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之后,肖逸笑心中疑惑一掃而空——
  難怪百機門所羅列的四大榜單中,唯有李朝歌一位大衍之外的人入榜。
  原來他竟然是大衍自已人!
  難怪聽得自已和洪劍飛來自大衍后,李朝歌的眼神陡然變得柔和了幾分,頗有些看故鄉人的感覺。
  原來他對大衍的好感與生俱來啊!
  難怪他們會派出皇室飛輦不遠萬里前接二女。
  原來是在變相報恩啊!
  難怪李朝歌身為一國之主,卻宅心仁厚。
  原來是老李家的‘祖傳秘方’啊!
  肖逸笑和靈遠施展傳音交流之后,其他人很是知趣,知道非禮勿聽,自顧自地議論起來。
  他們議論的焦點,自然是三大隱世宗門。
  三大宗門,誰家實力最強?
  眾人很快達成一致意見:縹緲峰。
  人家隨便一個叛逃弟子,就能橫掃大衍武林,宗門實力又該是何等強橫?
  摘月崖、亂星閣雖然實力很強,但還有跡可循。
  縹緲峰卻是宗如其名,除了亂星閣之外,恐怕再也沒人能找得到他們的所在。
  三大宗門,誰家存在感最強?
  當然是摘月崖。
  摘月峰之巍峨,摘月崖弟子的修煉情景,只要靠近摘月峰皆可得見。
  既不像縹緲峰之縹緲,又不像亂星閣之遙遠。
  三大宗門,誰家最為正義?
  自然非亂星閣莫屬。
  君厚望為惡大衍之時,以縹緲峰和摘月崖的實力,大可以輕松將其斬殺,可他們卻不聞不問、不管不顧。
  或者說,根本毫不知情。
  若不是亂星閣竭力出手,整個大衍都可能落入血魔教掌控之中。以君厚望武功進步之快,野心之大,手段之狠,假以時日,或許整個天下都得姓君。
  或許,整個修煉界都得生靈涂炭。
  因為血魔教的血魔功,修煉方式是吸食武者精血。
  精血越純正、越強大,其修煉進度就越快。
  一旦大衍武林成了血魔教的‘圈中羊’,血屠天下也并非不可能。
  肖逸笑對大淵之行深感慶幸,收獲實在太多了。
  第一,找到了自已理想的伴侶。
  這是最大的幸運!
  所認識的美女雖多,但總感覺欠缺點什么。
  嗯,就是心動的感覺。
  唯有李梵音,讓自已一見傾心。
  第二,得到了大淵皇室的支持。
  這將是自已施展抱負的最大助力!
  第三,不但生成了雷屬性體系,三大神兵(器)也都有較大成長…這些,使得自已的戰力得到了較大提升。
  第四,隨著醫圣和丹神的名號越傳越響,自已的號召力、凝聚力和人脈關系無形中得到了加強。
  第五,獲知了許多武林秘辛…
  這些,在大衍武林都很難獲得。
  就拿武林秘辛來說——
  既然被稱為武林秘辛,自然只有極少數實力強橫,且底蘊深厚的勢力知曉。
  而與肖逸笑關系親密的大勢力有三個半:第九當鋪、血衣樓、藥王閣。因沈白薇的關系,沈家勉強算半個。
  肖逸笑要想了解武林秘辛,最大的可能就是從這三家半入手。
  這三家,實力最強、底蘊最深者,無疑是血衣樓。
  可惜,他已經不是血衣樓的人。
  斷無可能從血衣樓獲知武林秘辛。
  第九當鋪雖強,但只是強在財力,只是強在段遜。論底蘊,哪能跟佛門相提并論?
  近百年的武林軼事,段遜或許了解。
  但四百年前的武林秘辛,他最多只是一知半解。
  因此,即便第九當鋪愿意坦誠相待,肖逸笑也很難獲得自已想要的信息。
  跟肖逸笑關系最親密的藥王閣,只對煉丹感興趣,游天道、吳樹學更是其中的代表。
  藏經樓中也只有各種丹方、藥材標本和藥理介紹。
  除此之外,再無余物。
  因此,藥王閣也無法提供這方面的幫助。
  至于沈家就更不用說了。
  論實力,論底蘊,最多只是跟第九當鋪執平。
  論私人交情,遠不如第九當鋪,又怎么指望得上?
  大淵光國寺。
  實力、底蘊都強于第九當鋪和沈家,主持靈遠更是走遍天下佛寺的得道高僧,肖逸笑與靈遠又是并肩扛雷劫的戰友,探知肖逸笑是未來的萬族之主后,靈遠還有意結交…
  諸多因素疊加,靈遠就成了肖逸笑獲得武林秘辛的最佳途徑。
  當然,李朝歌應該也知曉秘辛。
  而且,只要肖逸笑虛心求教,他也會不吝賜教。
  只不過,事關李家之事,他大概率不會說。
  畢竟那是一段‘親者痛、仇者快’的傷心往事,不足為外人道。
  肖逸笑雖是自家駙馬,但到底不姓李。
  這些武林秘辛看似跟肖逸笑關系不大,實則不然。
  如果他真要一統萬族,就必須得提防那三大隱世宗門突然現世阻撓。
  因為,誰不想讓出既得利益。
  只有防患于未然,成功的機率才會大大提升。
  一統萬族看似不影響三大隱世宗門,實則不然。
  因為,萬族之主會奪走本來屬于他們的信仰。
  世間萬物皆有能量,被稱之為物之力。
  除了有形的物之力,還有無形的念之力。
  為何會有天子之劍?
  因為國君、酋長或統領一國,或駐守一域,保一方平安,安居樂業的臣民會對國君、酋長心生感激。
  這些感激之情由四面八方向皇都匯集,達到了一定數量之后,就形成了玄奧而又強大的念之力。
  每一國每一域的念之力,只有本國國君和酋長能夠感知得到,能夠隨意使用。
  這就是天子之劍的由來。
  信仰之力,詛咒之力,崇拜之力…都是念之力的一部分。一個人的精神力如果足夠強大,完全可以把不同類型的念之力融合在一起,變成神魂之力,從而化為已用。
  念之力強大到一定程度,即可化身為佛祖、道仙、天神、地魔一類的大能。
  這等層次的大能,壽元之長,無可估量。
  而追求長生,正是其最終目的。
  誰都不想身死道消。
  佛、道、釋、魔、妖、鬼、怪…乃至天地萬物,都有自已的道,這些道之頂峰,其實就是為了獲得念之力。
  佛、道、釋這人族三大家熱衷于傳道,以收獲信徒,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念之力,就是為了追求長生。
  其他族類也不例外。
  但凡統領了一族,就能獲得該族的念之力。
  因此,追求強大不是目的,只是獲得獲得念之力的手段而已。長生,才是所有修煉者的最終目的。
  當今世界的人族,獲得念之力較多者,除了五國國君和四部落酋長之外,就是佛、道、釋三家了。
  這也是他們能夠站立在人族頂端的原因所在。
  同時,也是大光明寺和云義山莊如此痛恨凌九霄的原因所在。因為他損壞了自家光輝形象,讓自家損失了太多的念之力。
  血衣樓、風聞樓、百機門、藥王閣等勢力雖說名氣不小,但信仰者、崇拜者卻不多。
  不過比起縹緲峰、摘月崖和亂星閣這三大隱世宗門來,五國、四部落、佛、道、釋等各大勢力所獲得的念之力就不值一提了。
  因為,他們只偏居于一國一域。
  而三大隱世宗門卻是天下知聞。
  即便沒有信仰之力,也會產生崇拜之力。
  肖逸笑一旦成了萬族之主,勢必會搶走三大隱世宗門的一部分念之力。
  可以預見,這部分念之力并不會少。
  畢竟,三大隱世宗門都是處于離世狀態,而肖逸笑卻是實實在在地存在于世俗之中。
  既更親民,也更有影響力。
  綜上所述,肖逸笑一統萬族之路,絕對不會輕松。
  最大的阻力,并非強大的妖族獸族,恰恰是擁有三大隱世宗門的人族。
  因此,多了解武林秘辛,就顯得很有必要。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一番交流,一番思慮之后,肖逸笑更加堅定了要把靈遠收入麾下的決心。
  可窺探天機,熟知武林秘辛,佛法精深,武功不弱于段遜、沈千行…如此人才,豈能不收為已用?
  簡直是無可替代。
  要想讓靈遠徹底融入世俗,那就得打破他思想上的桎梏,他的言行舉止變得跟正常人一樣。
  只有這樣,他才會跟自已的麾下干將打成一片,配合起來才會實現無縫銜接。
  要想做到這些,就必須得打破佛門的清規戒律。
  其實,肖逸笑早就在著手實施他的計劃了。
  不然,也不會把他叫來參加月光下的燒烤晚會。
  當二人的交流進行到中段之時,肖逸笑就暗中在靈遠的茶杯之中滲入了幾滴藥酒。
  為防止靈遠查覺,他采取的是由少入多之策。
  最開始只是一滴,接著兩滴、三滴…
  不知不覺間,已是破了他的酒戒。
  談興上頭的靈遠卻是渾然不覺。
  因為他相信肖逸笑不會害他。
  因為現場的酒氣實在太濃。
  萬事開頭難。
  酒戒一破,破肉戒還不是手到擒來?
  這就跟殺人犯一樣,既然一條人命也是死罪,那就不太在意多背負幾條人命了。
  肖逸笑斟滿一杯酒,雙手捧給靈遠:“感謝大師解惑,小子敬你一杯!”
  靈遠兩手亂搖,如避蛇蝎。
  “肖施主好意心領,實不敢從命。老衲自出家以來,每日誦經,恪守八戒,不敢有片刻忘懷。”
  肖逸笑也不堅持,徑直仰頭喝下。
  這才微笑著看向靈遠:“此酒由大衍武林第一才子凌九霄獨家秘方釀造,功能極多,口感極佳,勁頭極強,不知大師以為然否?”
  靈遠一怔:“老衲并未品嘗,實不敢妄言。”
  肖逸笑哈哈大笑道:“出家人不打誑語!大師至少已經喝了一杯,又何必自欺欺人呢?”
  靈遠懵了:“肖施主何出此言?”
  肖逸笑似笑非笑地道:“大師若是不信,不妨仔細聞聞你的茶杯。”
  靈遠不慌不忙地細嗅茶杯。
  一聞之下,不由臉色大變:“肖施主你害我!”
  肖逸笑臉色一正:“大師稍安勿躁,請聽我慢慢道來。若是感覺在下胡言亂語,肖某再鄭重向你賠罪不遲。”
  靈遠強壓嘔吐的欲望,跟眾人一道盯著肖逸笑。
  他們都不知道肖逸笑為何要如此作為。
  肖逸笑雖然并不信佛,但對佛門的了解卻不少。
  前世所看的網絡武俠小說,哪一本沒有佛門?
  今生第一個得罪的大勢力,也是佛門。
  他準備將自已所知曉的佛法,以超強的口才表達出來,說服靈遠,拯救靈遠。
  在他看來,至理名言也好,歪理邪說也罷,能說服對手的道理,那就是真理!
  肖逸笑對自已的口才很自信:“敢問大師,佛門是否講究‘三昄八戒’?”
  靈遠點點頭:“不錯!”
  “三昄:昄依佛,昄依法,昄依僧。
  八戒:戒殺生、戒偷盜、戒淫邪、戒妄語、戒酒肉、戒貪、戒嗔、戒癡。
  佛家思想的精髓是:無緣大慈,通體大悲。
  倡導‘倡伎不故往觀聽,一生只戀薄蒲團’。
  不知小子所言可對?”
  “不錯!”
  肖逸笑表面看起來一副佛法精深的模樣,內心卻是暗暗嘀咕:或許,這佛門八戒,就是西游記二師兄豬八戒之名的由來吧。
  仰頭喝下一杯藥酒,并咂巴兩下嘴唇之后,肖逸笑開始了他的長篇大論——
  “‘戒偷盜、戒淫邪、戒妄語’這三戒,肖某深以為然。武林正道,理應如此!
  但其余五戒,在下就不敢茍同了。
  戒殺生——
  世間萬物,皆是物競天擇,怎么可能不殺生?
  假如別人把刀架在你的脖子上,非要跟你不死不休,你當如何自處?
  是引頸受戮,慨然入地獄?
  還是奪刀反殺,送對方入地獄?
  答案顯而易見:送對方入地獄!
  若佛門是逆來順受的主,怎能強盛數千年之久?
  若世人皆不殺生,何來天道輪回之說?
  最可笑的是,佛門吃齋飯、喝清茶,忌吃肉葷,認為就不殺生。
  試問,水稻、小麥、茶葉難道沒有生命的么?
  眾生平等,從何談起?
  戒酒肉——
  上天有好生之德,讓我人族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可以享受美酒、美食。
  嗯,對男人來說,還有美色。
  而美酒、美食、美色本就是人生的執著追求之一,是類別于其他種族的高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