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45,壯行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雛鷹的榮耀

  艾格隆在和蘇爾特達成了一致意見之后,又經過了數天,皇帝陛下的詔令和陸軍部的調令,都送到了此刻正在阿爾及爾的特雷維爾將軍手上。

  已經年過五旬的特雷維爾侯爵,雖然身體日漸衰老,但是此時卻處于自己在最近20年當中最為意氣風發的時期,因此顯得比過去還要年輕一些。

  在這兩年當中,他一掃之前被迫退役賦閑的頹勢,盡享一個軍人領兵打仗的樂趣。

  他帶領著自己手中的北非遠征軍,沿著阿爾及利亞的海岸線和縱深四處征討,擴張法蘭西帝國的控制區。

  在天高皇帝遠的北非,沒有那么多法律法規來限制,也沒有大驚小怪的報紙和議員,他拿出了比當年在西班牙更加殘酷的手段,來對付那些反抗他的部族武裝。

  這一場殖民戰爭在烈度上當然遠遠不及當年的拿破侖皇帝時期,但是殘酷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特雷維爾和他手下的軍團,不僅僅是拿武裝反抗的部族民兵當做敵人,而是把這里的所有人民、包括老幼婦孺都當成了敵人。

  在每一次的征討當中,他都帶著自己的部下們,在沿途毀壞村莊,填平水井,大肆燒殺,留下一片又一片近乎于完全被毀滅的白地。

  他之所以這么做,并不是因為他天生嗜血,而是出于一種冷酷的算計——只有徹底摧毀掉當地部族的生存資源,才能夠逼迫他們遠離海岸線肥沃的土地,進而為未來的移民們擴張出屬于法蘭西人的生存空間。

  對于那些受害者,他是沒有絲毫憐憫可言的——在他看來,他是在服從國家的意志,他是為帝國開疆拓土的軍人,他手上沾上的無辜者的鮮血,不會玷污他軍人的名譽,反而是在證明他的光榮,他是在為整個民族做貢獻。

  他身邊的同僚和袍澤們,也沒有人抗議他的做法,甚至在他的引導和鼓勵下,這些軍官們還以同樣甚至更嚴厲的手段來執行將軍的命令,唯恐自己顯得“軟弱”。

  久而久之,他的所作所為,也傳到了法國本土,但并沒有多少人對他的做法提出抗議。雖然確實有些人表示反感,但大多數人卻對此根本不以為意,反而歡慶將軍的每一次勝利,把他視作奧蘭的征服者,帝國軍隊的靈魂人物。

  復辟的帝國,讓人懷念起了當年的赫赫武功,而在此時,因為法蘭西人不敢再投入到一場歐洲大戰當中,所以北非的征服戰爭就成為了法蘭西人人那種耀武揚威嗜好的“代餐”,那些沉迷于武力和沙文主義的人們,反而在將軍的殘酷征服當中過足了嘴癮。

  歐洲其他地方也沒有引起什么太大的反應,因為在這個年代,無論是英國人還是美國人都是這么干的,或者說任何一個對外擴張的歐洲列強,都是這么干的。

  西班牙征服阿茲臺克是和平的嗎?東印度公司征服孟買、克萊武征服孟加拉是和平的嗎?當然不是。

  將軍只是把已經發生過無數次的事情,在一個新的地方重演而已。在歐洲人徹底喪失自己的武力優勢之前,這種災禍還會無數次地在地球任何一個角落重演。

  當然,將軍干活如此賣力,不僅僅是為了“給民族開疆拓土”而已,他更是為了給自己的個人前途鋪路。

  他在北非刷到越多的功勛,他背后的陛下就越有理由把他抬起來,放到更高的位置上,甚至成為陸軍的實際掌控人。

  而現在,他的“賣力干活”終于讓他迎來了夢寐以求的機會。

  當收到詔令和調令的時候,他知道,這一切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他可以告別北非,前往更高的舞臺上縱橫馳騁了。

  雖然內心早就已經欣喜若狂,但是在表面上,他卻維持了一個貴族應有的鎮定和平靜。

  在看完了調令之后,他又打開了陛下的信,然后仔細地閱讀起來。

  陛下的信很長,里面也充滿了各種贊美和畫大餅的華麗辭藻,這些無意義的東西特雷維爾侯爵直接略過,他很快就動用他一貫聰明敏銳的頭腦,在陛下的信中總結出了他的四個中心意思,也就是四條對自己任職后的主要要求:

  1,擴大參謀總部的權勢,爭取各個部門的配合;

  2,努力挖掘和培養年輕一輩,尤其是陛下最看重的奧古斯·德·博阿爾內親王;

  3,增強自己的派系實力,不能讓蘇爾特元帥繼續在軍內為所欲為;

  4,在做以上幾件事的同時,盡量對蘇爾特元帥保持和睦,不要過于觸動元帥的利益,不要破壞穩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很明顯,前三件事和第四件是自相矛盾的,充滿了“既要也要”的氣息,不過既然這是陛下的意思,那么特雷維爾將軍也沒有辦法反駁,只能想盡辦法去努力完成。

  這絕對不是一個容易完成的工作,將軍太了解蘇爾特元帥了,這位元帥閣下是一個極度自負、貪功攬權的人,當年面對拿破侖皇帝,馬塞納和達武等等名帥的時候,他可能還會收斂一下自己的脾氣,但是眼下,蘇爾特元帥已經成為了法蘭西當之無愧的第一軍人,而且還當上了陸軍大臣,他可沒有任何理由再委屈自己了。

  在蘇爾特元帥眼里,將軍縱使當年戰功赫赫,但也只不過是個“小輩”罷了,有什么資格跟自己分庭抗禮?

  所以,想要和他對抗,絕對不是一個容易的任務,更別說還要維持“斗而不破”的大環境了。

  不過,縱使面前困難重重,特雷維爾將軍也還是充滿了斗志,他從來都不是一個畏懼困難的人,他當年敢于面對著千軍萬馬沖鋒,現在自然也不會怕了一個老元帥。

  為了夢寐以求的權勢,為了家族的復興,他敢于去與任何人對抗。

  所以,他帶著萬分的豪情,將陛下的信件了起來,接著,他喊來了自己的勤務兵,然后目光炯炯地下了命令,“把軍官俱樂部的人都召集起來,我有事要向大家宣布。”

  在來到北非之后,特雷維爾將軍一直都在努力拉攏手下那些優秀的軍官們,他通過各種方式培植親信,提拔他們,甚至還用公款在阿爾及爾辦了一個軍官俱樂部,時不時地就為他們舉辦各種聚會。

  久而久之,“軍官俱樂部”也就成為了“特雷維爾黨”的代名詞。

  這些軍官們,都視將軍為自己的首領和靠山,只想跟著他一起建功立業然后飛黃騰達,而特雷維爾將軍自然也樂得去滿足他們的愿望。

  很快,一群軍官就被召集到了將軍的辦公室當中。

  一見到軍官們,將軍就言簡意賅地向眾人說出了今天的主題。

  “先生們,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剛剛收到了巴黎的調令,我將會被調回巴黎,并且出任陸軍參謀總長——”

  “太好了!”這些軍官們聽得又驚又喜,暴發出了一陣歡呼。

  將軍是他們的靠山,那么將軍高升,就等于他們的靠山權勢更大了,那就意味著他們未來的發展空間也會水漲船高,這種好消息誰聽到會不高興?

  在此起彼伏的歡呼聲持續了好一會兒之后,特雷維爾將軍這才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安靜。

  然后,他繼續向一眾心腹們交代接下來的安排。

  “我能調回巴黎履任新職,都是仰賴陛下的恩典,自從帝國復辟之后,陛下對我的信任和重用從未減損,這份洪恩我恨不得粉身碎骨來報答……”

  這種場面話是不得不說的,一方面是為了顯得自己“懂事”,讓陛下安心,另一方面就是跟小弟們暗示,自己一直是陛下的心腹,跟著自己絕對有好果子吃。

  說完場面話之后,將軍立刻就進入到了正題。

  “我要帶幾個人回巴黎,但是我們在北非的攤子絕對不能散。現在歐洲太平無事,短期內恐怕也不會有什么大戰,所以北非是帝國用兵的第一要害之地,也是最容易博取軍功的地方,我們要牢牢地站在這里,這樣才能讓我們的人能夠持續不斷地積累功勛……”

  將軍的話,引來了眾人頻頻點頭。

  在贊同之余,軍官們心里也有著隱約的期盼。

  將軍要離開北非,那么“特雷維爾黨”勢必需要在北非留下一個領頭的人,這個人無論是誰,在未來勢必也將成為下一個特雷維爾將軍,青云直上。

  果然,在眾人熱切的目光之中,特雷維爾將軍的目光悄然移動,最終落到了一個身材高大硬挺、年紀大概四十多歲的高級軍官身上。

  “比若上校,在我走之后,你就來主持軍官俱樂部的日常活動吧……我希望即使我不在,你們也要維持團結,為帝國繼續開疆拓土!”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都集中到了這位幸運兒身上,目光當中既有羨慕嫉妒,又有一絲釋然。

  畢竟他確實是大家都能夠接受的人選。

  而在特雷維爾將軍點名之后,比若上校顯然有些受寵若驚,連臉都瞬間漲紅了。

  接著,他立刻站直了身體,然后響亮地對將軍行了一個軍禮。

  “將軍,我一定會執行好您的囑托,絕不辜負您的栽培!更不會辜負陛下的厚恩!”

  這位比若上校,著實也是個厲害人物。

  他從軍生涯很長,早在青年時期就加入到了帝國軍隊當中,一度還成為了近衛軍的軍官。

  后來,他在普魯士和在波蘭的戰爭當中表現都十分出色。而后又在遠征西班牙的戰爭當中立下的功勛,隨著戰功他一步步地被升為中校,成為了高級軍官。

  不過,好景不長,正當他準備繼續大展宏圖之時,拿破侖帝國卻猝然覆滅,為了保住自己的軍職,他試圖去抱波旁王家的大腿,結果還是被迫退役,長期告別了軍旅。

  等到了1830年帝國復辟之后,賦閑了多年的比若中校終于又看到了改寫人生的機會,他立刻就寫信給陸軍部,表示愿意從軍為帝國效力。

  本來,他賦閑這么多年,很難重新轉為現役,不過此時陸軍在蘇爾特元帥的控制下,正在大肆清洗保王黨分子和共和派分子,空缺出了大量崗位,正好需要填補,于是比若中校沒費什么勁就重新加入到了心心念念的帝國軍隊當中。

  接著他被派往了北非,成為了特雷維爾將軍麾下的高級軍官。

  在兩個人的共事當中,特雷維爾將軍很快就和他打成了一片。

  一方面,兩個人的從軍生涯非常相似,甚至都有過在西班牙服役的經歷,共同話題很多;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將軍很快就看出來了,比若中校野心勃勃,貪婪而且充滿了“上進心”,本質上,這就是一個更加年輕一點的自己。

  這正是他最需要的“人才”。

  于是,沒費什么功夫,比若就成為了將軍的心腹,也成為了“軍官俱樂部”的中堅人物之一。

  將軍帶著比若一起東征西討,幫助他積累軍功,很快就讓他升級成為了的上校,眼看離將軍也只差一步了。

  這一次,將軍準備在臨走之前把自己在北非的勢力交給他,屬實是實至名歸,旁人就算心有不甘,也挑不出什么刺來。

  看著眉飛色舞的比若上校,特雷維爾心里也是暗暗好笑。

  不過,在表面上,他仍舊保持著從容和鎮定。

  “上校,在我走后,巴黎肯定會委派一位新的將軍來北非統攬全局,你作為這里最熟悉環境的軍官,一定要好好地配合他的工作……不過,你也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人,不能讓我們這邊的人吃虧,明白了嗎?”

  將軍知道,在把自己調回巴黎之后,作為“交換”,蘇爾特元帥一定會會委派一位自己的心腹,來北非坐鎮。

  而那位將軍,肯定也會重復自己做過的事,在這邊發展心腹。

  這個時候,就必須要讓“特雷維爾黨”維持團結了,既不能被新的將軍清洗,更不能被他拉攏挖墻腳,而是要繼續鐵板一塊。

  將軍人雖然要走,但是自己的“團隊”千萬不能散,這都是自己未來的門徒,也就是未來的政治資本,他無論如何都不能容忍別人挖墻腳。

  他的暗示,很快就得到了比若上校心領神會的眼神。

  “將軍,您放心吧,我會做好所有應做的工作的,誰要是敢讓您為難,讓陛下為難,我絕對饒不了他!”

  “很好。”將軍輕輕點頭,認可了對方的話,接著,他投桃報李,拋出了他的橄欖枝,“你放心,到了巴黎之后,我絕不會忘了你們的。到時候你們人人都有升遷的機會!至于比若,我跟你保證,我會很快讓你也成為將軍的,而且下下一任北非軍司令就會是你……陛下已經記得你的名字了。”

  “謝謝您!”比若上校立刻又像是打了雞血一樣,眼睛都亮了起來,“我愿為陛下鞠躬盡瘁!”

  就在這個興奮的時刻,勤務兵適時地用托盤送來了許多酒杯。

  將軍順勢拿起一杯香檳,然后示意了一下手下的軍官們。

  “干杯!”

  在響亮的碰杯之后,特雷維爾將軍仰頭一口氣喝下了這一杯躊躇滿志的壯行酒。

  廣闊天地,近在眼前,巴黎,老子回來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