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013章 宋元之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權宋天下

  鄂州之戰后,賈似道獨掌朝綱。但是“打算法”的實施,令他在軍中的影響力大為下降。加上理學一派對軍中勢力的爭奪,進一步削弱了其對前線部隊的掌控力度。

  可即使如此,宋國如今依然找不出一個可以替代賈似道,擁有指揮前線所有軍隊的統帥。

  襄樊的呂文德與李庭芝,都是賈似道的親信,但彼此都不太服氣;而屢屢與賈似道高唱反調的高達,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更不足以擔當前線統帥重任。

  水軍看似龐大,卻各自為政以久。江陵水軍與鄂州水軍各不統屬;荊湖路水軍與沿江制置司水軍,各守長江一段,卻幾乎沒有順暢的溝通渠道。至于沿海水軍,更是獨立于內江水軍之外。

  趙昀久病纏身,四處延病,這早已不是秘密。如今新皇即位,賈似道完全失勢,朝堂之內人心浮動,前線諸將已是一盤散沙。

  忽必烈等的,就是這些機會嗎?

  把這所有的因素都綜合起來,不得不說,忽必烈此戰哪怕不能徹底滅了宋國,直接打到臨安還是有相當大的可能性。

  趙權揉了揉眉心,吐出一口長長的濁氣,心里閃過些許的挫敗感。

  跟忽必烈相比,自己在軍事謀略方面還是差了不止一個等級啊。

  好在,自己多年經營的大后方,現在已經到了收獲的時期。尤其是打造的一支無敵海軍,讓大權國完全立于不敗之地。如此一旦與元國進入長期拉鋸戰,最終獲勝的必然會是大權國!

  這大概也是忽必烈突然放棄中原,轉攻宋國的主要原因。占據江南,憑借江淮天險與宋國巨量的民間財富,起碼可以擋住大權國數十年時間。一如宋與金、蒙的對抗。

  宋國,這算是遭受了無妄之災嗎?

  當然不是!

  激流行舟,不進則退。宋人不僅不想著如何擊敗忽必烈的元國,反而與其勾結來打擊政敵。不締與虎謀皮!

  當然,這并不是說葉夢鼎等人就準備賣國求榮,而是宋國自上而下,也許包括賈似道在內,都根本不相信,元國有滅了宋國的實力。

  那么剩下的一個問題,就是大權國是否要發兵救援宋國?

  不救,如果忽必烈一旦滅了宋國,先不說千萬宋人從此生靈涂炭。忽必烈一旦整合宋兵,故伎重施,再驅逐數百萬宋人反攻中原,大權國又該如何抵擋?

  會議室,幾乎所有人都沉重地搖了搖頭。

  如果不安撫中原饑民,任何軍隊都別想順利穿行中原南下。哪怕騎兵可以,輜重也不可能。除非,一路走一路開屠!

  而要想從后路包抄元軍,沒有數十萬的兵力,根本無法威脅得到重兵云集的河南與魯南。

  說降元國軍中將領,也是一個辦法,但沒有一兩年時間根本見不到效果。

  “派海軍協助宋國,如何?”辛邦杰問道。

  幾個人同時搖了搖頭。

  姚樞皺著眉頭說道:“賈似道辭相,其中原因之一,是有人彈劾他勾結外敵。一是當年在鄂州之戰時,私下與忽必烈議和,賣國求安,以此獲得進階之資。另外是勾結我國商人,犧牲宋國利益,大肆行走私之事,中飽私囊。如今,宋國朝堂中樞,沒有一個人敢公開與我國外交部派出的使者接觸。”

  海軍目前的實力,橫掃宋元海域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整個大權國無論是船只還是糧草都處于捉襟見肘狀態,根本無法對元軍造成有效的打擊。

  更何況,大權國海軍建設,所有船只都是以海船為主,真要逆流進入長江,根本發揮不出任何的戰力。

  對內陸的遠程打擊能力,始終是海軍的最大短板。

  當然,指望只憑著海軍就能搞定所有區域的戰爭,也不現實。

  趙權說道:“我會想辦法,先聯系下賈似道,了解下如今宋國是否有其他的反制措施。渤海海軍先繼續輔助山東、河北東部流民的遷移;黃海海軍抽調一部分備戰;通知南海海軍,不要有任何舉動,免得與宋國水軍發生意外沖突。”

  “至于目前所有的工作重心,依然是中原百姓的安置。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誤了今年的春耕。對于太原、大都、濟南等地的守軍,以勸降為主,暫不攻打。圍其城,許出不許進。

  軍事行動,從西北開始,先徹底靖清涼州,而后是京兆府。等掃清西北所有殘留元軍之后,再談南下之事。”

  眾人領命,各自帶著頗為沉重的心情散去。

  每個人都覺著憋屈,大權國軍隊根本就不是打不過元軍,而是沒有忽必烈那么狠。如今卻只能無奈地看著他肆虐完中原,再去肆虐宋國,束手無策。

  宋元戰場上的形勢,一日三變。

  雙方檄文漫天而飛。

  忽必烈指責宋國言而無信,屢次和談卻總是不肯簽訂協議,而且遲遲不愿意進一步開放更多的榷場、不愿意與元國進行糧食、鐵件等貿易、拒絕中統鈔在淮水以南的使用。更可惡的是,直到現在,依然扣押著郝經不放。

  元國聲稱,已經與大權國達成初步協議,兩國軍隊兵分海陸,分別攻打宋國,待得宋滅之后,共同瓜分宋國領土。

  宋國舉國嘩然。

  他們痛斥出身蠻夷之輩的忽必烈,豺狼成性,驅百姓若牛羊,視人命如草芥。人神共憤,天地不容!

  同時,宋人又痛罵權國與元國狼狽為奸,趁人之危而覬覦宋之國土,尤其可惡!

  宋國的反應,讓大權國上下,不僅憤怒而且無奈。他們更愿意相信元國的謠言,卻始終不肯相信大權國的解釋。

  和談的大門,被宋國徹底關上了。不僅派往臨安的使者被驅逐,就連在會稽府為理宗守靈的賈似道,也被加強了護衛,而一時不得見面。

  大權國如今能做的,只有被迫當個看客,靜靜地等著宋元分出勝負的那一天。

  或者希望宋國軍隊可以擋住元軍兩年時間,若是熬到元國糧盡,那元軍必敗無疑。

  但是,宋國也許能夠擋住元軍的進攻,又如何擋得住數百萬洶涌而下的北地饑民?

  趙權對此,沒有任何的信心。

  還好,宋國朝堂諸公,對于嘉禾嶼并沒有投入太多的關注。

  嘉禾嶼畢竟是子矜的封地,而且子矜的夫君“權之肖”雖然被人懷疑是大權國的商人,卻沒有人知曉他的底細。

  除了賈似道與李庭芝之外。

  而且自從宋皇趙昀親筆為嘉禾嶼的媽祖廟上題了“澤施四海”的牌匾之后,嘉禾嶼已經成為了一個圣地。

  李勇誠的南海水軍,已經移駐澎湖,嘉禾嶼上除了三百個護衛,只有幾個廟祝與數百常住的信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