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宰相正文卷九百九十六章元隨傔從面對章越提出讓韓絳出任宰相之事。
其余四位宰執皆側目而視。
一直在觀測官家臉上表情的元絳,他不似鄧綰,呂嘉問二人反復在王安石面前言章越的不是。
他一直老成持重,謀定而后動。
章越出班后,元絳亦出班道:“陛下,臣舉薦吳充!”
章越聞言看了元絳一眼,他知道元絳的決定是沖著誰來的。
見章越,元絳先后出聲,馮京也不甘人后地出班道:“陛下,臣舉薦張方平!”
好好,這回天下大亂了。
作為宰相的王珪依舊默不作聲,在場官位最高的他,意見反而是最不重要的。官家也不會問他。
至于曾孝寬不說話,則是正常的,目前五人的宰執團體中輪不到他說話。
宰執中的意見嚴重不統一。
與以往王安石當國時完全是兩回事,新的權力中心也是在重新形成之中。不過這也是官家想要的。
王安石走后,馮京,章越,元絳三位宰執,誰也不服誰。
但官家也明白,自己之前的想法確實也太操切了一些。
官家道:“諸卿的意思,朕明白了。朕再想一想。”
官家將王安石的信放在袖中。
早朝之后,官家讓章越,馮京,元絳三人分別單獨留身奏對。
換了王安石當國時,官家也不會如此,畢竟有丁謂王曾之事的前車之鑒。但如今這三位恐怕哪個也不會對王珪有想法,再說官家對王珪是怎么想也不在乎。
比起章越,馮京,元絳是第一次與官家留身奏對。
元絳有些忐忑。宰執的權力來源自天子,但之前元絳一直是王安石說什么,他就聽什么。
在見官家前,元絳心底總抱有萬一的想法,官家會不會讓他接替王安石為宰相呢?
當馮京奏對結束,元絳面對官家時正欲有所進言,官家丟了一張紙條給他。
元絳看了紙條后,一下子就將他夢想給打碎了。
元絳立即調整情緒道:“陛下,臣堅持原意。”
官家點點頭道:“如卿所言,章越為集賢館,確有考慮不周地方。仆射也讓朕與宰執們商議。”
元絳明白,官家辦事都是這般腦門子一熱,無論是治國還是軍事上。官家這是老毛病了,經常是聽某個大臣說了幾句,覺得有道理,立即便實施。過了幾日,又聽一個大臣提出相反意見,官家又覺得很有道理,又將前意更改。
官家道:“可吳充為宰相,章越便又要回樞府。”
元絳堅持道:“這不正是陛下本意,圖謀西夏之事,非章越不可。”
官家道:“朕之前舉呂惠卿中書又不可,那韓絳可乎?”
元絳見天子問韓絳,卻不問張方平,便知道官家心底沒打算此人入朝。
元絳也不愿推舉韓絳,但韓絳不可,只有章越替補集賢相了。
元絳道:“若無辦法,則韓絳可!”
官家從元絳那得到答復,又問元絳道:“卿以為治國以何為先?”
元絳道:“當以刑名為先!”
聽元絳之言,官家大感興趣道:“卿仔細說來……”
元絳走后,則是章越入內奏對。
章越見官家此刻神色有些不善。
官家對章越道:“卿以為蘇子瞻如何?”
章越明白自己推舉韓絳,惹天子不高興了。官家這是來敲打自己了。
蘇軾的官運也是多舛,去年蘇軾從知密州改知河中府。蘇軾本來是正常入京敘職,不過到了汴京城門前,官家卻不許他入城,讓他直接前往河中府赴任。
比起無論如何要見天子一面的呂惠卿,蘇軾沒說什么直接扭頭就走。
此后誰都知道官家不喜歡蘇軾。
而蘇軾被官家不喜歡的緣故,就是在朝野批評新法。
章越對官家道:“蘇軾似柳永,一介文人罷了。但又有不同,無論河中,密州,杭州他為官處處都有政績。”
官家搖頭道:“可是此人名高,多次批評青苗法和鹽榷!朕還聽聞他與王詵有往來!”
王詵是何人?當朝駙馬,他娶了官家的妹妹。蘇軾作為官員與王詵往來,無疑是犯忌諱的事。
其實自趙世居之案后,官家對官員與皇室宗室結交就非常不滿。當然蘇軾與王詵往來只是其一,最要緊的是他抨擊新法。
章越道:“陛下可是擔心蘇軾制造輿論?”
官家道:“蘇軾一本《蘇子瞻學士錢塘集》風靡天下,杭州的讀書人聽說是競相傳抄。”
章越心知過去沒有輿論之事,但有了印刷行業后就不同了。
蘇軾所著的《蘇子瞻學士錢塘集》據說是杭州的出版商找到了蘇軾,將之成功印刷,最后令蘇軾名聲大噪。
這是有史可考出版社第一次主動找作家本人出書的事。
章越道:“陛下,有了黨爭便有了輿論,這么多年支持新法的官員要么在汴京或要么任州郡,而反對的官員要么外任,要么在洛陽,這是必須之事。若是打壓之怕是有誤天下公論。”
“輿論之事朝廷可奪之,不可罪之,臣以為當規之引導。”
官家問道:“如何引導?”
章越道:“陛下難道忘了,朝廷的朝報!”
官家問道:“朝報?”
章越道:“王仆射常言爛斷朝報,臣以為可以規范之。同時臣打算注釋《孟子》,《中庸》讓太學生們習之。”
“善!”
然后章越大致說了一下方法,官家緩緩點了點頭,還是章越有才干。
官家拿出王安石的字條給章越看,章越見此故意‘大吃一驚’問道:“陛下,何不早與臣商量此事?”
官家一愣,心想自己確實忘了給章越透透風,如此說來倒是責任在他。
官家面色卻仍責道:“你也太過于操切,朕本欲宣布此事,但你也辨明情況便直言了。”
章越‘滿臉遺憾’道:“臣實愧對陛下的栽培!臣想韓公立朝多年,處事更穩妥。如此陛下自為圣政,與以往不同。”
“以往事情辦得不好,百官都怪宰相,但如今事情若不好,百官又怎敢怪陛下呢?”
“所以利弊之間,更需要老成持重的大臣來為陛下掌掌舵。韓公再適合不過了。”
官家一聽章越說得好像也非常有道理。官家道:“韓絳過于持重,你與呂惠卿都是朕從官員中親自選任的。如今呂惠卿走了,你當替他操持。”
“你什么都好,但在當仁不讓上要學一學呂惠卿。”
官家與章越私下奏對也不稱卿了,直接便是你,如此倒是顯得不見外。
官家道:“若韓絳回來了,朕要多提攜提攜元絳,否則他會失落。朕的用意你明白嗎?”
“臣明白。”
章越告退后,官家心想,除了章越,確實也唯有韓絳最適合頂替王安石,補為宰相了。但韓絳此人太敦厚了,還是需要更深悉朕心的官員才是。
官家想到了幾個官員的名字,其中正有蔡確。
次日官家下圣旨。
韓絳為昭文相立即進京,第三度出任宰相。
吳充則知太原府。
同時元絳升校檢太傅,吏部侍郎,章越則升校檢太保。
以往元絳雖排名在章越之上,但加校檢太傅,吏部侍郎后,無論本官還是散官都超過了章越。
這也是一等平衡之術,防止韓絳,章越二人聯合打壓元絳,曾孝寬。
此刻在章越府中。
章越與蘇轍二人正在聊天。
蘇轍仕途在章越護持下一直走得很順,章越裝著不經意的樣子問:“子瞻和子由如今在作什么?”
蘇轍對章越道:“我與兄長如今在注經義,我與兄長約定好了,他注釋《周易》,《尚書》,《論語》,我則注釋《詩經》,《春秋》,《孟子》。”
章越笑道:“子瞻也注孟子啊!你們又為何注釋經義?”
蘇轍道:“三經新義后,天下讀書人為了功名,被誘以以此書為學問,此有違先賢之道,也歪曲了經義的本意。”
章越心知你們兄弟倆就是沖著王安石,呂惠卿來的。
章越道:“王介甫,呂吉甫都罷相回去了,還是算了吧!”
蘇轍正色道:“回稟相公,經義乃天下之大本,扭曲作義,壞了人心豈可算了。我們兄弟二人自不量力,但也要一試。”
章越道:“既是如此,我也不勉強了。”
“好了,給你引薦兩個人!”
“少游,無咎!你們來見過子由!”
不久二名穿著寬袍大袖的年輕人步出向蘇轍作了一禮。
蘇轍見了二人自是又驚又喜,他知道他們分別自己兄長向章越舉薦的兩個大才子,一個叫秦觀,一個叫晁補之。
秦觀他之前見過,但晁補之卻是第一次見。
章越也是笑著看著眼前一幕。
秦觀去年成為章越的元隨后,今年蘇軾又薦了晁補之給章越。
除了已為為官的黃庭堅,張耒外,蘇門四學士中的秦觀,晁補之與陳瓘三人組成了章越的秘書處,其實是出任幕僚一職,當然對外的身份是元隨。
按大宋官制,參知政事的元隨,可以為五十人。
元隨與傔人不同,只有任宰相,執政,使相,正任刺史以上的官員,才能稱之為元隨,其余一律稱為傔從。
比如當年陳升之招攬章越教他子弟讀書時,大概就是傔從的身份,若陳升之當時是執政,章越可能就要慎重慎重考慮了。
大概就是蘇秦那等‘家里有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
當然無論是元隨還是傔從都可以考科舉,而且還可以以門客的身份,參加容易得解的漕試或是別頭試。
不過以元隨或傔從身份參考科舉,得到了名次或授官,等于與原先侍奉的官宦如同終身綁定,形成一等人身依附。
幾乎不容許背叛,這是一等更緊密的關系。
有些志氣的讀書人其實都不愿為之,只有寒門出身或小官宦人家出身的子弟愿去嘗試,不過終南捷徑的誘惑還是令很多人都抵不住的。
特別是宰相元隨。
換句話說,章越以往能以傔從的身份招攬來李夔,但絕對招攬不來秦觀,晁補之這等人才,但如今卻可以了。
元隨與傔從相比待遇大大提高,元隨除了給餐錢外,還給衣糧。傔從不給。
參政元隨的餐錢十千錢一月,此外還有絹,布,棉衣物,還有月糧二石俸給。
此外包吃住是必須的,這一切都是由朝廷買單。
十貫的餐錢,而大理寺評事的月俸也不過是十貫。一名元隨的俸祿可比京官。
當然了即便是十貫錢,不少人也是看也不看,對他們最重要還是能在宰相身邊辦事,取一條終南捷徑。
順便一提,李夔雖說科舉不順,但已進入太學,如今已是中舍生。
再說章越,陳瓘給王安石上書‘孟子也言利’,得到了對方的認同,這令章越對陳瓘大加贊賞。
也令章越對陳瓘更為器重,并專門派秦觀,晁補之二人輔助他,擴大核心幕僚團隊。
專門研究如何新黨和舊黨打交道。
倒不是說章越對新黨舊黨持有什么負面看法,無論是新黨還是舊黨的不少官員,以王安石,司馬光他們都是要將國家搞好的。
他們的發心并沒有不妥。
但兩黨爭論,形成黨爭,那便從無私變成有私了。要消弭這場黨爭,其中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蘇轍,秦觀,晁補之三人坐下后,章越也是談論起注釋中庸來。
蘇轍侃侃而談道:“我與兄長以為堯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
王安石一直以為蘇軾,蘇轍二人所學博雜,但在政論中沒有一以貫之的東西。
但如今聽蘇軾,蘇轍之論與歐陽修其實頗有繼承之處,那便是人情。人情是人性的發展,有著喜怒哀樂等感受。
這與王安石推崇的人性不同。
中庸的誠,到底是誠于人情,還是誠于人性。蘇軾蘇轍與王安石有不同的看法。
章越想到這里,對蘇轍道:“我已奏明天子,設經義局,注釋孟子和中庸,子由來幫手如何?”
蘇轍謹慎地想了想道:“容我與兄長商議。”
章越笑著撫蘇轍之肩道:“不要商議,就這么定了。”
蘇轍道:“蒙相公抬愛,如此轍便恭敬不如從命。”
章越之所以想讓蘇轍入經義局,一個是他確實有才干,也算是幫自己推廣思想,二來也是積攢些功勞,為以后撈蘇軾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