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守城的人認為,這一定是權國軍隊挖下的陷阱,只要他們敢出城,必然會遭到其他正在埋伏的軍隊趁虛而入的圍攻。如此,失去饒州城之后,這五千士卒,只有一死。
堅持主動攻打的人認為,哪怕是陷阱,也得去試探一番。否則五千人被兩千人牽制于此,卻連一戰都不敢,只會讓軍心愈加崩潰。
更何況,守,又能守多久,一個月?兩個月?
別說忽必烈只給饒州城留下十天的糧食,哪怕糧食充足,放眼江南、甚至放眼天下,都不可能會有另外一支元軍前來增援了。
吵了半天,雙方突然就安靜了下來。
他們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實,他們以及這饒州城內的五千人,已經成為了忽必烈的棄子!
數十萬漢軍與漢民,被忽必烈拋棄在江淮之間;數萬漢臣、漢人與漢軍,被忽必烈棄于臨安。
如今,輪到他們這一群人了。
自己的陛下,信任的是蒙古人、依賴的是畏吾兒人。漢人,也許從來就只是他的工具,而不是他會為之而守護的對象!
主力西去,給饒州留下了十天的糧食,一匹戰馬都沒有,即使順利沖破城外權國軍隊的圍剿,他們也不可能到的了潭州。
永遠都到不了!
更何況,到了潭州又能如何?
難道說,隨著忽必烈繼續向西,去往煙瘴毒蟲遍野的西南之地?然后此生老死于斯,連尸骨都不能回到中原?
那么,自己拼死作戰、努力地拖住敵兵,為的僅僅只是圖一個客死他鄉的可能?
一想及此,所有人都陷入了極度的迷茫。
忽必烈在饒州留下這些人,是希望他們可以拖住盡可能多的權國軍隊,以減輕輜重營的壓力。然而,權國軍隊卻根本連攻城的意圖都沒有。
前方的輜重,危矣!
饒州西南,不足百里之處,李恒的兩萬人馬與輜重,還未完全離開鄱陽湖區,就被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文天祥部纏上了。
這兩個人,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對生死冤家。
元軍南渡長江,臨安投降之后,在江西散盡家產招集義兵的文天祥,第一戰就敗于李恒之手。此后轉戰江西經年,空坑一戰再次被李恒徹底擊潰,家人親友大多落于其手中。招降被拒后,文天祥的家人全都死于李恒刀下。
兩人可謂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然而,覆滅在即的文天祥,卻以李恒難以想象的速度,在贛南重新崛起。撫州一戰,文天祥再度受挫。
沒多久,這家伙又充滿著斗志,出現在了李恒的面前。
斗志,李恒覺得自己并不缺,也絕不會弱于這個屢戰屢敗的文天祥。可是對手的兵力,從兩萬打到幾乎只剩一個孤家寡人,然后不過數個月就又湊出近五萬人馬。撫州之戰損失了一萬多,這才多少天,又被他補足了!
而自己,初入江西時,麾下十萬主力,現在卻只剩下了兩萬輜重兵。
這根本就不是斗志可以解決的問題。前路無望,后路無援,軍中上下彌漫的這種絕望情緒,又該如何破解?
相對于李恒,文天祥軍中,此時卻充斥著完全無法扼制的洶洶戰意。
按張、丁兩位參謀的意見,只要拖住李恒的輜重營,讓這批糧草輜重無法順利運抵潭州,便可完成此戰目標。
但是,這個最穩妥的軍事方案,被文天祥直接否決。
也許是想再一次證明自己的作戰指揮能力;也許是為了一雪空坑之敗的恥辱;也許是為了徹底激發出這些宋兵胸中已經剩下不多的血性。甫一接戰,文天祥便將五萬士兵全線壓上。
沒有任何計謀、不講求任何戰陣配合、甚至不給自己留下任何退路。
一路硬剛。
還好,這支宋軍的兵力畢竟遠遠多于元軍。
還好,宋軍的兵甲裝備遠遠勝于元軍。
還好,已經西撤的忽必烈,并未再派出騎兵回頭接應。
讓張、丁兩位參謀尤其感到痛苦的是,他們倆得費上全身的精力,才能摁住拔劍準備跟著士卒沖殺的文天祥。
很難想象,自大權國軍隊跟隨元軍南下之后,最激烈的戰爭,竟然都是由文天祥主導的。
此戰一口氣廝殺了整整六個時辰。
在文天祥部付出近兩萬人傷亡的代價、李恒戰死之后,元軍終于崩潰了。余下數千人,潰散于茫茫夜色之中,不知去向。
這些人,已經不足為懼。
六天之后,一路狂奔的忽必烈,終于進入了潭州。
半路上,為了應付又一支突然出現的大權國軍隊,忽必烈再次分出了五千人馬。最終與他一起進入潭州城的,只剩下了三萬五千人。
荊湖南路十萬元軍,有三萬被張世杰纏在了衡陽,一萬作為前鋒已經向湘西開拔。加上忽必烈的人馬,潭州現有總兵力,連十萬都還不到。
忽必烈終于明白了,自撤出臨安開始,自己便落入了權國軍隊的圈套。
他們這是在采取一切的手段,將自己的兵馬進行切割,再分而食之。
然而,這卻是一場陽謀。
哪怕自己可以將所有人馬全部撤至潭州,潭州也根本沒這么多的糧草,可以支撐二十萬大軍所需。
潭州,勢必守不住了!
可是,沒等忽必烈做出繼續西撤的決定,湘江之上,又出現了無數的戰艦。
浩浩蕩蕩,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盡頭,更不知到底有少船只有多少兵力。
而緊隨著元軍主力,從臨安一直追擊而來的四萬權國軍隊,也已經逼至潭州。
元軍上下,無論將官兵卒,無不勃然大怒。
這權國,欺人太甚!
從中原到江南,從臨安到潭州,如影隨形、死纏爛打。擺不脫、甩不掉,卻又總是不肯擺開陣式進行公平的對決。
而且還總是利用宋國兵卒,來消耗自己的兵力與士氣。
在所有的元軍士兵看來,這是一支天下最無恥、最膽怯的軍隊。可是,他們又不得不承認,這也是一支他們最難以戰勝的軍隊。
潭州終將不可能守得住,但是若不在此與權軍主力一戰,并將其重挫,他們是不可能平安撤至兩千里之遠的大理。
這一次,權國軍隊成功地激起了潭州近十萬元軍的滔天怒火與踔厲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