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百三十章:九斗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土味巨星

  飯后,李鐵柱等人并沒有返回原始人之家,他們今晚都不可能再回去了。

  為了明天辦席,他們必須準備一個通宵!

  做完菜后,李鐵柱等人也單獨開了一桌吃飯,不過,吃到一半就被同村的老人們給拉走了,他們單獨給李鐵柱留了上位。

  飯后,打牌的打牌,看錄像的看錄像,熱鬧非凡。

  而李鐵柱卻帶著聶遙、陳赤赤、鄧潮、鹿哈尼和趙麗雅開始奮戰了。

  今天整個晚上,基本上都會用來準備食材,這也是川南壩壩宴主廚的強大之處,通常,一個主廚十來個幫廚就能整出一百桌以下的宴席所有的菜品,但……也很累。

  首先,是吊高湯!

  老母雞、老鴨子、鴿子、豬骨、瑤柱、冰糖、白胡椒粒、桂圓肉、生姜等材料入鍋,大火燒開中火慢燉,然后再加入豬肚和豬皮。

  正所謂:無雞不鮮,無鴨不香,無皮不稠,無肚不白。

  做菜的時候適量加入高湯調味,比味精雞精更加鮮美,高湯源自魯菜,但川菜兼容并蓄,也采納了過來。一般情況下老派的農村壩壩宴大廚,能不用雞精味精就不用,只是這些年來也逐漸在發生變化。

  不過,李鐵柱還是秉持著嚴苛的要求,能用高湯就用高湯。

  燉上了高湯,就開始準備食材。

  老九家家境一般,按照常規流程就行,所以,九斗碗的菜品如下:軟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魚、蒸渾雞、蒸渾鴨、蒸肘子、夾沙肉、咸燒白。

  九大碗是西川地區傳統特色菜肴,其特色最為注重的是蒸菜,九斗碗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

  不過,隨著人民越發的富足,除了這九斗碗蒸菜之外,也增添了許多其他菜肴,主要是炒菜、涼菜和湯類。

  準備好所有的菜品食材,已經是凌晨四點。

  趙麗雅已經早早去主人家準備的房間睡覺了,跟李鐵柱忙到最后的是四個男藝人和幫廚們,雖然他們都不怎么會,但李鐵柱會教他們。

  “抽煙抽煙,終于弄完了!”

  “明天幾點起床?”

  “你們九點吧!我早點起來,十一點就要準備開席,走禮數。”

  “一起吧……”

  “一開始還說來蹭吃蹭喝,沒想到這么累。”

  “這就是我們的風俗。”

  “挺好的!我后來也鼓起勇氣去看了一眼老人家,能為他做飯送最后一程,真的挺高興奪的!要不是來你家鄉,鐵柱,我都不知道喪事還真能喜辦。”

  “我們的特色,我們這兒的人遇到任何事都特別樂觀。”

  說起自己的家鄉,李鐵柱總是很驕傲。

  去看過老人遺容的是聶遙,他自己的“老家”風俗跟西川差不太多,所以也稍微經歷過一些,并不怎么害怕。

  抽完一根煙,李鐵柱帶著聶遙、鄧潮、陳赤赤和魯哈尼來到主人安排好的一間屋子,把卷起來的席子鋪開在地上,然后,幾個人就睡在了席子上。

  在播放到這里的時候,彈幕開始七嘴八舌討論起來,有的不理解這樣的風俗,有的覺得稀奇,還有的覺得喜慶,這種樂觀嗨皮反應出的是西川人的樂觀心態。

  這天晚上,李富貴就帶著妻子和小兒子回到了鎮上,住在老三家里。

  從族譜上來說,老九他們家和李富貴家親緣關系比較近,所以,李鳴九家的老漢去世,他是該回來吃酒的。

  老李家后面四代的族譜是“鳳鳴岐山”,李鳴九的父親名叫李鳳年,屬于李富貴的孫子輩,李鐵柱的兒子取名就應該是鳳字輩,李鐵柱的孫子輩是鳴字輩。

  自從李富貴到達小鎮后,《哦豁原始人》的攝影師和工作人員就盯上了他,這還是李富貴第一次上節目。

  第二天早晨,老三李富有開著二手的皮卡車,帶著妻兒和大哥一家人往山上趕去。

  老三說:“大哥,你的腰傷好點沒得?我再給你整兩副藥酒嘛。”

  劉大嬸有點虛:“不用了不用了,他好得很。”

  再補,我就遭不住了。

  這是個悲慘的故事……

  李富貴則說道:“鐵柱第一回當主廚,不曉得干得好不。”

  李富有:“他是大明星,肯定沒得問題!”

  劉大嬸也快慰道:“鐵柱不比你能干?你都干得來的事情,他還不會邁?”

  李富貴欣慰點頭,但又帶著憂慮。

  李鐵蛋在皮卡后排的座位上爬來爬去,被老媽打了幾個耳光后,乖巧的哭起來,挺有節奏感,老李家的人音樂細胞都挺發達。

  李富有的車停在竹林邊上的時候,主人家已經迎了出來。

  沒辦法,現在的李富貴那是全村的大爺,不僅是他養出了罪有出息的兒子,還因為他是輩分最高的那一個。

  李富貴今天……噴了啫喱水,大背頭發型顯得很詭異。

  他背著手走著,嗅了嗅:“嗯……蒸菜香料放多了,尤其是胡椒粉!鐵柱還是手生啊……不過,高湯吊得不錯,很鮮!”

  在整個李家村,李富貴是一等一的能人,沒人敢不服氣。

  他們走到幾個灶臺附近時,李鐵柱正在搭著人字梯查看蒸籠里的情況,在農村壩壩宴近百桌的壓力下,蒸菜的蒸籠通常高達十幾層,每一層的菜品分布和密閉都要檢查好。

  幾乎每一層蒸籠,都在外面裹了一層紗布,防止蒸汽外泄。

  “叔叔!”

  “叔!”

  幾個藝人爭先恐后給李富貴打招呼,其實,李富貴也比鄧潮和聶遙大不了幾歲。

  李富貴背著手:“你們辛苦了……”

  李鐵柱封號最頂上一層蒸籠,朝李富貴道:“老漢!蒸蹄髈水不用加太多嘛?”

  李富貴:“少加點水,水會越蒸越多,都是水蒸氣凝華來滴……”

  蒸菜,川菜壩壩宴的精華,一直都是李富貴親自操持,這還是李鐵柱第一次獨立搞蒸菜,難免有點心虛。

  李富貴也不幫忙,就在一旁看著,偶爾提一提意見。

  不停的有人過來給李富貴打招呼,給他遞煙攀談,李富貴顯得很矜持,把所有功勞都歸功于兒子和老婆。

  不一會兒,老九李鳴九又過來跟李富貴詢問禮儀問題,原來他找人問過,都沒有最終敲定。還好李富貴回來了,他不用麻煩,直接讓李富貴幫忙指揮就行了。

  老九幾兄弟一共準備了八十桌,基本上坐滿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規模了。

  所以,對主廚李鐵柱來說,是一個嚴重的考驗。

  聶遙、陳赤赤和魯哈尼這些傳菜人員來說,挑戰性還是很強的,不過,因為李鐵柱出菜的速度很快,讓他們壓力減小了許多。

  中午,隨著鞭炮的香氣,白糕和涼拌雞肉、麻辣三絲上桌。

  老三李鳴三作為孝子,舉行了儀式后喊道:

  “開宴!”

  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

  第一道九斗碗軟炸蒸肉上桌,壩壩宴開始了。

  這種宴席,在本地人口中有不同的叫法,簡單的有吃席,吃酒席,吃席面,稍微考究一點的是趕宴、吃酒和喝單碗。

  喝單碗是一種習俗。

  即便隨著物質的豐富,在普通宴席已經取消了,但在這種白喜事的大場合,還是沿用古禮。

  一個八仙桌坐八個人,根據主家大門方向論坐次,靠近大門方向為下席,兩邊是橫坐,遠離大門的那邊是上席。每一桌只倒一碗酒,從上席開始,喝一口,傳給下一個人。

  喝酒的人都是喝一口再傳給另一人,如此循環,遇到不喝酒的就跳過,這……就是喝單碗。

  或許現在的人覺得這樣很不衛生,但這就是習俗,因為以前物資匱乏。

  在李鐵柱小的時候,家里日常吃飯的時候,喝酒都是喝單碗的。

  爺爺喝完奶奶喝,奶奶喝完爸爸喝,然后是二叔、三叔,最后再輪著轉。

  李富貴也在喝單碗,他抱著李鐵蛋喂著李鐵柱專門給弟弟蒸的蒸蛋,把酒杯遞給劉大嬸說道:“估計就是最后一代人了,等鐵柱這一代人長大變老,這些廚藝這些禮節,就都沒得了。”

  劉大嬸問道:“為啥子喃?你可以教給鐵蛋啊!”

  李富貴笑了起來:“等他長大,估計整個村子的老人都死得差不多了,他也不愿意再學我的手藝了……”

  雖然李富貴很樸素,但他說出了一個致命的道理,農村的風俗和農村人一樣,正在滅絕。

  年輕人去城里,老年人入土。

  緊跟著,小子李鳴九開始主持啟席禮,敬酒,開吃。

  一整套流程在李鐵柱父子的操持下,毫無破綻。

  飯后,李富貴生平第一次接受了電視臺節目組的采訪,他并不慌張,只覺得節目組吃飽了沒事干,采訪他干嘛?

  “李富貴先生,請問,你覺得今天中午鐵柱今天的表現怎么樣?”

  李富貴抱著膝蓋:“蒸菜的水平還差一點,平時做得太少了。炒菜和燒菜做得很好,比我好,而且高湯吊得好,他說學了一些魯菜高湯,確實有味道。但是……”

  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傻眼了,別啊!整這么專業的內容,我們也不懂啊!說點輕松的吧!

  “但是什么?”

  李富貴幽怨道:“我給鐵柱抱怨了好多回了!讓他給我買點好木頭做棺材,他就是不做……不孝啊!不孝!”

  工作人員:“您還年輕,他不做是孝順啊!”

  李富貴:“屁!棺材一定要先做好,等我死了才有地方睡,不然你們來吃席,我在門板上躺著看著你們吃,你們吃得下邁?”

  講道理,李鐵柱是真的冤,老漢才四十四歲就要做棺材,簡直是浪費錢……你特么把鐵蛋養大了讓他給你做棺材不香嗎?

  這就很樸素,李富貴甚至開始找風水先生開始給他找墓地了。

  你是天才,一住:紅甘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