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七年,八月二十九日。
海風從夾河堡的城頭冷冷的掠過,低矮的城頭上面,并沒有一兵一卒的蹤跡,也開不出任何設防的痕跡,只有一面紅巾宋軍的日月軍旗和一面花字認旗在獵獵舞動。
從這個時代的認知出發,這座夾河堡就是一個不堪一擊的城堡。
首先就是城墻太矮了,只有一丈多高,折合成后世的公尺也就是四米上下,而且還不是垂直于地面的,而是存在大約60度的斜角。表面也不光滑,而是用一個個沙包壘起來的,沙包和沙包之間的縫隙極大,徒手都能往上爬。
其次是這座堡壘沒有“布防”,按照宋朝的標準就是個“裸城”。宋朝的城防和后來主要依靠火器的明朝城防不同,宋朝的城墻上下、內外“零碎”極多。城外有墻,墻外有溝,溝外有坑......城墻下面有孔道,有護門墻,有虎落。城墻上面有女頭墻,有叉排木,有鵲臺,有梢砲,有弩機,還有各種各樣的棚子、木板,當然還有滾木擂石和熬“金汁”的爐子和鐵鍋。城墻里面則是里壕、里墻,里墻上面也和外墻一樣,都擺滿了“零碎”。
而且這些“零碎”基本上都是易耗易損的物件,所以必須準備好大量的備件,隨時準備補充損耗。
這些“零碎”大多都不容易保存,譬如梢砲、弩機什么的,如果不仔細維護,小心,要不了幾年就被蟲蛀了或是霉爛了。所以平時也沒辦法大量制備,一般都是臨戰時才開始打造的。
另外,這些東西轉運起來也很不方便,都粗制濫造的手工品,拆拆裝裝的沒準就壞掉了。
因此在以冷兵器為主的時代,對一座城堡進行全面布防的代價是極為高昂的......所花費的成本,遠遠高過了布防一座前裝炮時代的棱堡。
即便按照趙楷給出的高標準,一座六面十二角的棱堡需要布署72門各型火炮,花費也就是上萬貫錢而已。而且青銅大炮是耐用品,運輸起來也方便。完全可以挪東炮、補西炮,把好炮用在關鍵地方。
譬如現在,趙楷帶到平州前線的大炮總共就300多門,而且還是算上了“備用炮”的數目(鑄炮對現在的北宋來說難度不大了,但是炮組和拉炮車、彈藥車的挽馬不足)。但他還是湊出了72門大炮,還配上了炮組,再加上三個營的步兵,一起交給了第九軍參軍兼炮兵將正將孟林。讓他帶著大炮和步兵,進駐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座棱堡——羊河夾河堡。并且期待著他可以成為創造歷史的那個人......
不過此時的孟林,卻遠遠沒有趙楷那般自信......雖然他在炮兵學堂里就聽趙楷講解過什么霰彈側射形成交叉火力,可以極大的提升殺人效率云云的。
但是現在包圍夾河堡的金兵有他M的好幾萬人!
5斤炮和10斤炮哪有那么高的效率?四十多門炮能殺幾萬人?開玩笑嗎?
孟林現在就縮在沙袋壘成的垛口后面,用一架望遠鏡觀察著已經在夾河堡周圍展開的陣容龐大的金賊,心里那叫一個涼啊!
那么多......要是一批一批的上來,夾河堡的大炮也許還來得及殺。若是一擁而上,再集中兵力打擊幾座三棱臺堡,單憑四門或是八門長筒炮形成的交叉火力,怎么來得及殺?
另外,金賊也有大炮啊,而且還不少!
孟林已經看見幾十輛裝著沙袋的馬車和數百名民伕,在幾十名散開的金軍馬兵的押送下,從金兵的陣中開出來,抵近到了距離夾河堡東堡的東面三四百步開外。然后馬車就停了下來,民伕們就開始從馬車上往下搬沙袋,并且在騎馬的金兵指揮下,將這些沙袋堆砌起來,形成了一個個新月形的炮兵掩體。
孟林數了數,光是在夾河堡東堡當面的,就有三十二個炮位!
如果一個炮位安放一門大炮,那三十二個炮位上就有三十二門大炮!
如果圍攻夾河堡西堡的金賊也有那么多大炮,那金賊就動用了六十四門大炮轟擊夾河堡了!
雖然夾河堡的宋軍擁有七十二門大炮,數量看著比較多,但是這七十二門火炮中有二十四門是用處不大的火鍋炮。真正能在守城戰中派上大用的,就是四十八門長筒炮......數量其實也不少,但是這四十八門大炮被分散在各個炮位上,不可能集中起來運用。
一個三角堡上擺放4門大炮已經很擁擠了,再多就擺不開了。而核心堡的城墻因為被三棱臺堡遮擋了,所以只能放點曲射的火鍋炮。
而金兵的三十二門大炮甚至可以集中起來轟擊一個三棱臺堡——事實上,完顏斜保正打算這么干!
他現在就站在一處于羊河東岸,用裝滿糧食的草袋堆起來的高臺上。高臺位于夾河堡足以千步之遙,夾河堡上的大炮應該是很難打著這處高臺的。
“大王,河東筒子隊剛剛來報,三十二門十斤大筒子全都就位了,火藥隊正在配制火藥!”
向完顏斜保報告的是他的副手完顏活女,完顏活女因為其父婁室死于宋軍的火炮,所以立志“習鍋”,成為了大金鍋軍的創始人。后來又習了筒子和梢砲,成了精通鍋術、筒術、砲術的火器專家。
除了梢砲的戰法是完顏斜保從西唐那里抄來的,金軍的鍋軍、筒子軍的戰法戰術,全都是他帶著人,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的......當然了,期間也借鑒了宋軍的一些方法。
譬如用沙袋堆出“火鍋掩體”和“筒子掩體”,以及在陣前“炒制火藥”,還有用絲綢口袋裝藥等等,都是從宋軍那里抄來的——趙楷剛開始用火鍋炮和炸壺對付西賊的時候,并沒有配制顆粒狀黑火藥,而是在陣前“炒藥”,這種方法讓西賊看見了,后來就傳到了金人這里。
所以金人的“鍋、筒、砲”三軍,現在也有看著跟伙夫差不多的“炒藥隊”跟隨......這會兒“炒藥隊”已經進場了,就在筒子陣地后面,“餛飩挑子”一樣的“火藥挑子”擺好了,黃銅的“小鍋”架起來,再用小稱稱了火硝、碳粉、硫磺粉,一樣樣往“小鍋”里倒,然后用小木鏟翻動小鍋里的火硝、碳粉、硫磺粉,直到它們完全混合。
雖然金賊的“炒藥兵”現在還不知道顆粒火藥是怎么制作的,但他們已經大致上摸索出了比較好用的火藥配方,所以火藥的威力還是過得去的。
火藥混合完畢之后,“炒藥兵”會把鍋里的火藥打包裝進絲綢口袋,交給邊上的副兵,讓副兵送去給前方的“筒子兵”使用......
當火藥包和石頭丸子(金兵的大筒子不怎么用鐵彈和鉛彈,而是喜歡使用方便打磨的石彈)被塞入筒口,又用捅桿壓緊之后。金國筒子兵的“筒子頭”(炮長)就會親自瞄準一下,然后就舉起一面小紅旗。
當三十二面小旗全都舉起后,說明三十二根大筒子就可以進行齊射了——齊射,但不會集中觀瞄。
因為“筒子們”的鑄造比較馬虎,沒有標準化的追求,高矮胖瘦都不一樣(后來的駱駝筒子已經開始追求標準化了),口徑、彈重也不一樣(10斤只是大約10斤),自然沒辦辦法統一觀瞄了。
不過完顏斜保之前已經下了命令,羊河兩岸的筒子兵,都要選擇一座三棱臺堡作為他們集中轟擊的目標!
“放筒子!”
完顏斜保大喝了一聲,“先打他十筒,給孤王轟塌了正前方中間的那個三角臺!”
“喏!”
邊上馬上又傳令兵應聲,然后就是一面大號的紅旗豎起!
紅旗起,筒子放!
一團團的火光頓時出現在一根根的筒子口,然后才是煙霧騰起和地動山搖的轟鳴。
趴在夾河堡的城墻后面觀戰的孟林看見一幕,心都吊起來了,而且還在心底里發出了吶喊:棱堡,你一定要頂住啊!
三十二枚“石頭丸子”已經被噴出了筒子口,呼嘯著穿過空氣,挾著勁風,就向著宋軍的堡壘猛撲而來!
從孟林所在的位置看出去,就看見許多個黑點,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自己這邊飛過來......速度之快,根本就別想躲了。
說時遲,那時快,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已經有十來個黑點撞上了棱堡,發出了“啪啪啪”的巨響......然后,好像沒有什么然后,棱堡巋然不動!而石頭丸子要么被彈開,要么干脆鉆進了棱堡“體內”,沒有了蹤影。
被完顏斜保選中的目標,是夾河堡棱堡的二號三棱臺堡——它是用來掩護二號城門的城堡,三棱臺堡是它的學名,因為從幾何學的角度看,它就是個相當堅固的三棱臺,以一條側棱對外,以一個側面對著城門。
所以金兵大筒子轟出的石頭丸子通常只能打再這個三棱臺的兩個傾斜的側面上,根本使不上多大的勁兒,而且就算使上一些勁兒了,也沒什么大用。石頭丸子最多也就是打穿沙包的草袋,然后一頭鉆進去......