
  財帛動人心,一半這種運輸任務是讓警衛部隊多人運送的,也難怪會找到他。
  帶好糧食券,將兩把沙漠之鷹插在腰后防彈衣附帶的槍套上,騎上三蹦子,擰緊油門,和尚向張萬和所在的后勤部沖去。
  中午時分。
  滬市。
  靠北三十里的一個小漁村。
  “王隊長。”
  四十多歲,身著一身大衣的文先生走了進來,語氣興奮:
  “‘漁船’建設好了,經過了試航,完全沒有問題。”
  “走,我們去看看。”
  王根生頓時眼睛一亮,直接起身。
  他到這里已經很久了。
  得到聲音自導魚雷就抵達這邊,王根生立刻和文先生聯絡,組建根據地,招募人手根據陳老板給的情報伏擊鬼子的運輸艦。
  一聽是襲擊鬼子運輸艦,一群熟悉水性的漢子報名。
  但王根生還是小巧了海洋。
  深夜下,即便有精確的海圖,即便有深諳水性的熟練水手,他們還是失敗了,別說攻擊鬼子運輸艦了,甚至連鬼子運輸艦影子都沒看到。
  不甘心無功而返的眾人將目標瞄準一艘鬼子的小運輸艦。
  但攻擊計劃再次受挫,魚雷發射后,并沒有命中鬼子運輸艦,而是悄無聲息的消失,回程途中,船只撞到礁石而破損。
  準備了兩個多月的計劃失敗,眾人思考己方的問題。
  失敗的核心原因是裝備問題,還有缺乏經驗。
  因為鬼子對沿海地區肆意炮擊民國漁船,他們只能用以帆動力為主的木質小漁船,攜帶一發魚雷出發,在海面上隨波逐流,很難控制,沒有按照預定計劃抵達目的地,導致錯過了攻擊時間。
  其次,他們對新武器全無經驗,忘記了調整定深數據,還是使用之前準備攻擊萬噸巨輪的定深,導致魚雷從鬼子運輸艦傳遞鉆過去。
  痛定思痛之后,隨后眾人開始組織力量,準備建造一艘新船。
  使用坦克發動機,三百三十馬力的柴油機動力十足,趙家裕機械廠制造的螺旋槳,木質大船體,仿造鬼子巡邏艇外形,兩側預留魚雷庫,代號‘漁船’。
  歷經兩個月的建造,漁船終于建造成功,并在夜間隱蔽進行了海試,完全沒有問題。
  另外,文先生還找來了他二十五歲,曾經在民國海軍服役過的兒子,文鶴,以及十幾個失散的加入隊伍的前海軍士兵。
  眾人還深入研究了聲導魚雷,把使用說明以及技術綱要與詳細翻了個遍。
  “鬼子的那艘軍艦還在吧?”
  王根生問道。
  根據他們觀察,鬼子在黃浦江入海口停放了一艘近八百噸排水量的老式軍艦,據說還是上次大戰時期的老貨色,燃料是燃煤,派過來是為了護衛運輸線,保衛燃油從運輸至國內。
  “在的,最近在加煤,估計過幾天就要出發了。”
  文先生回答道。
  “好,今晚我們就干掉他。”
  王根生厲芒一閃。
  根據陳老板的新生意,只要他們干掉一艘鬼子軍艦,就可以得到兩艘魚雷艇,以及更加先進的,使用金屬電子管的聲導魚雷。
  同一天,同一時間。
  趙家裕機械廠。
  隨著鋼鐵廠的建立,原本的煉鋼廠被精簡,去除了老舊的煉鋼設施,只留下兩座大功率電爐,如今的機械廠,主要負責新技術研發,新設備研發。
  比如···
  此時,機械廠外的空地上,停著一輛半履帶裝甲車。
  和一般的半履帶裝甲車不同,眼前這輛,車廂不是乘載和運輸的模樣,而是架著一根長長的炮管,尾部是碩大的底座,兩側是一根根儲存炮彈的套筒,后方還有一個滑輪機構,從結構上看應該是負責升降炮管功能,有電機驅動。
  “160自行迫擊炮!”
  “趙家裕機械廠的新產品,全部由咱們自己的技術人員設計制造。”
  孫德勝語氣自信的介紹道:
  “使用半履帶裝甲車地盤,160迫擊炮炮身炮架,我們將兩種組合在一起,通過伺服電機做動力,徹底解決了160重迫的機動性不足問題。”
  “這門炮,最快可以在五分鐘之內,完成轉移陣地,部署開炮,兩側彈藥倉裝有二十二枚炮彈。”
  “不錯。”
  李云龍滿意點頭。
  160重迫雖然威力巨大,但最大的問題就是機動性不足,重量或許不大,但因為結構問題,轉移陣地非常麻煩,裝填和射擊也緩慢。
  “其實,我們本來是想將四號坦克和240重迫結合起來的,但遇到了不少技術難題,主要是結構強度不足,輸彈系統故障率高,目前還沒有解決。”
  “因為需求級別不高,所以也就沒有請大師傅幫忙。”
  孫德勝摸了摸腦袋。
  把大炮架在坦克上,說起來簡單,但坐起來他才發現,這事不是一般的難,忙活了好幾個月,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出來的東西完全沒法用。
  兩種武器的整合需要豐富的經驗,這是他們最缺少的。
  “不急,慢慢來。”
  李云龍拍了拍新的160自行迫擊炮,微笑著說道。
  基礎已經打好,高端技術有大師傅支撐,他們需要的只是時間學習成長。
  “是。”
  孫德勝敬了個軍禮。
  “產能多少?”
  李云龍問道。
  一般的土木工事,甚至少數混凝土掩體,125榴彈炮就可以對付,而且這個火炮還能直射平射,堪稱多面手,但少數堅固的厚實混凝土堡壘,半埋式土木深堡壘125有力未逮,需要更大口徑的重炮解決。
  240重迫太重,機動困難,而且威力溢出,這玩意是對付永久式堅固堡壘的,平時160威力就足夠了。
  “零件都是現成的,我們焊接組裝就行,在不影響其他設備生產的情況下,一個月能生產出十五輛。”
  孫德勝說道。
  目前機械廠和新組建的鋼鐵廠聯合,主要為根據地各種工廠生產各種機械設備,只能騰出很一部分人力去做這件事。
  “好。”
  李云龍對這個數字比較滿意。
  在有炸彈卡車重磅炸彈的情況下,這種自行式重炮并不需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