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九百一十七章 問政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寒門宰相

  門外百官道賀。

  但三名御史離班而立,不與百官同賀相公。

  御史本就是監察宰相的存在,以往御史彈劾二府宰相屢有發生。

  這三名御史分別是出使高麗而回,現任監察御史的陳睦,蔡承禧以及鄧潤甫。

  陳睦是章越通過韓絳推舉為御史的,當時章越還曾考慮推舉過另一位同鄉林希,但林希擔心從海路前往高麗,風高浪險的萬一船覆人亡怎么辦,所以就推辭了章越的邀請。

  至于蔡承禧則是臨川人,屬于王安石鐵桿,至于鄧潤甫則為王安石心腹。

  自李定之事后,御史臺被中書滲透得七七八八,比起當年范仲淹那等制衡中書的強勢可謂是大大不如。

  王安石,呂惠卿這些年先后削去三司,御史臺,舍人院的權力,使得權力更向上集中。

  如今見吳充,章越受百官恭維,鄧潤甫自知他在前一日方才彈劾過章越的事。

  現在輪到三人道賀,鄧潤甫雖不愿但亦不得不往。

  正應了那句話,我可以不收,但你不能不送。我可以不接受,但你卻不可不道賀。

  你必須將臉湊過去,打不打由對方來定。

  但鄧潤甫不甘心如此低三下四,上前作了一禮向章越,反而當著道賀官員眾目睽睽之下問道:“聽聞章執政素服管仲,昔管仲拜相,齊桓公問其政,后齊國為五霸之一,鄧某不才愿拭目以待,盼章執政亦有為,效仿管仲故事。”

  章越道:“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鄧知諫如此言之,我不敢當之,登高必跌重,能協列位相公,辦一點力所能及的事便好。”

  鄧潤甫冷笑道:“此話當真?阮步兵(阮籍)所謂“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之語,難道亦是今日之嘆?”

  章越見對方得寸進尺道:“人貴自知矣,樞副之任,國家之重矣,當年劉盆子為帝,改號建史,何也?抽簽得矣。他第一次見到百官參拜,當即嚇得哭了。”

  “不過劉盆子卻有德矣,數度辭讓,最后得以善終,以我觀之,公日后或還不如他。”

  鄧潤甫鬧了個灰頭土臉。

  一旁蔡承禧早有所料鄧潤甫平日叫得兇,是因沒有對手,這次遇到了章越乃自取其辱。

  蔡承禧雖不似鄧潤甫,但心底卻另有盤算。

  他問道:“敢問執政,如今本朝與遼通好八十年,今歲以來,遼主生事,生吞地之心,此番遼事復來,志在必得,本朝勢不如遼事,若生不測之事,如何待之?”

  百官紛紛點頭,近來遼國確實太猖狂了。

  好比一個比你孔武有力的人,整天拿著刀劍朝你臉上比畫來比畫去,你打不過他,還得忍氣吞聲的。

  章越知道蔡承禧此問,必為王安石所來。

  廣場之上百官皆是側耳傾聽,一旁吳充,王珪都是面色肅然,以作留意持重之態。

  章越道:“如今朝堂二論,遼國以久強之勢,蓄勢南下,一旦起兵則吞并燕南。擔心者日眾,擔憂其國大勢強,故而一意求和。”

  “還有人說如今其主雖暗弱,一二人言先發制人出兵伐遼,收復燕趙故土,復漢唐之盛,這也是一論。”

  “不過我以為此二論皆不足取也。”

  章越道:“我以為敵不變我不變,誠然待之即是。遼有數不足,一是高麗不臣,雖不當契丹之強,但亦可制之。”

  “二者熙河已為朝廷收復,董氈曾為契丹之婿,如今已降服本朝,有此古秦州之地挾之夏國,夏不敢如以往般與契丹狼狽為奸。”

  “三者北方地勢高,不可為池,故這些年來朝廷派官員在北方遍植榆柳,冀其成長,以制敵騎。”

  “四者河北行保甲,將兵之法,無論民間義勇,禁塞邊軍,皆勝從前。”

  “五者這些年朝廷費了大量財力,在河北新挖壕溝,新建敵樓,戰棚,修葺完善守城之具,逐處增添兵甲器械,制造戰車,以備邊患。”

  百官聽了都紛紛稱是。

  章越繼續道:“此五者都非慶歷之時可比!且中國今日之勢,更與雍熙、景德之間不同,河北之兵,既以倍增,又益之以民兵,及行陣訓練多時,以此待敵,不為無備。”

  聽章越說完,百官們都是議論紛紛。

  章越之前說得二論是如今朝堂上兩等主流觀點。

  一等是求和派,遼國這么強,咱們大宋哪有討價還價的能力,萬一惹怒了他們打過來怎么辦。還不是他要什么咱們就給什么,繼續花錢買太平吧。

  還有一等就是速勝論,趁著西夏議和之機,遼主又暗弱,說什么敵勢已衰,特外示驕慢而已。朝廷當全力北向,一舉收復燕云十六州。

  打下一個熙河就覺得自己很牛了,吞夏滅遼就在咫尺了。

  曾出使高麗陳睦亦是點了點頭,他正是出使高麗帶回來了有價值的情報,所以這一次得到升官。

  奪取熙河的有利形勢,使西夏配合遼國出兵的擔憂,大大降低。這是章越的政績,不妨礙他時不時拿出來自吹自擂一番。

  百官聽完章越這一席話都是個個面帶喜色,憂慮盡去,仿佛當場吞了好大一顆的定心丸般。

  一名官員對旁人道:“契丹之事,以往呂,王兩位相公都說得不清楚,什么契丹必不敢來,什么與之拖而談之,我看還是章執政說得令人明白,疑慮盡去。此事還是要章執政來主持大局為妥。”

  “不錯,不錯,我看不僅契丹之事,國家大事亦是如此。”

  蔡承禧聞言則繼續問道:“話雖說得好聽,但都是依仗在契丹不南下,若是契丹真的來犯,執政如何應對之?”

  章越哂笑道:“河北久戍之卒,不經征討,而陜西,熙河近有屢勝之兵,自可籍記,以備一旦調發。一旦契丹犯邊,先絕其歲賜,臨之以良將精兵,彼亦自亡之時也。”

  說到這里,章越對大聲對百官道:“昔景德時,敵騎南牧,一遇真宗帥親征之師,即狼狽請盟,若非真宗憐其投誠,許為罷兵,則敵無以遺類矣。如今契丹一日不如一日,而本朝備御之勢,遠非昔時之比,諸位有何憂之?”

  聽章越之語,百官都是大笑。

  蔡承禧亦是無言以對退到一旁,向章越道:“下官拜服!”

  1秒:m.bqwo.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